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830~1850年,英国的煤,铁产量分别从1500万吨和68万吨上升到4900万吨和225万吨。铁、煤产量的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交通工具的革命B.近代工厂的出现C.瓦特改良蒸汽机D.世界市场的形成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材料二   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了。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摘编自《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3)材料三这些学派“互相辩论”的目的是什么?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2024-04-0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铁力市马永顺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资料表明,法律在两河流域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两河流域颁布的法典多由前言、正文和结语组成。法律条文一般以具体案例为出发点,作出惩罚标准,而不是作出抽象的规范。古代两河流域王权和法典的重要思想是保护城邦中的贫弱公民、孤老鳏幼以保证城邦平民阶级对国家的效忠。古巴比伦人的生活里几乎处处都有契约存在,它的目的是作为证据防止反悔和欺骗的法律效用。在重大案件裁判时,最常见的是河神,即被告以河神的名义起誓,然后被投入河中,如果能活下来则无罪,反之则有罪。古代两河流域的法律文献除法典外,还有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法律合同、契约,其法律思想对后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法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姚文振《两河流域文明中法律文明探究》

材料二   罗马人是一个崇尚法治的民族,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得依法生活,即法享有绝对权威。正是罗马的法治传统使罗马皇帝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罗马共和国后期,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大力推行武力扩张政策,通过大规模的政府战争攫取巨额财富,刺激了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以小作坊为主的手工业生产在帝国各地都有进一步发展,这无疑会导致社会经济生活与经济关系的复杂化。自然法观念是指导罗马法的基本思想,也是罗马法有别于其他法律的重要特征。罗马法的繁荣与自然法的繁荣是交相辉映的。罗马有法谚曰:“法学家创造了罗马法”。法学家从事理论活动,著书立说,开展法学研究。

——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法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罗马法发达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罗马重视法律建设的根本目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自然神论是17到18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出现的一种哲学观点。这一思想认为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自然神论的出现(     
A.意在对抗启蒙运动B.否定宗教存在的必要
C.推动宗教改革兴起D.深受近代科学的影响
5 . 公元16世纪前期,葡萄牙和西班牙所进行的殖民经济活动和海上运输活动,使两国一时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国家,两国的商船以及运输船频繁来往于欧洲与其他大洲。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这些活动(     
A.利于商品的世界性流通B.反映了殖民扩张中竞争与合作并存
C.表明世界市场已经形成D.促进了欧洲国家对亚洲的资本输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5世纪,欧洲开始走向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商人们积累了大量财富,将较多资本投入到商业活动中。欧洲的商人们需要更多的贸易机会,以便获取更多的商品和财富。该材料可用来说明(     
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B.欧洲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C.欧洲海外市场不断扩大D.西欧市民工商阶层的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5世纪,奥斯曼帝国在中亚的扩张使其控制了黑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这些城市与奥斯曼帝国的其他城市逐渐连成一线。奥斯曼帝国慢慢将自己固定到东西方贸易的链条上,首都伊斯坦布尔还成为东西方交流中心。由此可推知,奥斯曼帝国(     
A.逐渐消除了地方割据力量B.逐渐成为东西商路的枢纽
C.扩大了“丝绸之路”的范围D.疆域辽阔且社会经济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罗斯受洗(基辅罗斯皈依东正教——基督教三大流派之一),不仅使基辅罗斯的文化教育得到了普及,而且促进了基辅罗斯在文字、绘画、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发展。”这说明(     
A.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B.俄罗斯文化融合了多元文化
C.宗教成为俄罗斯君主专制的工具D.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4世纪下半叶,在卢浮宫的入口、吊桥处、面向塞纳河的南门处都有国王夫妇的雕像。在圣保尔宫、万塞纳城堡以及巴士底,都有国王和王后以及王子的雕像。在一些教堂中,如塞莱斯定修道院的教堂也刻有国王夫妇雕像。这表明,当时法国(     

A.世俗王权加强B.二元政治格局形成
C.民族国家发展D.封君封臣制度瓦解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我国古代制度的创新,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的中央官制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中央官制的名称,并写出①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我国西汉、魏晋、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指出这些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2024-03-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马永顺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