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的极度破坏因1920年的歉收而更加严重,同时大工业又不可能迅速恢复,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实行这一过渡。结论:首先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方法:实行粮食税,发展农业和工业间的流转,发展小工业。在活跃农业和工业间的流转方面,应全面、大力、坚决地发挥地方的首创精神、创新精神和扩大它们的独立程度。苏维埃政权“培植"租让制这种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加强大生产、先进生产、机器生产,无疑能帮助我们迅速改进生产状况,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摘编自《列宁全集》(第41卷)

材料二   1928年初,农村中的不满情绪日益严重,工矿企业中的对抗事件也在增多。中央以斯大林名义向各地发出电报,要求地方党组织采取非常的措施,立即打击、逮捕投机分子和富农分子。此外,中央领导人还分赴各地,监督粮食采购和中央指令的执行情况。……

斯大林说,为什么粮食不够?就在于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不足,把集体农庄变成“国家的粮食工厂”的设想是完全基于“工业化”的发展命运和前景的。他试图以“工业化”的办法和途径来发展农业,使农村经济迅速变成与“工业化”相适应和协调的大经济。

——摘编自闻一《俄罗斯通史》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与斯大林当政时面临的共同问题及应对方法的不同之处。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种方法施行所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经济政策的制定应遵循的原则。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统治者虽然崛起于文化落后的阿拉伯半岛,但他们高度重视先进民族的文化,这直接体现于阿拉伯帝国民族政策在文化领域的内容。尽管在帝国统治时也发生过多次对“文化人”的杀戮与迫害,但只要文化与学术活动不涉及王权与哈里发统治,统治者都是大力提倡的。

——摘编自张咏梅《论阿拉伯帝国的民族政策与文化繁荣》

材料二   印加帝国在地理上有紧紧连成一个整体的完整的道路系统,其中有几百公里道路至今仍可通行。当时的通讯靠由驿站和信差组成的综合系统维持。复杂的朝廷仪式和基于太阳崇拜的国教,进一步促进了帝国的统一。帝国的其他统治方法还包括将土地、矿产和牲富收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以增加税收和扩充军队。毫不奇怪,印加帝国被认为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成功的集权主义国家之一。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断《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印加帝国统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文明的看法。
3 . 在《神秘的北纬30度》一书中,作者詹姆士·伯斯特归纳了让许多专家百思不得其解的秘密。其中产生于这一纬度附近的文化现象有美洲玛雅文化、埃及金字塔、中国三星堆、巴比伦空中花园等。对此现象产生的合理解释是(       
A.多元文明受时空环境影响B.不同文化传统导致
C.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D.生产方式相似所致
2022-06-12更新 | 816次组卷 | 3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7世纪初,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17世纪的欧洲逐渐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路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而不是盲信教廷的权威。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18世纪兴旺发达的出版业充当了传播启蒙观念的重要工具。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等

材料二   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歌德曾经若有所思地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摘编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战后的最初几年……更多的人认为对付这些印第安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他们驱逐出白人的势力范围。乔治华盛顿旗帜鲜明地支持这种意见。他说:“我们的扩张,将使这些野蛮人和狼都退出我们的视线。他们都是我们的猎物,只是外形不同。”

——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


(1)根据材料―,分析“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歌德为什么说美洲大陆胜过了旧大陆?
(3)概述材料三的核心内容,据此分析材料二、三的矛盾之处。
5 . 在16-17世纪,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是
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C.科学革命D.工业革命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闹危机,苏联获良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立的一大批现代化骨干企业,多是利用西方先进设备技术,甚至是在外国专家的直接帮助下建立的。苏联的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社会主义不再被看作空想家的美梦,而被认为是发展中的事业。1933年11月16日,美苏宣布恢复邦交。1934年,苏联加入国际联盟,并成为国际联盟行政院的常任理事国。然而,苏联后来却错误地总结“经验”,走上单一的计划经济道路。而西方国家则加强了国家管制,逐步在经济发展上超过苏联。

——摘编自孙力周《苏联曾是经济萧条中的大赢家》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政府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保护队可以把青年集合在保护营中,他们在这里衣食无忧,远离了那种容易违法犯罪的城市环境。自从1933年来,少年管教所里所下降的收容者之数,其中有25%与保护队的成立有关。“许多军事生活必需的条件——纪律、医疗、主要的训练——这些都包含在保护队的项目里面”。在大萧条时期加入保护队的成员,后来有90%的人在部队中服役。尽管民间资源保护队在20世纪30年代以其出色的表现而颇得众望,但罗斯福从来没有能够说服国会宣布其为永久性的机构。1942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结束了该计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使苏联成为大萧条时期“大赢家”的因素。简述苏联成为“大赢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间资源保护队的历史作用。
2020-05-02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4月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8 .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019-10-01更新 | 757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故“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摘自《历代名臣奏议》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改编自周恩来的《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材料三   根据《基本法》第12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直接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该法中关于香港自治权的规定极其丰富。《基本法》的条文还有至少12项限制性规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的设限。

——摘自王立民等《“西法东渐”与近代中国寻求法制自主性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的表现(要求至少列出其中3点),并概述元朝行省制度设置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简析这一政策在“民族合作、团结及共同发展、繁荣”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香港回归的主要过程,并指出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相同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由九十多部小说组成,其内容可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和金钱罪恶三大主题,这一巨著被称为“社会觉醒的纪念碑”。这一作品
A.注重揭露批判社会的罪恶
B.体现反帝反殖的爱国精神
C.表现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D.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2017-12-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阶段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