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晋察冀边区部分剧团积极招收各界人士参与,包括京剧演员徐廉、吴子卿等,文化名人张季纯、李伯钊等。同时,剧团还吸收一些学生和流亡儿童。这些做法旨在(       
A.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B.巩固革命根据地政权
C.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反击国民党反共倾向
2024-02-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英国政府在1947年1月20日发表白皮书,公开承认“不列颠处于极危险的境地”,它缺煤、缺粮、缺电,开春以后有一半工厂停工。西欧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经济崩溃的迹象。此种状况(       
A.是由冷战的推进造成B.导致西欧完全受制于美国
C.导致了欧共体的形成D.助推了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2023-07-0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世贸组织统计,2003年从出口角度计算的世界贸易总额(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达9.5万亿美元,相当千1980年的3.9倍。这反映了(       
A.世界多极化的影响巨大B.南北差距日益扩大
C.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D.世界贸易再无壁垒
2023-07-0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这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伦敦附近有大片露出地表的煤层市区内对煤需求量极大并有一批从事马达、蒸汽机等机器改良的工匠对发展煤业极有助益

摘编自[]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干同样的活英国工人的薪酬水平比其他国家的工人高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实力花更多的钱去品尝美味佳肴穿着高档服饰这些景象令外国人艳羡不已。

摘编自[]丹尼尔笛福《正经英国工匠的真实写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是“历史的偶然”吗?请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人高工资带来的影响,并分析高工资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5 . 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一举措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了西汉实力B.密切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C.解除了匈奴的威胁D.加强了与欧洲和北非的政治交往
2022-09-12更新 | 1569次组卷 | 39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基督教是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处于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把生活中的纵欲当成罪恶,提倡鄙弃奢侈的生活观念。《圣经》中说“有钱人要进神的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17世纪,重商主义者作为当时欧洲新兴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一致认为节俭是导致失业的主要原因。富人的奢侈消费向穷人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犹如托马斯·孟的理解,奢侈“会使富人的钱财用来维持贫人的生活,那就成为公共财富最好的分配方法了”。

——摘编自陈国庆《西方消费经济思想与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

材料二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阐述了其消费思想。凯恩斯认为大危机与国家提倡自由放任的经济观念脱不开干系,其病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提升有效需求是解救经济危机的万能钥匙。在宏观层面,建议国家要引导消费,要通过积极的财政措施刺激消费。增加社会总需求,提高就业和产出水平,并以此来限制和约束企业与个人的短视经济行为。二战结束后,凯恩斯的思想对西方发达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几乎成为解决当时一切经济问题的不二法门。

——摘编自程海荣《消费伦理观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变革》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欧洲消费观念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凯恩斯消费思想在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中的体现,并简要说明其影响。
2022-07-11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摘编

8.如果被盗窃的牛、羊、驴或者是猪属于寺庙或者皇室,盗窃者将偿付三十倍的赔偿;如果它们属于国王的公民,盗窃者将作出十倍赔偿;如果窃贼无力赔偿,将以死抵罪。

46.租佃农田地租为收成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

53.倘自由民怠于巩固其田之堤堰,而因此堤堰破裂,水淹(公社之)耕地,则堤堰发生破裂的自由民应赔偿所损毁之谷物。

196.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202.倘自由民打地位较高者之颊,则应于集会中以牛皮鞭之六十下。

203.倘自由民之子打与之同等的自由民之子,则应赔银一名那。

226.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摘编自严绪陶《汉谟拉比法典与古巴比伦王国》

材料二   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几乎有1/3的条文,从不同的角度保护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维护了大革命最根本的成果。《法国民法典》维护并保障了资本主义自由买卖、等价交换和新的雇佣关系。第113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而且规定原料的取得,商品的流通,工人的雇佣,都必须通过契约,买卖、交换,一切均可以自由经营。《法国民法典》第8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488条规定,“满21岁为成年,到达此年龄后……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

——摘编自王贵水《一本书读懂法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民法典》颁布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其基本原则。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律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8 . 1952年,南斯拉夫实行双重价格制度,企业30%的产品价格按供求关系自由形成,70%的产品价格在国家监督下形成。1968年,匈牙利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两国经济改革的共同点是(     
A.探索独立发展的道路B.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C.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D.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9 . 十六世纪,英国社会所用的时尚消费品很大部分是从东方而来,如中国的茶具、丝绸、棉布和漆器等。十八世纪末,时尚消费品多为本国商品,如各种玻璃制品、金属饰品、棉布、家具等,纷纷引起购买风潮。英国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众观念的转变B.生产方式的革命
C.政治制度的完善D.自由主义的盛行
2022-07-11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期间,马萨诸塞州代表格里反对国家建立常备军。这一意见在遭到否定后,格里又主张如果没有州的请求,反对“让合众国的军队自由无束地行动”,制宪会议也没有理会。由此可见,制宪会议主张(     
A.确立民主共和政体B.保证各州自治地位
C.实行分权制衡原则D.强化联邦政府权威
2022-07-11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