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2 道试题
1 . 12世纪中期,英国的伯爵领由原来的8个激增至22个,一些伯爵还控制着地方郡政;中小贵族或倾家荡产,或被迫依附强有力的大贵族;新增私家城堡约300座。由此可推知,当时英国(     
A.封君封臣制度解体B.庄园经济发达C.民族国家逐步形成D.封建割据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1874年9月12日,恩格斯在信中指出,第一国际的第一个巨大成就是巴黎公社,“公社无疑是第一国际的精神产儿,尽管第一国际没有动一个手指去促使它诞生”。恩格斯意在说明,巴黎公社(     
A.与第一国际有着密切的关系B.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C.提高了第一国际的政治威望D.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3 . 下面的“一字歌”最早流行于(     
一字歌
一横读一、二横读二、一心革命莫二意。一竖中间加一横,十大苏区万万人。一竖加在二字中,工农专政天地红。工字一竖往上伸,土地革命是中心
A.北伐战场B.川陕革命根据地C.晋察冀抗日根据地D.东北解放区
4 . 明代科举制度规定,策问考试需从皇帝下令编撰的教化书籍中出题,士子备考之时必读其书。明代文学家陆深在四川做官时,寄回《逆臣录》《彰善瘴恶录》,叮嘱儿子:“可看其大纲,科场中首一问策要问此两书也,知之知之。”这反映出当时(     
A.士人誓志匡正天下B.民间教育水平提升
C.官场投机风气盛行D.朝廷重视训导民众
5 . 1883年美国颁布的《彭德尔顿法案》规定:建立一个由不受党派控制的3人组成的文官委员会,其中两人不得来自同一个政党,对部分官员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对文官进行分类,实行文官职业保险和建立统一的文官体系;等等。此举旨在(     
A.打破美国分权制衡机制B.稳定党派利益提高文官地位
C.保障国家政策的连续性D.推进美国文官政治中立制度
2024-05-12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1420年到1463年之间,一个名为布鲁涅列斯基的建筑师,为佛罗伦萨的天主教堂设计了一个高106米的八角形圆屋顶——大圆顶不再盖住封闭的空间,开有窗洞的圆顶让阳光射了进来。这一设计反映出(     
A.君主集权成为意大利人的共同追求B.“日心说”促进思想解放、社会进步
C.宗教改革使天主教会权威受到质疑D.人们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诉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古代的农业革命最主要的标志是植物的人工栽培和动物的人工驯养,以人工栽培植物为特点的原始农业是由采集经济发展而来的。这种农业革命对人类发展最直接的影响是(     
A.引发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B.促进了定居生活方式的出现
C.推动了贫富分化和国家形成D.加速了知识保存技术的发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查士丁尼于公元527年登上皇位。即位后,他在励精图治的基础上,向西地中海发动大规模的征服战争,使地中海几乎再度成为帝国的内海。下面体现其“励精图治”的举措是(     
A.下令剔除罗马法中矛盾和过时的内容B.逐步蚕食了巴尔干地区
C.把君士坦丁堡建成沟通东西方的桥梁D.建立并强化了中央集权
9 .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御批,大都亲躬力行,十分详细具体,而且数量众多。至嘉庆以后,《南屋述闻》记载:“若寻常安折之批‘朕安’等字者,章京蘸殊敬书,以代御笔。”皇帝“批文件”,除了重要的军国大事外,都是批“览”“知道了”“该部知道”之类的话。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出清朝(     
A.中枢机构日益完善B.君主权力日益弱化
C.封建制度基本成熟D.封建统治日趋衰落
2024-03-24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代相对开明和开放的政治环境下,讽谕诗便被唐代诗人应用得“前无古人”,因而也具有了明显的“谏言”性质。之所以这样说,不仅是因为唐代文人不是在事后利用诗歌做一些亡羊补牢式的无力嘲弄,而在于他们在事态萌发之前就能一针见血地指陈政治得失;不仅在于文人们基于职司、言责谈得失、明体用,而且在于几乎整个诗坛都弥漫着“经世致用”的风气。白居易曾强调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正体现了唐代的诗歌风貌。

——据程遂营《唐代文人的“言谏”与“诗谏”》

材料二   在效忠和效率这对困扰所有国家官僚机构的矛盾中,中国传统国家一向着意点就是前者;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度,生活节奏相当缓慢,不在军情紧急情况下,行政效率一般不是大问题,而效忠与否往往关系着王朝的生死存亡,任何官员个体或者群体对皇权不忠,都是皇帝无法容忍的。一个庞大的全能式的行政体系,本身存在无限扩张权力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另外一种机制制衡,后果将难以设想。这将会导致皇权无法有效地控制局面,中国古代监察系统即是这种制衡机制的表现之一。传统中国的制衡机制,跟其他古代国家相比,应该说是比较好的。当然,其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诗谏”盛行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述中国古代监察系统的功能;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监察系统中“效忠”和“效率”的关系?
2024-03-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