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2023-11-27更新 | 169次组卷 | 329卷引用:西藏昌都第四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四月周考文综历史试卷
2 . 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下列措施中,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是(       
A.奖励军功,奖励耕织B.废井田,开阡陌
C.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D.实行什伍连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王安石变法中改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的旧制,专考经义和时务策,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B.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
C.否定了科举制度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2023-08-15更新 | 179次组卷 | 40卷引用:西藏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统治者素来秉持“仁政”思想,扶助贫困人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古人对贫困的认定,一般要对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以此进行分类定级。贫困认定之后,政府会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在扶贫方式上,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官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设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授予荣誉称号。另外,官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了一些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

每逢冬春时节,官府一般会向贫民赐钱、赐衣及赈粜,助其过冬和春耕;对于无力抚养子女的贫民,官府向其发放生育补贴;对于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可免除部分劳役。

——摘编自祖铨《中国扶贫史概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实施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扶贫政策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上,用小篆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     
A.经济繁荣B.国家统一C.文化统一D.百姓安居
2021-10-18更新 | 682次组卷 | 71卷引用:西藏昌都市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凿空”指的是(   
A.开辟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B.张骞得到西域各国信任
C.实现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D.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2020-11-01更新 | 599次组卷 | 27卷引用:西藏昌都市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殷周时代可能已经有“中国”意识,但只有到秦汉建立统一帝国……一个初步同一的“中国”才真正形成。以下属于其形成原因的有
①民心所向,人民渴望统一   ②经济发展要求打破割据
③采取正确的方针,远攻近交   ④历代秦王的雄才大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A.皇帝昏庸腐败B.外戚宦官专权
C.黄巾军大起义D.地方军阀割据
2020-09-24更新 | 208次组卷 | 44卷引用:西藏昌都市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图示为近代三角贸易示意图,据图可知三角贸易(  )
A.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B.是工业革命时期资本积累主要方式
C.是欧洲资本输出表现D.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2020-07-29更新 | 625次组卷 | 20卷引用:西藏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