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据考古发现,唐代长沙窑生产的部分青釉褐斑壶,在壶口下分别刻有“卞家小口天下有名”和“郑家小口天下第一”的词句。这类推销产品的词句,在流通领域较广的产品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家庭手工作坊大量存在B.青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C.生产者较强的宣传意识D.经济繁荣推动诗歌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1990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人均GNP为19860美元,而最低的莫桑比克仅为80美元,两者相差248倍;1992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人均GNP为22260美元,而莫桑比克降到60美元,两者相差371倍。这一变化说明(     
A.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B.经济全球化的复杂程度加剧
C.南北国家间贫富差距不断加大D.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日趋激烈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从1933到1940年,美国进行经济复兴计划,对金融市场、农业和工业重点领域展开整治。此外,国家复兴管理局和公共事业振兴署兴办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和日用品生产,采购过剩农产品,并以工代赈。这一举措根本目的是(     
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
2023-05-08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汉代政府通过减赋税、省开支、开放官仓来赈济灾民;武帝统治期间,曾两次由政府组织灾民移徙就食,以度灾荒;东汉时,朝廷更是鼓励官员和吏民出钱出谷,协助救灾。这些社会救济措施的出现(       
A.反映了外儒内法的理念B.有赖于“均输平准”制度的实施
C.体现了政府主导的特征D.缘于全国交通运输网络的通畅
5 . 魏晋南北朝时,南齐政府曾出钱亿万,面向市场筹措物资以平抑物价,救灾度荒,称为和市。和市规定,采购的必须是“土俗所产者”,如在扬州和南徐州“市籴”,建业和江州等先“市米”,再买“丝绵纹绢布”、“胡麻”和“布腊”等。从颁布诏书到执行完成仅一年。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C.民族交融局面深化D.区域经济差距增大
6 . 秦朝政府规定,简册用大篆小篆,符传用刻符,印玺用缪篆,幡书用鸟书,公府文书用隶书。另外,简书一般都在绳结处使用封泥,盖上玺印,以防途中私拆。《行书律》又规定了文书的收发制度:“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暮”。由此可知,秦朝(     
A.政府文书制度已经规范化B.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C.各级官僚机构间文书繁密D.官员的行政效率较高
7 . “国家角色”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自我定位,是国家对自身实力与外交关系的审视,也是国家对自身国际形象的建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国家角色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发生着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的国家角色观念表述

年份《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节选
1988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改革同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息息相关。世界是否能够走向和平、稳定和发展,会对中国的改革和建设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中国的改革和建设也将在世界上产生影响。
1989从国际条件来看,全世界正从对抗转向对话,由紧张转向缓和,这种变化总的来说对我国是很有利的。我国有可能争取到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以集中力量搞好改革和四化建设。
1999我们的党、国家和民族在不断强大和成熟,我们的任务也更重了,对于历史、民族和人类所承担的责任更大了。
2000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建设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华民族,拥有全人类l/5的人口,在新的历史创造活动中责任重大。
2005我们一定要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6一个志在伟大复兴的民族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一个坚持改革开放的大国理当对世界有新贡献。
2013这一年,我们扬帆致远,开创外交新局,“一带一路”联通四海,雁栖湖水拥抱五洲,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2016G20杭州峰会牵动世界目光,中国方案、中国主张为失调的全球治理开出新药方。
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国智慧引领世界。
2018世界上仍有战争、贫穷、不公,还要我们完善中国方案、提供中国智慧。

——摘编自韩红星、陈锦《中国国家角色的变迁: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的国家角色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理由。(划分阶段准确,角色定位准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会议要求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深入广大的群众里面去,领导和团结各界人民奋斗;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少年运动提出了要求。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确立了扶助农工的政策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明确了民主革命的任务D.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
9 . 北宋时期,统治者推行募兵制的主要用意在于把一些可能反叛的潜在力量转变为维护现政权的力量,但是“大农弃田避征役,小农挈家就兵籍”。这说明
A.养兵加重国家财政负担B.募兵制激化了社会矛盾
C.北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募兵制影响了农业发展
2021-12-03更新 | 401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56年,中国发生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如,中共八大召开,双百方针提出,毛泽东阐述十大关系,“向科学进军”热潮出现等.上述事件的共性是(     
A.苏联社会主义探索为中国提供经验教训B.国家为建设社会主义调动各方面的因素
C.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的体现D.体现出国际局势深刻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