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0 道试题
1 . 近代某一时期,日本思想界强调在文化战争中反抗西方。当时,报纸刊登一首诗:“我立于义与生命,彼立于利; 我可说捍卫正义,彼可说利之侵略; 当彼藐视四方,我则打造大东亚家庭”就是这一思想的代表。这个时期是(     
A.明治维新后期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美军占领时期
2024-02-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唐代诗人卢纶(739—799)在《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一诗中曰:“沿溜入闾门,千灯夜市喧。喜逢邻舍伴,遥语问乡园。”该诗内容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藩镇重视文化发展B.诗歌成为文学主流
C.商品经济得到发展D.坊市制度遭到废除
2024-03-29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3 . 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女性文学作家。她们于诗、词、文、赋、散曲、戏剧、小说及文学评论均有成功的尝试。她们不再局限于同性之间的交流,冲破“男女授受不亲”的礼仪,大胆与男性作家接触,以此来提高自己。这折射出明清(     
A.理学思想受到冲击B.男女平等思想普及
C.推行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D.女性成为文学创作的主体
4 . 韩非子指斥儒家“礼、乐、诗、书”的教条和“仁、义、孝、悌”的道德准则都是“愚巫之学”“贫国之教”“亡国之言”。这反映了韩非子(     
A.主张建立君主专制制度B.对儒家思想存在抵触心理
C.推崇以法治国的原则D.认为儒家思想影响力较小
23-24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5 . 文学
朝代代表
魏晋南北朝________(曹操父子)、________(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
唐朝初唐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边塞诗:王昌龄《出塞》、岑参《逢入京使》
山水诗:王维《竹里馆》、孟浩然《春晓》
________________,作品被誉为________(由盛转衰)
中唐________、《长恨歌》
晚唐杜牧《江南春》、李商隐《无题》
唐诗风格差异大的原因:(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①反映了诗人的个人际遇(主观认识)
②折射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时代变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023-07-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5讲三国到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摩诃婆罗多》这一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全书共分18篇,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摩诃婆罗多》的成书时间约为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处在印度从原始部落社会转化为国家社会的时代,也是婆罗门教向印度教转化的时代。该书用梵文写成,采用对话体,共有10万颂(每颂为1节双行诗体),篇幅相当于《罗摩衍那》的4倍,书中插入了各种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以及宗教教义、哲学、政治、律法和伦理等论述(约占全诗篇幅的一半),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著名的印度教哲学经典《薄伽梵歌》就是其中的插叙之一。

                         ——摘编自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亚非卷)》等

材料二   汉代以前,我国史籍中就已经出现过有关印度的记载,但大多是神话传说。汉代以来,印度的历史及社会情况成为《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官修史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民间的许多著述也对印度有所涉及。这些著述往往因为作者缺乏切身体验而对印度的描述多有误解。中土僧人之西行求法活动,在西晋及南北朝时期为数不少。法显到达印度之时,正当笈多王朝后期。他在《佛国记》中对于印度公元5世纪之前的历史,特别是佛陀时代、孔雀王朝以及笈多王朝早期历史,都作了记述。有日本学者表示:“《佛国记》为一千五百年前之实地考察的记录,凡关于中亚、西亚、印度、南海诸地之地理、风俗及宗教等,实以本书为根本资料......其年代与事实之正确及记述之简洁与明快,亦远出于《大唐西域记》之上。”

                  ——摘编自杨维中《法显与<佛国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摩诃婆罗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文献中出现有关印度的历史记载的原因。
2023-05-23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阶段性检测卷15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一)-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南宋诗人林升在他的《题临安邸》中这样描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北宋结束割据B.元朝完成统一
C.南宋偏安江南D.金朝大定之治
2023-10-05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8 . 阿拉伯文化
背景①7世纪,_____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地区。
②阿拉伯人用_____翻译古代亚非欧的文化典籍,结合阿拉伯人的文化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成就①文学领域:“悬诗”、《天方夜谭》。
②科学领域: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成就显著,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称为“_____
地位_____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3-08-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1-4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9 . 文学
(1)魏晋南北朝:东汉末年开始,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____、东晋陶渊明的____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
(2)唐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峰,李白、____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别被誉为“____”和“诗圣”。
2023-08-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古代史2-2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和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10 . “尝闻古循吏,官为铸农器,欲免力役繁,排冶资水利。……遂致巽离用,立见风火炽,熟石既不劳,融金亦何易。”该诗描述的工具为下图所示中的(     
A.B.
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