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0 道试题
2022·河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赵武灵王即位时,齐秦两强对峙,强邻逼境,胡人骚扰,面对严重的内忧外患,推行了“胡服骑射”改革。改革初期,反对“胡服”者颇多﹐为此赵武灵王与朝臣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初步统一了思想,对依然反对改革的宗室大臣则是不断游说。赵武灵王在说服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以身作则,换上了被中原百姓鄙视的短裤小褂。“胡服”改革成功后,赵武灵王就带头练习骑马射箭。他带领部队攻克水草丰美﹑地域辽阔,有骑射传统的原阳(今呼和浩特东),在这里试点骑射改革。赵武灵王在全国特别是北方靠近胡人地区的百姓中广泛招募善于骑射的人,并改部分步兵为骑兵,收编边疆游牧民族的骑兵,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队伍。同时,他通过在代地经营胡马和迫使林胡王献马等渠道﹐获得大批良马,更换了原来的军队装备。赵武灵王亲自训练骑兵,并使骑兵成为军队的主力。

——摘编自许今朝《赵武灵王推进“胡服骑射”改革的艺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背景及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成功的原因。
2024-02-07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B卷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2 . 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要把中国变为其商品________________
②直接原因:中国人民的________运动。
a.背景:鸦片战争前,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________走私,使中国一年流失的白银超过1000万两。面对广州外海的鸦片走私,道光皇帝特命湖广总督________前往广州禁烟。
b.经过: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________烟土两万多箱,在________海滩公开销毁。
c.结果: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________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
(2)战争进程
________年6月,英国远征军开进________,发动侵略战争。
②清政府组织了________,这场反击英国侵略的战争,以清政府的________而告终。
(3)结果:________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________。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________。1844年,美国、法国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________
(4)影响
①《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________个丧权辱国的________,中国被迫割让________、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________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②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③《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________的进程,鸦片战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________
2022-08-2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广州是近代报刊的发祥地。鸦片战争前夕,来华外国人先后创办《广州记录报》(1827年)、《中国丛报》(1832年)等6种报刊。早期报刊都在十三行商馆区刊行。也就是说,西关十三行才是近代报刊的诞生地和最早的报刊中心。鸦片战争结束后,报刊的地理分布发生重大变化。外国人先将办报重心南迁到香港,在西关创办报纸的迫切性减弱。随后,上海迅速取代香港,成为新的传媒中心。

——整理自赵建国《地域文化中的媒介:西关文化与近代广州报刊(1827—1912)》

材料二   1937年以前,中国的出版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海、南京、北平、天津等大城市,上海是当时全国的出版业中心。全面抗战初期,武汉、长沙、广州等地的出版业,一时间十分繁荣。全面抗战中后期,重庆、桂林、昆明、成都等地,则成为大后方出版业的集中地带。

——整理自《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广州成为“最早的报刊中心”的背景,并说明上海成为“新的传媒中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全面抗战期间出版业中心的变迁,并分析变迁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4 . 【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没有“公报”的概念,近代以来中国最早以“公报”命名的报刊出现在香港。清末中国的知识分子,甫一睁眼看世界,便是一片内忧外患。……在传教士办报活动的启示下,他们逐渐意识到需要“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办报则能做到“夷情备采”,最终实现“师夷制夷”的目标。

材料二   民国“公报”的形式非常丰富,既有民间团体的“公报”,也有教会团体创办的公报,但以“政府公报”为主,遍布政府机关各部门和各地域。……收录的这一时期的三千多份报刊进行了统计,发现民国政府部门的公报上百种,类型包括:立法公报、司法公报、教育公报、农业公报……

从出版时间统计上看,“公报”在1911年到1915年之间出现了第一个小高峰。当时正值中华民国建立之初,旧的新闻审查制度废除后,迎来了报界的“黄金时代”,各级政权机关及各类社会团体纷纷创办机关报,导致了大量“公报”的出现。民国“公报”崛起的另一个高峰在1925年到1933期间,这一时期新增了71份公报,仅1929年这一年出现的“公报”就有23份。除了政府公报,民国时期也出现了不少新兴的“行业公报”,如各种“商会公报”等,这得益于中华民国建立后国内局势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各种行业群体开始成型,各行业组织内部发行的喉舌报纸或“会报”,有的也以“公报”命名。

——以上材料均改编自潘祥辉《百年“公报”史:概念、源流与历史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公报”传入中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公报”发展的新特点,并分析民国以来报刊业发展的原因。
2022-06-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联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背景
(1)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要求实行____
(3)思想:辛亥革命后,____进一步传播;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
(4)先进的知识分子对____失败原因的反思,认识到共和制度不能真正得到巩固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
2022-10-0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7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6 . 洋务运动
背景:经过两次________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________
目的: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________为目标的洋务新政。
代表人物:主要有奕䜣、________、李鸿章、________、张之洞等人。
内容:
(1)为了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官办的________,如________、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
(2)为了求富,洋务派又开办了一批________________,如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________等。
(3)洋务派还办了培养________________的学校,建成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评价:
(1)积极作用:洋务新政引进了________国家的机器________,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局限性:洋务派期望洋务新政可以保障________,抵抗________,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
失败原因: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________,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________和生产技术,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
2022-08-2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2255日至10日在广州东园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25人,代表15个地方团组织、5000多名团员。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等和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达林也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制订青年团的纲领和章程,建立团的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在会上做了《马克思主义两大精神》的演讲,达林在会上作了《国际帝国主义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演讲。大会通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纲领。纲领确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无产阶级的组织”,最终奋斗目标是为在中国建立“一切生产工具收归公有和禁止不劳而食的初期共产主义社会”。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会议辞典》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材料二   中国共青团历史上经历了四次更名。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于1957515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同志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出席了开幕式,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祝词,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向大会做了报告。“三大”召开时,全国团员人数已壮大到2300万人,基层团组织达92万个。为了确切地反映我们团所担负的政治任务和广大团员的意志,大会一致通过了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决议,这是中国共青团的第四次更名。

——来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青团第四次更名的原因。
2022-07-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昔日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材料意在说明
A.兼并战争的背景B.君主专制制度建立的原因
C.百家争鸣的影响D.各诸侯国变法图强的根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棉的故事并非始于18世纪末期英国产业的工业化,也非始于19世纪美国奴隶种植园的原棉生产。棉的故事始于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早在欧洲和其他各州掌握棉纤维的栽培、纺纱和织布,以及通过印花进行的后期处理和其他纺织品装饰之前,亚洲就占据着这种原料和布料生产与贸易的统治地位。这是一种在印度广为人知的东西—印度在殖民地之前的财富依赖于棉纺织品的国际贸易,在中国同样如此。早在明代以前,棉纺织生产就已经发展成为经济领域中最大的产业之一,供养着数以百万计的耕种者、纺纱匠和织布匠。棉是纳税的媒介,是比丝绸、苎麻和其他纺织纤维更常见的织物。……工业革命之后的两个世纪,欧洲在经济上占据了统治地位,彭慕兰称之为“大分流”。但棉的故事展示的却是纺织生产——更概括地说是纺织产业——现在又重新回归亚洲,中国再次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制造经济体。牛仔裤、T恤衫、棉纱和布料在亚洲的生产达到惊人的数量。棉纺织品兜了一圈再次在中国和印度的经济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我们可称之为亚洲经济的“大合流”。

——摘自[意]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中文版序言(2018年)

(注:“大分流”:意指18世纪以前,东西方走在一条大致相同的发展道路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完全为西方自己独有的内生优势;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世纪前棉业的区域分布情况,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东西方“大分流”的原因,并说明现在亚洲经济“大合流”的背景。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10 .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一国际”
(1)背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________”的伟大号召。
(2)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
(3)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的激化。
(2)成立:1871年3月,法国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3)举措:
角度革命措施
政权建
设方面
机构建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民主制度①公职人员任免: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②人民公仆形象: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军队警察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社会经济方面①(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②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4)结果: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国资产阶级和普鲁士联合扼杀。
(5)意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6)失败原因:
①从根本原因看:法国的________还处于上升时期,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②从主观原因看:缺乏________
2022-08-2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5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