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1 . 如表是“我国城镇居民的部分食物消费数据(单位:千克)”。这反映出我国(     

粮食牛、羊肉水产品鲜奶
1990年13121.747.694.63
2016年7924.7014.8016.50
A.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B.居民食物结构的变动
C.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D.食物来源日益多样化
2 . 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中国的粮食储备量已经达到了全球粮食储量的50%以上,对国际四大粮商集团的经营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这表明(     
A.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B.国际垄断组织垄断粮食生产
C.国际粮食组织注重食品安全D.经济全球化影响到粮食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尚书·周书》载:“神农耕而作陶”,而《吕氏春秋》则称:“昆吾作陶”。这些记载表明,远古时代我国(     
A.原始人群的兴盛B.原始农业的产生C.社会分工的发展D.氏族公社的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以前,官印刻字一般是“左丞相印”“西安丞印”等官名,而到了唐代,官印都改成了“尚书兵部之印”“安西都护府之印”等官署名称,官印也不再由官员个人佩戴,而是由监印官保管。这一变化体现出唐代(     
A.官僚制度的日益成熟B.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D.机构设置更加科学
5 . “中华”一词大体起源于魏晋,最初用于天文领域。后统治者借用为宫门名,如后赵“西中华门”、北魏“中华门”、南朝梁“东、西中华门”等。而后,不论南朝北朝,“中华”作为“中国”的另一名号逐渐使用起来。由此可见,“中华”一词的使用(     
①表明其使用范围扩大   ②标志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③反映其内涵不断丰富   ④折射出南北朝文化交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5-09更新 | 522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子产、老子和孔子先后倡导人道要遵循天道和顺应自然的“顺天说”,子思和孟子相继阐明了人类要参与并帮助自然演化的“助天说”,荀子则提出人类要依据自然规律驾驭自然的“制天说”。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征服自然成为共识B.成熟宇宙观形成
C.敬天保民思想发展D.社会生产力提升
2024-05-09更新 | 928次组卷 | 12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4·河北沧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墨子批评儒者“立命缓贫”,认为“命”的观念是“昔者暴王作之,穷人术(述)之”,他提出了“有命则富而可贫,无命则贫而可富”的反命题,宣扬人的“强而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富,不强必贫”。据此可知,墨子(     
A.批判了儒家的封建等级观念B.揭示天命观对生产力的制约
C.否定了贵族执政的经济基础D.强调个体主观能动的重要性
2024-05-03更新 | 292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代在西域地区普遍设置羁縻州,与内地一些边缘地区的经制州同为边州。边州与内地州一样,同为州一级的行政区划,原则上同为唐施政的区域。据此可知,唐朝实行羁縻政策(     
A.有利于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B.削弱了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
C.体现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D.标志着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中国版图
2024-05-03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专题片《古蜀记·三星夺目》解说:仔细研究三星堆的出土文物,我们便不难发现一个现象,玉琮和良渚文化出土玉琮十分相似,陶岙、玉璋、铜牌饰深受二里头夏文化的影响,铜罍、铜尊等青铜器,又深受商文化的影响,在湖北石家河文化出土的文物玉人头像造型,外观神态与三星堆青铜人像十分接近。这说明(     
A.青铜器文明开始于古蜀B.早期国家注重祭祀仪式
C.古代蜀地文明特色鲜明D.区域之间文明交流广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江苏苏州草鞋山遗址发现了距今6500~6000年的古稻田及灌溉设施遗迹,出土了石斧、石刀和骨耜等生产工具以及大量的水生和陆生动物骨骼。据此可知,当时(     
A.稻作农业盛行精耕细作B.打制石器已取代磨制石器
C.食物来源呈现多元形态D.手工业形成独立生产部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