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历史上,一些西方国家自身在人权问题上劣迹斑斑,却时常自封“人权判官”,充当“人权教师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2~1548年美洲部分地区印第安人人口变化表

地区14921548
伊斯帕尼奥拉岛25500
佛罗里达100万左右5
墨西哥下降约90%

——据<美国>菲利浦·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整理

材料二 社会达尔文主义是19世纪后期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其主旨是将达尔文生物领域里的发现应用到社会领域之中。这种观念被拿来为殖民主义辩护,殖民主义被视为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因为当地的土著是羸弱的,根本不适合生存,所以占领他们的土地和资源是合理的。在军事行动中,最强大的军队会取得胜利,因此也是最合格的。失败的一方大量伤亡,正是他们不合格的自然结果。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的实践和信仰,如德国人类学家和后来的纳粹理论家推崇的日耳曼种族主义。

——摘引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材料三 二战期间,在上万个各类集中营中,奥斯威辛集中营囚禁犯人的规模最大,杀害囚犯的数量最多,处死犹太人的方式最为骇人听闻,折磨囚犯的手段最惨无人道,因此囚犯的残存率也是最低的。奥营有最令囚犯和外界犹太人胆战心惊而号称“死亡工厂”的毒气室和焚尸炉。在大量灭绝的同时,奥营又暂时留下为数不少的犹太人服苦役,当牛作马,允许他们精疲力尽后自然地死去。在奥营纳粹医生还允许一些年轻的犹太男女、吉卜塞人和非犹太政治犯不从事苦役,也不杀死他们,但他们的命运却往往比迅即杀害者更加悲惨-他们将像试验豚鼠一样,被纳粹医生和专家、教授们多次进行活体试验。

——摘编自高中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16世纪美洲部分地区印第安人人口急剧下降的原因,并简要说明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
(2)结合所学,概述“达尔文生物领域里的发现”的内涵。根据材料二,简析“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消极影响。
(3)仔细阅读材料三,归纳奥斯威辛集中营德国法西斯“在人权问题上”的“斑斑劣迹”,并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定为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材料二   北宋先后在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设立市舶司,南宋在广州、泉州和明州设置市舶司。市舶条法鼓励本国商人出海及外国商人来华贸易,确立了海上贸易领域国家与商人的共利分利机制……宋代市舶收入首次具有了财政意义,是陆上贸易所未曾有的。北宋前期,市舶收入在30-80万婚;北宋后期至南宋初,每年平均收入约为110万婚,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达到200万婚。史载,北宋境外“朝贡诸蕃”共42国,其中海路入宋者有30国,约占7300;南宋时,北方和西北诸国都与宋朝断绝了朝贡关系,保持朝贡关系的全部是海上诸国。……宋代海上丝路主导地位的确立是多种因素综合推动的,鼓励中外商人贸易的政策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经济、技术、市场的发展则是更基本的推动因素。

—摘编自黄纯艳《变革与衍生:宋代海上丝路的新格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鹿洞书院揭示》所体现的理学思想,并分析宋代书院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对外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多个维度分析“宋代海上丝路主导地位确立”的成因。
2024-05-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初年,西北边疆长期受到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在位时期,改变对匈奴的消极防御政策,积极发动对匈奴的反击战争,进而把西北边防和西北开发结合在一起,修筑西北边塞,移民实边,屯田拓荒,完善行政建置……中原汉族和游牧民族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也逐渐融合起来,使西北少数民族逐渐摆脱了单一化的游牧经济,趋向定居生活,对于西北少数民族的进步是有深刻影响的。

——冯勇刚《论汉武帝反击匈奴和经略西北边疆的政策》

材料二   195011月下旬,长津湖战役中,美军南逃沿途被这样的情景震惊: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摄氏零下40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

——王根成《“冰雕连”:钢铁铸就的意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时期在西北反击战争中的杰出将领,并概括汉武帝西北政策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冰雕”群像情景出现的战争名称及中国参战的根本目的,并概括这一战争胜利的意义。
2022-01-2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自行车是近代工业社会中常见的大众交通工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行车……因为国人习性和习俗,不役人的就役于人,很少肯使用自己的力气,为自己服役,所以只有坐车和抬轿拉车,除了使用自己天然的两腿走路之外,自己坐车自己使力会被人笑话的,因之自行车虽传到了我国多年,还是未被扩大的利用。

——方平《自行车传入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反应》


(1)指出自行车传入中国的时间。根据材料一,概括自行车出现“传入中国多年还是未被扩大的利用”的原因。

材料二   1915年,日本出口中国自行车总价值达到55687关平两,占全年总进口价值的59.70%,以绝对优势位列第一,……而此时日本自行车工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未羽翼丰满,相对仍在襁褓中的中国民族自行车业,优势虽然已经十分明显,但与欧美诸国自行车工业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战结束后,待欧美各国自行车工业恢复元气,重新大量输入中国市场后,日产自行车的市场竞争优势则不再明显。

——徐涛《自行车是怎么在中国流行起来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期中国自行车市场发展呈现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所发布的《脚踏车取缔章程》在中国的自行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部章程是国人单独针对自行车交通安全所发布的第一部法律法规。19283月,上海特别市政府参照《脚踏车取缔章程》核准颁布《上海特别市暂定稽查脚踏车罚则》。

——摘自李晓楠《自行车在近代中国》


(3)根据材料三,分析自行车的普及对城市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原因。
2021-06-2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