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柏林会议后,得到政府或非政府力量授意的西欧商人、探险家、传教士等纷纷进入非洲酋长或国王的“牛栏”和“王廷”去获取协议,只要有协议,无论非洲人接不接受,这些力量均可以去践行其在非洲的牟利行动。材料意在说明,柏林会议(       
A.确立了“有效占领”的原则B.加速了欧洲殖民非洲的进程
C.加剧了列强间的矛盾冲突D.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昨日更新 | 26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历史分期是历史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旨在揭示历史过程中不同时期或阶段之间质的差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人类的早期文明,在这一阶段,神明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均受到神意的桎梏并以神为中心来看待世界,而没有超出这一局限。在历史实践中,神明崇拜大行其道,统治者通常被看成是神之子,代表神来统治人民,当然也利用神明的威严来施行其统治。所谓人类的轴心文明,指在思想和观念上超越了神明的束缚,建立起以人自身为中心的世界观的文明。这类文明所建立的原创性文化传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直影响着后世的历史与文化形态。在轴心文明之后,鲜有原创性的文化体系出现,大一统的帝国此时开始形成,大体上可以说是古代帝国兴盛的阶段。

——摘编自黄洋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世界各个区域的文明经过早期发展之后,形成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中国、印度、希腊,人类文明进入“轴心时代”。

——(德国)卡尔·雅斯贝斯《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世界古代文明的分期及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2)任选材料二的一个文明中心,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被列为“轴心时代”文明中心的依据。
3 . 2024年是中国和突尼斯建交60周年。中突都是发展中国家,秉持相近的价值理念,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在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等框架内不断深化合作,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事务保持良好沟通,在重大全球性议题上加强对话,共同反对阵营对抗、“脱钩断链”、霸权霸凌等。由此可知,中突交往(       
A.有效维护了欧亚地区的安全B.体现了金砖国家的合作共赢
C.标志着全方位的对外关系格局建立D.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正能量
7日内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测试历史试题
4 . 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双方已有超2万人丧生,其中70%是妇女和儿童;另有超过190万人流离失所。冲突同时持续产生外溢效应,其带来的负面情绪不仅对埃及、约旦、黎巴嫩等国旅游业造成严重打击,还导致各国的餐饮、投资等行业出现一定的衰退。这表明(     
A.民族问题威胁区域和平与发展B.发展中国家是巴以冲突的唯一受害者
C.国际政治经济力量已严重失衡D.中东国家的发展道路受制于国际局势
7日内更新 | 22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私立致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在国际直接投资的迅猛增长上。据联合国发布的资料,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在1989年已达1.5万亿美元;1985—1989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1%,1985—1990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大约相当于全球出口总额增长速度的2.5倍。这反映出(     
A.国际投资呈现出多元化B.世界贸易逐渐处于停滞状态
C.意识形态影响资本流向D.世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变化
7日内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新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64—1967年,美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关于关税壁垒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谈判。最终,谈判以双方工业品关税平均下降35%左右的结果落下帷幕,同时对美国降低非关税壁垒作出了相关规定。这反映出(       
A.美国霸权地位不断衰落B.欧共体实力得到增强
C.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分化D.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7日内更新 | 6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列宁在论述新经济政策时说道:“以前没有这种结合,所以现在我们首先要建立这种结合”“使我们在大工业和农业中的社会主义工作同每个农民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找到了我们花很大力量所建立的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A.消除了城市和乡村间的矛盾B.为开展农业集体化创造了条件
C.加强了农民对新政权的认同D.探索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革命推翻了地主和资产阶级的政权,而代之以工人和农民的政府。废除地主富农的无限权力,把土地交给农村的劳动群众使用;没收工厂,把它们交给工人管理;同帝国主义决裂,结束掠夺性的战争。”这表明(     
A.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首次伟大尝试B.无产阶级领导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尝试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7日内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私立世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列宁主义是“俄国及东方其他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人民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理论”;也有学者认为列宁主义是“列宁探索由俄国革命带头实现世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这些论述突出了列宁主义的(       
A.实践原则B.反战主张C.严密体系D.国际视野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1916年12月20日,德国以同盟国名义向协约国发出照会,建议召开和会,谈判结束战争。30日,协约国发出复照,指出在各小国被侵犯的权利与自由没有得到保证之前,是不可能实现和平的。复照亦对协约国夺取到的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避而不谈。这反映出当时(       
A.第一次世界大战已临近结束B.帝国主义战争性质并未改变
C.协约国完全掌握战争主动权D.欧洲列强的矛盾已发生转移
7日内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