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1 . 据史料记载,清道光元年(1821年)七月,“京城内外,时疫传染”,京城没有常设性的措施,致使“贫民不能自备药剂,多有仓猝病毙者,其或无力买棺殓埋,情殊可悯”。由此可知,当时(     
A.国家对疫病缺乏制度性的部署B.医务人员的疫病应对失范
C.各级官员贪污救灾物资和钱财D.民间应对疫情的措施无效
2 . 江西樟树市国字山墓葬是迄今为止江西地区考古发掘规模最大的东周墓葬。墓葬使用双墓道的多室结构,葬具规格高,品种齐全。葬具具有突出的越文化因素,如使用船形棺、随葬原始瓷和越式铜鼎等,同时伴有丰富的楚文化、群舒文化以及自身独特的文化因素。据此推断,下列有关该墓葬结论错误的是(     
A.与江西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B.为百越文化的研究提供新史料
C.填补江西东周时期考古空白D.可以说明墓主人身份地位较高
2023-05-1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记》纳“四夷传”于《七十列传》之中,记载了环绕华夏的各少数民族多以藩臣的身份参与各个时期的政治事务,并起到拱卫中央大一统政权的作用。从编撰体例上看,这些“四夷传”与其它列传不存在主次之分。这说明,司马迁(     
A.重视宣扬民族国家大一统的思想B.具备强烈的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
C.重视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D.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方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康有为在其回忆录中记述了“公车上书”之事,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但据当代史学家考证,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根本没有去送。这说明(       
A.回忆录的使用需与其他史料互证B.一手史料不能真实反映历史事实
C.时代环境影响对历史事件的评判D.当代史学家的史学研究更为客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关于“历史事实”,学界有多种见解。有学者将"历史事实”范畴区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确实发生过的历史事实(圆圈甲);史料中的历史事实,即历史本体的残存和遗迹(圆圈乙);史书中的历史事实(圆圈丙),并据此绘制了表示“历史事实”不同构成的示意图。下列各项中,对图示中网格部分的“历史事实”,解读正确的是(     

A.客观发生过,且留有史料,但尚未写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
B.客观发生过,有确实的史料留存,又写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
C.客观发生过,却未留存史料,依靠类比推论等方法写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
D.未曾发生过,却错误地记载于史料之中,又被错误地当作历史真实而写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
6 .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下图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表,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历史信息是(       

A.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是中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B.可以证明当时有可能产生了规模较大的国家
C.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商代晚期的文化遗址
D.这些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了我们今天的汉字
2022-02-09更新 | 39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关于明朝倭患的部分史料。这些史料反映出明朝(     

史料

内容

《皇明大事记》梁本豪者,广东蛋首(少数民族)也……豪鼠于海曲,其党渐集至千余人,结东倭西番,将寇省城,已有约为内应者矣
《惠州府志》嘉靖三十九年八月大旱,倭寇侵海丰,时潮贼张琏使其党王伯宣诱倭助己,倭至潮,侵入海丰界
《潮州府志》陈世荣,澄海大家井人。隆庆元年丁卯,同余乾仁、连思恭等,乘倭乱纠集二千余人,髠发为假倭肆劫
A.闭关政策加剧了倭寇之乱B.实行海禁存在一定合理性
C.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外贸易D.倭寇主体为沿海中国居民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经过一系列民族大征服,建立起一个地垮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至9世纪前期,阿拉伯帝国达于极盛,经济繁荣,政治强盛,文化发达。

——《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世界古代近代史》

材料二   《苏莱曼东游记》又名《中国印度见闻录》是介绍中国的第一部阿拉伯著作……伊本·白图泰是14世纪最伟大的阿拉伯旅行家,足迹遍布穆斯林世界,于1347年到达中国,他的游记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世界多种文字。

——《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世界古代近代史》

材料三   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薄伽丘的《十日谈》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阿拉伯著作《一千零一夜》的影响。阿拉伯哲学家伊本·阿拉比著作中关于先知夜间旅行和登霄的说法,成为意大利诗人但丁《神由》的先驱。……亚里士多德等人本是西方古典哲学家,可是在他们的著作被从阿拉伯文译成拉丁文前,西方几乎没人知道他们是哲学家。

——《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世界古代近代史》


(1)阿拉伯文明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2)阿拉伯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说明。
(3)学习历史就是汲取历史智慧服务现在,阿拉伯文明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借鉴或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21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考古队员通过精细发掘和缜密分析,判断出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霸陵,纠正了自元代以来史料记载汉文帝霸陵位于白鹿原凤凰嘴这一错误说法。这说明
A.“二重证据法”已经不适宜新史学研究B.考古发现有利于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C.文献资料不能作为第一手史料D.考古发现全部属于第二手史料
10 . 中国是较早进入文明社会的文明古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周公吊(悲伤)二叔(指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之不咸(和睦),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注:即“周六师”,是周王室的主力军,驻镐京一带)移之。”

——《孟子·告子》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周天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同姓(姬姓)的大宗。政治上的共主与血缘上的大宗,紧密结合,成为“封建”的精髓。

——高扬《说说原装的封建》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中的三则史料分析周天子如何强化对天下的治理?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