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展示材料

材料   交子的诞生,与经济繁荣有莫大的关系,可谓大时代与小地区的因缘巧合和货币自发演进的产物。宋朝是世界上最早的海上帝国,商业革命、交通革命、农业革命、都市革命共同构成了其辉煌的文明。最早的纸币诞生在四川,除了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过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铁钱携带不便的缺点日益凸显.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

——《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核心素养】
如何理解交子是“大时代与小地区的因缘巧合和货币自发演进的产物”?(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023-10-17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丰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南人多买虾之细者,生切绰菜兰香蓼等,用浓酱醋先泼活虾,盖以生菜,以热釜覆其上;就口跑出,亦有跑出醋碟者,谓之虾生。岭南西道,鄙俚重之,以为异馔也。”这段史料记载的是哪-朝代的历史(     
A.西晋B.唐朝C.宋朝D.元朝
2023-10-0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关于“杯酒释兵权”故事的不同记载,对此合理解释是(     
记载来源作者经历重大事件故事演变情况
丁谓(966—1037年)《丁晋公谈录》赵光义北伐失败赵普奏“石守信、王审琦皆不可令主兵”,太祖悟而从之。
王曾(978—1038年)《王文正公笔录》杨家将北伐失败,澶渊之盟太祖召“守信等曲宴”,提出“莫若各守外藩”“优游卒岁”“守信等咸顿首称谢”。
司马光(1019—1086年)《涑水记闻》宋夏庆历和议,王安石变法若身临其境,对酒宴和“屏左右”后君臣对话、动作描写细致入微。后人常引用此版本,并评曰:“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
A.个人记载具有较强主观性,可信度差
B.司马光的记载最为详细,可信度最高
C.三则史料互相佐证,证实故事可靠性
D.故事演变反映对宋初集权措施的反思
4 . 传统观点认为,15 世纪中期土耳其人崛起,致使欧洲商人利益得不到保障,欧洲遂希望找到一条新航路。后来研究认为,葡萄牙海外探险先于土耳其人的崛起,被威尼斯和阿拉伯商人排挤的热那亚和佛罗伦萨商人支持西葡两国开辟新航路。据此可知,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认识正确的是(     
A.只能有一种正确科学的分析B.应该运用多重证据来互证
C.缺少对重要史料的引用和研究D.后期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5 .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守李冰穿广都(今四川双流县境)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这一记载与成都附近汉墓出土的画像砖描绘的情景(盐井取卤用的起重设施、汲卤滑轮以及火井煮盐活动)相辅相成,互相印证。这些史料表明(     
A.汉代蜀郡井盐已供给全国市场B.秦汉时井盐的产量高规模大
C.汉代继承了秦国井盐生产工艺D.战国时期就已实现盐铁官营
6 . 南宋后期名臣魏了翁,曾给皇帝上呈过一份奏章,列举“本朝”形成的多层多途的信息通进方式。魏了翁说到方方面面的情况都有向皇帝、向朝廷递进信息的特定渠道,他概括说“盖无一日而不可对,无一人而不可言”。这则史料可用来说明宋朝(     
A.社会监督完善有效B.集权制度把控严密
C.文人理政细致高效D.政治氛围较为宽松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工业·工人阶级

如果说“工业和技术世界的新一代诞生了”,这话显然是对的,如何生动描绘出工业和技术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我们可以分析下面几则史料。

材料一   如今我们每个人吃的面包,

都用蒸汽机和涡轮机烘烤;

也许有朝一日,

面包将由机器塞进我们嘴里。

特劳泰诺有两个教堂墓地,

一是穷人的,一是富人的;

即使在阴曹地府里,

穷鬼与富鬼也分成贵贱高低。

——摘编自《特劳泰诺周报》(1869年)

材料二   1875年美国一位钢铁厂的监工说道:“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动点脑筋将德国人、爱尔兰人、瑞典人以及‘美国荞麦’(美国农村来的青年)组合在一起,你就能找到效率最高、最听话的劳动力量。”

——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贫穷问题就像死亡、疾病、严冬以及其他自然现象问题。我不知道如何结束贫困。

——(英)萨克雷(1848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史料反映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材料二中的现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三的疑问。
2024-05-17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金桥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2015年,学者在上海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馆藏公文纸印本《后汉书》与《魏书》的纸背发现明朝洪武初年小黄册原件共计635叶。小黄册原件文献反映了黄册里甲制度的确立起点,揭示了明代乡村组织“图”的来源。这说明(       
A.图书馆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主要载体之一
B.了解历代赋役制度和基层治理有赖正史
C.新史料的发现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D.应高度重视挖掘馆藏古籍中的纸背文书
9 . 史料记载,北方的后赵皇帝石勒曾写信给东晋豫州刺史祖逖,要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魏书·食货志》曰:“自魏德既广……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羽毛、齿革之属,无远不至。”这些现象集中反映出此时(     
A.政权林立更迭频繁B.南北经济差距在缩小
C.北方商品经济繁荣D.南北方联系未曾中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之前,魏吴两国均有各自的官修史书记载。所以陈寿《三国志》的“魏书”部分,便借鉴了王沈的《魏书》,只不过该书是曹魏官修,所以自然要站在曹魏的角度来立论,凸显本朝的圣明与繁荣,压低吴蜀二国。再且王沈又是司马家族的势力,自然又要为司马氏说话,而陈寿却在很多地方参考或直接摘录其原文。由此可知(     
A.官修史书因受到政治影响普遍缺乏公信力
B.历史研究应尽量避免从正史中选取史料
C.史书的客观性基于史家掌握史料的丰富性
D.史书之间的承袭可能会造成记述的失真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