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针对当时俄国存在的关于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背叛社会主义的言论,列宁指出:“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将是一个进步”。如果国家资本主义在半年左右能在我国建立起来,“那将是一个很大的胜利,那将极其可靠地保证社会主义一年以后在我国最终地巩固起来而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因为“没有建筑在现代科学最新成就基础上的大资本主义技术,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列宁以俄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经济实践为案例,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不久,商品交换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列宁强调:“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全面实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从而活跃和发展城乡经济。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是在不断总结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映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商品经济理论探索和实际政策试验的相结合。

——摘编自张雷声《列宁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创新性贡献》

材料二   为了澄清人们对市场与计划的模糊认识,1987年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此后,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他又说:“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摘编自罗英《探究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精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言论中“进步”与“后退”的内涵,并分析列宁发表上述言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关于“市场与计划”谈话的目的和内容,说明该谈话的历史意义。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获得的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水浒传》中有这样的描写:店家切了一盘熟牛肉,烫了一壶热酒,请林冲吃。林冲又自买了些牛肉,吃了数杯酒,后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用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小说中对林冲购物的描写(       
A.展现了宋代社会生活实际B.体现出宋代商品经济活跃
C.反映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D.受到作者生活时代的影响
2024-06-02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北魏时期,曾有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南士流亡北方,如柳远“时有文咏,为肃宗挽郎”,其堂弟柳谐亦“颇有文学”。这些南士的创作逐步被北魏王公贵族所欣赏、学习,如南士袁跃“言辞甚美”,清河王“(元)怿之文表多出于跃”。据此可知,南北朝时期(     
A.南方地区文化水平普遍较高B.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进程加快
C.北方社会经济秩序得到恢复D.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交往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普鲁士王国的城市化水平
年代总人口(百万)城市数量(座)城市人口(百万)城市化率(%)
187525.69151710.3640.3
189029.96172614.5148.4
191040.17216724.6961.5
该表反映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A.交通运输业的快速进步B.城市人口数的明显增加
C.西方代议制的逐步完善D.电气化革命的大力推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在发展中国家大量设置海外图书馆,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民众通过阅读和观看展览了解到美国的对外政策、民主制度、价值观,形成美国“民主典范”的形象。这反映出(       
A.美国在对苏冷战中处于守势B.第三世界成为美国和平演变的重心
C.冷战推动文化传承载体更新D.“杜鲁门主义”在文化战略上的延伸
6 . 民国时期所编《阜宁县新志》列出了23种职业,其中包括公务员、教员、律师、工程师、会计师、医生、记者、电务员、邮务员、商人、渔人、矿工、工人、军人、警察、伶人、杂业等。“农中有士,商中有士,工中有士”的局面成为现实。上述职业构成表明(     
A.社会结构多元化加强B.小农经济趋于解体
C.生产分工日益精细化D.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1918年法国军需产业劳动力构成(单位:万人)
群体人数群体人数
士兵49.7万女性43万
外国人和来自殖民地的劳动力16.9万少年13.7万
法国籍的男性劳动力42.5万战俘及伤残军人5.3万
合计171.1万
A.人口减少导致经济困难B.经济发展使性别失衡
C.对外扩张激化社会矛盾D.战争造成劳动力短缺
2024-05-31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三模)历史试卷
8 . 宋以后,出现了诸如用《三字经》、“三纲”“五常““九族”“十义”等结合数字以及不识字的人也名能听得懂、记得住的谚语、格言,阐发儒家伦理的现象。这反映出宋代(     
A.社会控制逐渐趋向宽松B.理学的教化功能强化
C.统治阶层重视社会教化D.文学艺术日益平民化
2024-05-31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三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02年,英国成立“棉花生产协会”,以鼓励坦噶尼喀生产棉花。到1950年,法属赤道非洲提供的棉花占到法属殖民地棉花生产总量的80%,可满足法国对原棉需求的11%,每年替法国节省3000万美元。由此可知,英法的意图是(     
A.确保本国粮食安全B.掠夺非洲的原材料
C.建立世界殖民市场D.全面对抗美苏两国
2024-05-31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三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发现的大批铸于7世纪至11世纪的穆斯林硬币,证实了穆斯林商人同北方国家的贸易。如此广阔的贸易交流,促进了银行业的高速发展,结果各主要城市都设有分行,在巴格达开的支票,可以在摩洛哥兑现。”材料反映了(     
A.法兰克王国金融发达B.拜占庭帝国贸易范围已达北欧
C.阿拉伯帝国商业繁荣D.奥斯曼帝国扩张促进经济发展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