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图示为近代黑三角贸易示意图,据图可知三角贸易

A.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B.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殖民扩张
C.是欧洲资本输出表现
D.加速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2019-04-11更新 | 441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海南省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2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3)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分别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4)通过以上材料总结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这一趋势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消极影响?

2018-01-2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所示为1985—2007年中国外贸情况统计。导致中国外贸呈现图示趋势的关键因素是(     

A.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D.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
2024-03-20更新 | 57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海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4 . 图示为1937—1987年世界初级品和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据此可以推知(     )
A.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
B.国际组织成立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
C.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D.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
2023-09-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陵水县陵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丞相经历了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相”阶段,到常常七八个宰相在一起议事的“群相”阶段,再到兼相——丞相没有了。这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历程中的一个典型特征,更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读史礼记》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西方大国确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图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2)据材料如图二所示,概括出1787年宪法的立法原则。根据材料如图一所示并结合所学,概述英国民主政治中“权力制衡”的具体表现。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二:下图为某国分权制衡图示


请回答:
①据材料一,概括法案内容。结合所学,指出该法案的意义。
②材料二图片中所反映内容最可能出自近代西方哪部法律文件?结合所学从进步性、局限性角度对该文件做简要评价。
2019-01-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



(1)上图中A、B、C、D分别指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对欧洲产生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为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一股股新的力量”指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所示图片反映了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面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2019-04-1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的图示、图片、图表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本特征是什么?图二与图一相比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图三该机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材料二

玛丽和威廉加冕典礼的场面
(2)图四中的场景记录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如何理解它的历史内涵?它标志着什么?它反映该国民主政治演变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

本杰明·富兰克林设计的卡通图片
(3)该卡通图片的寓意是什么?它反映了此时的美国面临体制上的什么严重问题?这个问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
9 . 观察下面两幅图示,对其本质异同分析得最为准确的是
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机构的职能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西欧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欧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慢于日本,却快于美国。西欧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上的地位迅速提高。
在高速发展的20年内,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9%。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而美国所占的比重日益缩小。
西欧的黄金储备在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中的比例增大(见下列图示)


材料二:欧洲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黄金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但是从上世纪60年代起,经济增长率出现了下降趋势(见下图),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它们的剧变和解体。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东方的社会主义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进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的成绩,今天经济总量已处于世界第二的位置。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谈谈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分析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
⑵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消长变化及其导致的主要后果。
⑶分析20世纪50年代的前半期,欧洲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比“黄金时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的原因。
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在20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趋势?
⑸根据以上材料,可看出从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