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宝相花”是唐代最具影响力的丝绸纹样,其中蕴含了中国的莲花、牡丹、菊花,欧洲的卷草、忍冬和中亚的葡萄、石榴等形象。“宝相花”的形成反映了(     
A.物产种类决定艺术形式B.唐王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朝文化观念兼收并蓄D.审美趣味的世俗化趋向
2022-07-08更新 | 752次组卷 | 27卷引用:重庆市渝南田家炳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原创)简述题

抗战胜利后,各国媒体争相报道。但对中国抗战胜利原因,国内外媒体却有着不同的声音,他们借用古代中国的历史名人来总结胜利原因,观点如下:


序号观点阐释
1“屈原”日本无条件投降和中国抗战胜利主要是屈服于美国在广岛、长崎投递的原子弹
2“苏武”苏联出兵东北,使日本关东军迅速瓦解
3“蒋干”主要归功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坚持抗战
4“毛遂”主要归功于毛泽东领导的人民战争
5“华佗”日本深陷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汪洋大海
6“庞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统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自行选择上述3个观点进行简要评述。(要求: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2022-04-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原创)1943年底,陕甘宁边区召开了第一届劳动英雄大会,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亲自表彰了两百余位劳模。有位劳模说“自炎黄到如今五千多年。受苦人恒居人下,世代相传。共产党来到边区,咱们的光景大大改变。历史上第一次,把劳动人民尊称状元。”这意在说明
A.边区民众对中共政策的认同B.中共广泛动员民众争当劳模
C.日军对边区经济封锁的失败D.发展生产是中共的中心工作
4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合的是
史实结论
A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此后自来水、电力、公路、电话等事业在上海发展起来上海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世界水平
B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美国成为唯一的世界贸易中心
C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D2009年,中国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影响力提高
A.AB.BC.CD.D
5 . 以下是世界银行及下设机构为一些国家提供投资援助的统计,据此可以推断世界银行及下设机构
2000-2010年,世界银行及下设机构为世界最贫困地区,招聘和培训了300多万名教师;采购和发放了3亿多本课本;建设和修复了11.8万公里的道路,其长度相当于绕地球近三圈,并对13.4万公里的道路进行了维护保养。
2011年,世界银行及下设机构对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投资约为21亿美元;为受援国创造了约220万个就业岗位;给中小企业提供了总额约为1040亿美元的贷款。
A.推动了西欧国家战后重建B.建立起了多边贸易体系
C.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D.维持了国际收支的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年),由云南土司进贡的玉米在送入北京的途中经过河南巩县,在《巩县志》中留下了记载。由此可见,在当时
A.云南已大面积种植玉米B.河南地处南北交通要道
C.新农作物品种传入中国D.北京农业生产非常滞后
7 . 汉高祖刘邦“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多次下诏“田租之半”或“租税之半”。以后田租三十税一成为两汉田租率的定制。这些举措
A.加剧了土地兼并现象B.贯彻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C.促进封建统治的稳固D.说明政府开支逐渐减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加强道德修养B.追求政治利益C.辨别大宗小宗D.维护经济特权
2021-09-27更新 | 7929次组卷 | 47卷引用:重庆市清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进入战国后,各诸侯国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制度改革,如李悝变法在魏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这些改革都
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遏制了新兴诸侯纷争
C.增强了华夏观念的认同D.加速了周王室的衰亡
2021-09-24更新 | 563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作为中华文化主要源流的华夏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参与创造的。创造华夏文化的中原人融入了大量的周边少数民族,尤其是秦汉以后,大量的古代北方民族和南方民族,与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人融合,并把自己原有的文化带入中原地区,与华夏文化融为一体。当代的中原文化与古代的中原文化完全不同,其原因是融入大量北方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文化。通过文化交流,周边各族的文化传入中原地区,成为中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自张骞通西域后,经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物产丰富了中原地区的物质生活,增加了中原人民的财富。

——摘编自何星亮《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分类与民族认同》


根据材料,围绕“文化交流”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