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的工业革命是后来居上的代表。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纷纷实行全民义务教育,一些邦政府还兴办中等专业技术学校。30年代,随着关税同盟的建立,德国工业革命起步。在巴伐利亚国王支持下,德国第一条铁路于1835年建成通车。从40年代起,汉诺威、普鲁士等邦国开始规划和建设铁路。1850年以后,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煤炭、生铁产量分别在1860年和19世纪70年代初超过了法国。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不变价格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为了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前后时期之间指标的可比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订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相关统计情况如下:

表1   1949—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
194914010337
1957784405379

表2   1981—198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轻工业重工业
1981517826632515
1984703034843546

备注:本表工业总产值数据不合村办工业,1984年如包括村办工业则为7606亿元。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物资统计司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德国工业化的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表1、表2中数据变化的原因。
2023-04-21更新 | 658次组卷 | 12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这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所示为某学者针对部分时期不同统计口径下若干区域的零岁预期寿命*统计。

国家或区域时期零岁预期寿命
英国1750180037
中国农村(辽宁,男性)1792186736
法国180034
日本农村1776181533
荷兰180032
中国农村(安徽,男性)1300188031
法国175028
罗马时期埃及(村民)1125738
英国(佃农)13001348小于28
伦敦1750179923
中国(北京,男性)1644173927

*注:零岁预期寿命指在出生时的死亡率水平下平均还能继续生存的年数,通常指的是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

——摘编自[美]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00)》

从上述材料中任取两组或两组以上具有可比性的零岁预期寿命数据,据此得出一个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准确写出所选数据所对应的时空范围,结论明确、合理,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根据唐代官方的漕运数据统计,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官仓所收米粮以河南、河北的漕粮为主,关西(含关中)河东(山西)次之,淮南、江南仅居第三位。据此可知,当时(     
A.经济重心仍在北方B.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C.运河漕运受到阻碍D.粮食仓储体系完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时期,齐桓公规定“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宫中有妇人而嫁之”。齐景公时 重申“宫妇不御者出嫁之”。齐景公时规定“老弱有养,鳏寡有室”。这些政策的实施,原本“地 鸿卤,人民寡”的齐国,到春秋时已“膏壤千里宜桑麻”,总人口达二百四十六万人,“莫之能御 也”。

——摘编自《韩非子 · 外储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齐国的人口政策,并简述这种人口政策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英国人马尔萨斯在1798年出版了一本小册子《人口原理》。在这本书中,马尔萨斯提出 人口生育速度和食物增长速度是两个数量级,人口增长速度超过食物供给速度一个数量级。 这一差距决定了人口增长和食物供给的不平衡,进而出现“过剩人口”,不可避免地导致饥谨、 战争和疾病。他呼吁采取果断措施,遏制人口出生率。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成为现代人口理论   的开端,也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

——摘编自周长洪《人口转变、低生育率与人口发展战略思考— 兼评马尔萨斯人口思想》等

(2)根据材料二,简评马尔萨斯的人口思想。

材料三:1949年9月.毛泽东提出:“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 来。”面对长期战争导致的人口损耗,国家卫生部和军委卫生部于1950年4月颁布行政令,禁 止非法打胎,以鼓励生育,促进人口增长。此政策随后在全国范围推广。人口出生率因此在 1951年达到37.80%的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规模从1962年的67296万人增加到1970年的82992万人,1979年 更是达到97542万人。人口过快增长与社会生产产生了尖锐矛盾。为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实行计划生育规定为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摘编自李建伟、周灵灵《中国人口政策与人口结构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制定人口政策的认识。
2024-08-31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北外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1930—1992年美国某项经济指标示意图。图示的经济指标是(     

——数据来自(美)赫伯特·斯坦《美国总统经济史》

A.经济增长率B.失业人口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
C.通货膨胀率D.联邦政府债务在GDP中的占比
2024-05-15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1952年,苏联曾宣布谷物产量达到13000万吨,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上宣称:“农业问题永远彻底解决了。”下表数据说明(     

粮食总产量

人均粮食

人均肉类

1913年

——

540公斤

31.4公斤

1952年

9000 多万吨

----

1953年

8250万吨

432 公斤

30公斤

A.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B.二战对苏联的严重破坏
C.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D.赫鲁晓夫改革最终失败
2024-07-1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年,英国出口占国民收入的5%,100年后这个数据增长到15%。19世纪80年代早期,出口已占英国国民收入的30%。制成品出口的高增长,为英国制造业赢得了更大的规模优势,压缩乃至消了除海外市场上当地竞争者成长的空间,并为英国辅之以武力征服等手段将其他国家纳入自己的国际分工体系奠定了基础。俄罗斯、印度、埃及、阿根廷、西印度群岛……一个又一个国家和地区,由此沦为了向英国提供初级产品的“行星国家”。19世纪英国诗人就如此咏唱:“看那儿机器在运转不息/英国的这些征服的武器/是它不流血战争的胜利品/这些多么卓越的利器/战胜了波涛和大地/靠它们航行、织造和耕犁/洞穿了绵亘不断的丘陵/横跨过重洋万里。”

——摘编自梅新育《帝国夕阳:不列颠“世界工厂”与贸易霸权的挽歌》

材料二   19世纪7080年代,当美国和德国开始把电力和内燃机作为工业的动力和动力机时,“英国采用新技术的迟缓是令人心焦的。如纺织仍然用旧式纱锭,炼钢仍然用开口炉,而德国抢先使用效率更高的炼钢炉和旋转式纱锭”。“世界工厂”这个包袱,使得英国对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部门进行设备更新时受到巨大阻力,在建立电力、汽车等新型工业部门时行动迟缓。著名经济学家克拉克认为,从1900年开始,英国的贸易条件逐渐恶化,正是英国不发展新型工业部门,以及工业技术上的停滞和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后果。

——摘编自孙杭生《英国、美国、日本“世界工厂”衰退的路径依赖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有利条件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世界工厂”地位丧失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哪一种模型(以及方案、数据、结论等等)是永恒的,今天被认为‘正确’的模型,随时都可能被新的、更‘正确’的模型所取代。科学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古希腊算起),它有着成长、发展的过程,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它是在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判断一种学说是不是科学,不是依据它的结论,而是依据它所用的方法、它所遵循的程序。

——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科学不等于永恒的正确”这一观点的合理性。(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依据以下图表数据,分析恰当的是

①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城镇化增速明显加快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前世界城镇化比例较低
③冷战结束前世界城镇人口已超乡村人口
④工业化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43—1893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除台湾和满洲)的比例在长江下游地区由7.4%增为10.6%,在长江中游地区由4.5%增为5.2%,在长江上游地区由4.1%增为4.7%。以上数据反映出当时(     
A.城乡结构发生根本改变B.小农经济正在加速解体
C.长江流域成为经济中心D.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