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在各国在外交活动中,也需要国际法的约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晚清政府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观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

——根据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等文章改编

材料二 认识到有需要通过本公约,在妥为顾及所有国家主权的情形下,为海洋建立一种法律秩序,以便利国际交通和促进海洋的和平用途,海洋资源的公平而有效的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以及研究而有效的利用、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考虑到达成这些目标将有助于实现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这种秩序将照顾到全人类的利益与需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利益和需要,无论其为沿海国或内陆国。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12月1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历史影响。
(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维护海洋和平利用方面有何特点?该公约体现了国际法有什么样的发展?
(3)结合当今形势,谈谈你对当今中国的外交转型有何建议。
2023-10-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政府的组织(下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有效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

材料二: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

——摘自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2)材料二中“伟大的创举”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材料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3)据材料三,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时间是何时?与“一边倒”方针相比所体现的变化主要是什么?

2018-01-2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俄(苏)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对两国发展和世界局势都有显著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更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一个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不仅符合中俄双方利益,也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经过双方20多年不懈努力,中俄建立起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充分照顾对方利益和关切,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当前,中俄都处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时期,两国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新阶段。……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是两国人民共同心愿。我们双方要登高望远,统筹谋划两国关系发展。普京总统讲过:“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强大成功的俄罗斯”。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我们两国共同发展,将给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为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正能量。我们两国要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以实际行动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本国核心利益,坚定支持对方发展复兴,坚定支持对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对方办好自己的事情。

——20133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演讲

材料二:201310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如下图)


梅德韦杰夫表示,俄中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保持密切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俄中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俄方愿与中方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及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战略沟通与协调,推动两国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历史上,中苏两国人民曾经是盟友,也曾共同打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请用二战中的相关史实对此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归纳概括当前中俄两国建立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何特点?
(3)根据两则材料归纳指出:为什么“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强大成功的俄罗斯”?
(4)从俄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可以吸取哪些教训?
2022-04-2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蚕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汉武帝时,令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一人有市籍,则身及家内皆不得有田,犯令者,没入田货(货指田中所出)。农商之分,实自此始。

——据司马迁《史记》等

材料二: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宋代的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吴自牧《梦良录》

材料三: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的主要经济政策及其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宋朝商业发展呈现出哪些新变化?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代商业呈现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西方思想文明在对话中相互碰撞融合,推动着思想文明不断地丰富、发展、多元化。仔细阅读以下几个研究主题,回答相关问题。
【主题一:早期东西方思想文明的“遥相呼应”】

材料一   荀子和彼特拉克的幸福观

人物观点
荀子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缓治国者,非知乐者也。
彼特拉克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把天国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主题二:孟氏学说的“墙里开花墙外先香”】

材料二   孟德斯鸠的政治学说“墙外先香”(最先实践于美国),源于它的适用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作支撑。在与英美模式相似的商品经济与社会文化可以亲和的社会,它的学说相对可以实现。相反在社会历史文化专制土壤深厚,商品经济还没有建立的国家里,想通过激进的革命来对社会进行改造,而离权力约束和制衡的道路会更远,中国辛亥革命宪政之路没走通便是绝佳的例证。

——摘编自尹志学:《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启示》


【主题三:近代东西方思想文明碰撞与中国化】

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他们的实践活动既与时代的脉搏相吻合,也将文明本土化的层次与境界提升了许多。

——文池《思想的灵光》


(1)材料一中荀子和彼特拉克的幸福观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分别反映的时代背景。
(2)材料二所述最先实践于美国的是孟德斯鸠的哪一思想主张?请用材料二的观点分析辛亥革命宪政之路没有走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实践活动的特点。
2021-01-0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东西方思想文明在对话中相互碰撞融合,推动着思想文明不断地丰富、发展、多元化。仔细阅读以下几个研究主题,回答相关问题。
主题一   早期东西方思想文明的“遥相呼应”

材料一   荀子和彼特拉克的幸福观

人物观点
荀子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缓治国者,非知乐者也。
彼特拉克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把天国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主题二   孟氏学说的“墙里开花墙外先香”

材料二   孟德斯鸠的政治学说“墙外先香”(最先实践于美国),源于它的适用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作支撑。在与英美模式相似的商品经济与社会文化可以亲和的社会,它的学说相对可以实现。相反在社会历史文化专制土壤深厚,商品经济还没有建立的国家里,想通过激进的革命来对社会进行改造,而离权力约束和制衡的道路会更远,中国辛亥革命宪政之路没走通便是绝佳的例证。

——摘编自尹志学:《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启示》


主题三   近代东西方思想文明碰撞与中国化

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他们的实践活动既与时代的脉搏相吻合,也将文明本土化的层次与境界提升了许多。

——文池《思想的灵光》


(1)材料一中荀子和彼特拉克的幸福观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分别反映的时代背景。
(2)材料二所述最先实践于美国的是孟德斯鸠的哪一思想主张?请用材料二的观点分析辛亥革命宪政之路没有走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实践活动的特点。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

——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从政治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1855年,在议会专门委员会作出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将国王、少数政治寡头和高级文官的恩赐官职特权转交到文官委员会,真正的开始采用考试录用的办法选拔任用文官。1870年,政府继续颁布改革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晋升依政绩而定。英国文官制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通过上述两道法令确定下来,从而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阎照祥著《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时代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内容,分析其改革的历史背景。
8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商业初兴之时,只有现在所谓定期贸易。《易经.系辞传》说: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指这一事实。所运销的,多数是奢侈品,所以专与王公贵人为缘。“子贡(卫国大商人、孔子弟子)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以与之抗礼”《史记.货殖列传》),“交通王侯,力过吏势”(《汉书.食货志》),此等商人,看似势力雄厚,其实和社会的关系,是比较浅的。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早期商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定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发生商业革命的原因。
2021-06-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后,欧洲商人的贸易范围空前扩大,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美洲的可可、烟草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咖啡、布匹、香料的交易量也大增。意大利各城市的商业地位被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普所排挤。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增加了3倍……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材料二   明代后期,白银货币化促使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最大的白银需求国,直接影响了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方式用于世界贸易。……一个首先建立在白银世界性运动基础之上,以白银为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世界经济体系雏形产生了。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对欧洲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当时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与三角贸易相比,19世纪晚期世界贸易的基本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溪山战役是越南抗美救国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整个战役期间,美军和南越参战人数45000多人,北越17200多人;美军和南越死亡人数28003500人,北越1000015000人。溪山基地是封锁北越从老挝向南越渗透的5条通道的“大锁”,而且还是“麦克纳马拉防线”西段的重要支撑点。1966年后溪山由美国海军陆战队接管。1968126日夜,越南人民军向溪山要塞外围的老村高地发起围攻。第二天清晨,越南人民军占领了老村高地。2月初,越南人民军对溪山要塞内部的蒲登县美军营地发起进攻,双方损失巨大。美国和越共双方都把溪山看作消灭对方有生力量、打击对方士气的决战场地,这种意图决定了战争的惨烈。在整个战役中,越南军民的游击战,忽东忽西、忽聚忽散,使美军疲于奔波却始终捉不到越军主力。战役期间,美军共出动F-4、F-105等各型战机2万余架次,投弹8万吨。越南战场的大量血腥画面引发了美国国内反战示威大游行。75日,美军因战局不利放弃溪山,溪山基地被正式关闭。

——据何强劲《丛林中的血火孤岛之战——战史回眸中的溪山战役》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溪山战役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溪山战役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