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二战后,美国视粮食为外交谈判的工具和输出其意识形态的载体,力图通过农业跨国公司实现对全球粮食、农业以及土地的控制和占有。这促使各国要(     
A.抑制城市化的发展B.推动粮食结构变革
C.促进农业的机械化D.注重农业耕地安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发表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名为“穿旧衣裳的商人:教儿童如何偷窃”,作者旨在揭露英国社会发展中(     
A.现实引发道德危机B.贫富差距逐渐严重
C.工人阶级命运悲惨D.资产阶级剥削残酷
3 . 17世纪中叶,国家被确认为欧洲秩序的奠基石,而不是帝国、王朝或宗教信仰。某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的概念,肯定了各签署国不受外来干涉选择本国制度和宗教信仰的权利。该和约(     
A.否定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B.适应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维护了世界的和平和发展D.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自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我国共召开了两次国家级别的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两次会议上,中共中央和政务院分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464人和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4703人。对这些劳模和先进生产者的宣传反映了这一时期(     
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B.立足制度建设和群众动员
C.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D.开展大规模除旧布新运动
5 . 唐朝杜佑在《通典》中说道:“古之人朴质,中华与夷狄同,有祭立尸焉,有以人殉葬焉,有茹毛饮血焉。”从而他主张在民族关系方面“深达理源”“持盈知足”。这一民族观(     
A.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往B.体现了狭隘的华夷观
C.否定了前朝的民族政策D.源于民族交往的实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是不同时期与户籍有关的信息登记表,此表可用来研究秦汉(     

里耶户籍简(秦)居延汉简(西汉)
居住地
户人+姓名
爵位或职位
财产(房屋、奴婢、牲畜等)X有奴婢姓名
纳赋服役X
A.国家治理能力B.基层组织结构C.赋税征收程序D.地方行政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周末期,世卿世大夫,鲁有三桓,郑有七穆,晋有六卿……故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这种氏族集团,古人称之为“巨室”,所谓“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据此可知,世卿世禄制(     
A.导致礼崩乐坏的出现B.是周朝集权制的威胁
C.使国家治理存在隐患D.促进了士族集团崛起
8 . 公元前196年,为纪念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一周年,祭司制作了罗塞塔石碑。该石碑上围绕相同的内容,分别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通俗体文字以及古希腊文三种文字。这一现象表明(     
A.古代埃及的王权达到顶峰B.祭司完全垄断了文字书写
C.文明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D.埃及人能够阅读三种文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世纪的市民文学代表作《列那狐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幸福在今天,幸福在现实生活之中……人要通过自己的机智手段追求自己的幸福”,市民文学在西欧受到了民众的支持。这反映出市民文学(     
A.成为西欧文化主流B.挑战了教会的权威
C.以人文主义为内核D.缓和西欧社会矛盾
10 . 《山海经》中有许多篇章与巴蜀文明有关,有学者认为《山海经》不以中原为中心,而是以古代巴、蜀、荆楚之地作为天下中心。《山海经》中炎黄传说集中在西方和北方,共工的传说流传在北方,后稷传说多在西方,而巴蜀文化中的帝俊与帝颛顼的传说则无所不至。这反映了(     
A.血缘政治色彩逐渐淡化B.《山海经》与中原文化是割裂的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国家尚未真正统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