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2 道试题
1 . 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A.废井田开阡陌B.文明起源C.商鞅变法D.诸国变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在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网络。

材料一    汉哀帝说:“丞相者……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但明太祖朱元璋却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

材料二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请归纳出有关加强中央集权的焦点问题。
(2)西周、秦、元三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3)秦朝、西汉、唐朝的丞相权力先后有何变化?
(4)根据所学知识,设想一下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处理朝政时哪一位专制权力最大?为什么?
(5)根据材料三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图示三所示的朝代开始继承并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2021-09-0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至图四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些朝代开创的?如何评价图示二所反应的政治制度?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或特点)是怎样的?

材料二: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利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里

——伯利克里

“雅典的一切公职对所有公民开放,通过抽签选举产生(除将军外)实现了古希腊人参政愿望。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

——《世界上古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什么?并依据所学知识列举雅典民主制得以实施的政治机构有哪些?

材料三: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3)根据材料三推断这是出自哪个国家的哪部文件?该文件的颁布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整体趋势是什么?

2017-11-3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至四分别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些朝代开创的?如何评价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图示一至四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什么趋势(或特点)?

材料二: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利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伯利克里

“雅典的一切公职对所有公民开放,通过抽签选举产生(除将军外)实现了古希腊人轮番而治。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

——《世界上古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什么?并依据所学知识列举雅典民主制得以实施的机构有哪些?

材料三: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3)根据材料三推断这是出自哪个国家的那部文件?该文件的颁布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整体趋势是什么?

5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区别,并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图1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图2 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2)材料二中图1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图1相比,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直接表现是什么?综合上述图示,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6 . 如图为三个地区的古文字图示。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三个地区具有相同的文化源头B.三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C.文明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特征D.体现了世界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2024-05-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时而异,几经嬗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欧洲人眼中的“科举制”

人物看法
利玛窦(1552—1610年),
明万历年间来中国居住
达30年。
“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一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地管理整个国家的责任完全交给他们来管理。”
魁奈(1694—1774年),
法国启蒙思想家。
“中国的先进性在于,中国不存在欧洲社会那种意义的阶级分
野,没有世袭贵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是可以变动的,一
个人的功绩和才能是他可能获得显赫地位的唯一标准。”
伏尔泰(1694—1778年),
法国启蒙思想家。
“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
休谟(1711—1776年)英 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历 史学家。“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帝国,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法律,同一种方式交流感情”“中国一流人才的出路也极为单一,学而优则仕。除此之外,中国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在这种情况下,怎能指望中国人会在科学上投入什么精力?”

——摘编自傅军《西方从中国的科举制中学到了什么?》

材料三 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53年底英国政府颁布《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确立考试任用制度,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文官……这些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直到1870年格拉斯顿内阁颁布新的政令,确认了报告中的基本原则并做了较具体的规定,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倪越《西方文官制度》


(1)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一图示填写完整。
(2)根据材料二,说明西方人眼中的“科举制”形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官员录用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8 . 据下面图示中唐初十道的分布图可知,唐朝初期(     
A.君主专制的强化B.政区划分犬牙交错
C.南北经济不平衡D.地方势力尾大不掉
2022-12-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面图示反映了清朝权力中心的变化。这种变化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中央集权逐渐走向顶峰B.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强化
C.清王朝议政范围逐渐扩大D.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更迭
2022-03-0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以来,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

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西周时期、元朝时期、秦朝时期)的形势图。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图4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
(1)分别提取材料一中图1、图2、图3的地方行政区划等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4中前三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022-03-0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乳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