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根据图1、2、3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中枢权力体制发生的变化。
(2)图1至图4,中枢权力体制的变化反映出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结合图5,分析这一矛盾演变的趋势。
(3)综合上述图示,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2023-12-2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镇宁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某国近代政治制度后,用物理电路知识绘制的图示。由此可知该国(     
A.内阁受到帝国议会的有效制衡B.国民在权力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
C.联邦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D.国家元首握有大权议会仅为粉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


材料二:


材料三:“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西方民主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权力制衡等等。自洋务运动失败后,出现了开设议院的各种方案和对民权,自由观念的宣传,如康有为以“几何原理”的形式肯定人人生而平等,严复提出西方因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而强盛,中国民主启蒙由此发端。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片的反映,写出该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图示体现的原则出自于美国什么宪法?并分析这部宪法出现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外政治发展的模式给你什么启示?
2019-11-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中古西欧的封建社会,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下图是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该图反映了西欧庄园(     

A.雇佣关系较为普遍B.经济形态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C.农业生产水平较高D.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4-05-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为中国古代的最高人口及最大耕地面积演变示意图。据此解读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的减少致使魏晋粮食产量降低
B.经济重心南移使隋唐粮食供应状况好转
C.技术的革新推动了宋代粮食产量的提高
D.高产作物的引入有效解决清代人地矛盾
2024-04-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英国城市社会展现出一系列城市工人的住宅问题,终于引起了公众的关注。特别是几次大的疫病的发生,终于使政府开始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逐渐改变了不干预政策。第一步是调查研究;第二步通过立法解决问题;第三步是通过立法规范处理大杂院建筑,变院子为街道;最后是由政府规划解决各城市的贫民窟问题。

——摘自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摘编自方创琳等《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修正及规律性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化特征。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2024-05-1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学者勾画的工业革命和国家创新体系演化示意图

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B.科技领域的发明和创造
C.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D.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024-05-10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图中白色箭头为某种作物的传播路线示意图,这种作物最有可能是(     

A.小麦B.玉米C.南瓜D.甘薯
2024-05-18更新 | 17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是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大帆船贸易中最主要的“丝银贸易”,使中国的丝织品进入美洲,而白银流向中国。许多西班牙官员在观察这一贸易时,并不关心西班牙人、菲律宾人在交易中获得了多少商品,甚至在他们看来中国人运来的是自己国家的糟粕,他们的视线只集中在金钱本身。在重商主义指导下,财富就是金银。只要金钱的本体流向国外,就是西班牙的损失。当时,流出的白银大多会留在中国,因此,中国被视为欧洲和亚洲白银的中心。西班牙人认为白银等贵金属外流,也将间接在军事上对西班牙造成威胁。在这种形势下,西班牙国内外反对之声不绝于耳,迫使王室不得不进行干预。

——摘编自韩琦,张昀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垄断体制的建立及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西班牙对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态度。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以上两个时期亚欧之间贸易的相同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历史项目化学习中,某校学生就先秦以来货币制度的演变历程整理成如下示意图,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铜铸币是古代货币的基本形态B.货币种类的更迭周期越来越短
C.白银只是国家财政的支付手段D.实物货币流行受商品经济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