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清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 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的“上”指什么?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2020-12-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川绵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材料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三、四反映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3 . 从公元前2千纪开始的印欧人大迁徙冲击了除中国以外的三大古文明,迁徙图示如下。印欧人的迁徙(     

A.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B.形成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C.促使大河文明向海洋文明转变D.造成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4 . 下图是北美洲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恶化水灾泛滥B.大批当地居民被卖为奴
C.殖民者掠夺和屠杀D.工业污染损害健康
2021-05-05更新 | 177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图示一、图示二分别是秦朝的三公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三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与前朝相比政治制度方面的“变”与“不变”,并分析“变”与“不变”的成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相比秦朝的三公制,唐代三省制在制度方面有何创新?请从权力的运作角度对这一创新加以评价。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2019-05-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四川省乐山十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联考历史试题

6 . 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相关的历史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时不可或缺的工具。阅读下列关

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片和图示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一、二中字母所代表的历史含义。

(2)图三揭示了明朝中央集权制度怎样的变化?

(3)从图一到图四,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它们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基本特征?

(4)基于上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分别概括历史图片和图示在学习、探究历史中的作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多数人认为18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存在着如下图所示的特点。


——摘编自彼得·迪肯《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图示的特点进行探讨。(说明:从图中提取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8 .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是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出现的国际贸易示意图。关于该贸易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提供了最主要贸易通道B.英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
C.为西欧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D.客观上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2024-05-17更新 | 206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