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一定的社会文化是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的,文化往往也成为政治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曾以政治手段强制推行思想文化上的统一,这种做法客观上对建构新的国族意识起到了不自觉的作用,但毕竟这种粗暴的做法无法长久。汉承秦制,在秦朝统一六国族属的基础上尽力开拓边疆,域内所需整合的对象更多。然殷鉴不远,自然不能重蹈覆辙,于是把关注点放在了文化的层面之上。要建立文化上的认同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借鉴周朝的礼乐制度。孔子以及儒家学者接续了历史文化传统,六经典籍作为三代损益的历史文化精神和信念的代表,是合理秩序和价值、信仰的源泉,天下大一统以及合理政治操作的理据亦源于此。以儒家为核心进行整合、建构新的国族意识理所当然。

——张宏斌《秦汉国家形态建构中的儒教因素》

材料二   作为宗教,佛、道两教虽然具有使人们排遣精神苦闷、消弭死亡恐惧的作用,但是在遇到如何规范现实世界的社会秩序和处理具体社会问题时,则又不能与儒学抗衡了。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其德治教化学说更是君主政治的修饰和补充。……儒学重入世,强调治国安邦、建功立业,倡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这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文化精神,是佛、道两种宗教文化所不具备的。随着社会的不断稳定和统一趋势的形成,这种精神日益显得不可或缺。正因如此,儒学虽然式微,但仍能够生生不息,并在十六国北朝时学术地位不断上升。

——曹文柱《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结构的更新》

材料三   今之称西人者,曰彼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机巧而已,……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则自由与不自由异耳。中国人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

——严复《论世变之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秦汉国家形态建构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文化格局呈现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发展价值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一些带有“青年”“少年”“青春”等词的杂志、学会,如陈独秀创立的《青年杂志》以及李大钊创立的少年中国学会。1917年2月,李大钊撰文号召“新中华民族之少年”致力于“促进少年中华之投胎复活”。这表明进步知识分子(     
A.认为青少年是革命主力军B.重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C.积极探寻民族振兴新力量D.力图激发各阶层民族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辛亥革命带来的中国政治新发展,集中体现在政治权威的合理化、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和政治参与的扩大化等方面。此后,法理型政治权威取代君主型的政治权威,“宪政之治”逐渐取代儒家圣王传统,新的社会团体进入政治体制,政治发展的新模式日益形成。这反映出辛亥革命(     
A.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B.标志着民主革命的基本胜利
C.初步实现了平等的政治氛围D.成为中国政治近代化里程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王祯的《农书》于1313年刊印问世,此后不断被翻刻和模仿。该书序言中的一个“备”字,点出了王祯力图综合南北农业技术,为地方官员提供一本完备的养民知识汇编的编撰意图。这表明元代(     )
A.农业技术已经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B.经济发展导致政府职能的转变
C.民间的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5 . 孙中山把“平均地权”看作是他“社会革命”理论和经济思想的主要部分,他指出“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推行平均地权之法,当将此主义普及全国,方可尤碍”。这说明孙中山(     
A.宣传均贫富的政治主张B.已经走上苏俄革命的道路
C.重视民生防止贫富分化D.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国中期的商鞅,作为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以重法名世。在变法改革中,商鞅强调国家应采用重刑使人们守法以避害,还应用重赏吸引人们循法以逐利,刑的威慑作用大于赏,“先刑而后赏”。他注意到官吏犯罪的危害性远大于一般百姓,甚至会使百姓效仿其行,不守法度。因此,设置监察官吏的专职官员,明确各级官吏的权责,特别鼓励官吏间相互监督、检举揭发。他还注重培养人们主动守法的意识,树立和强化法律公平、公正的权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此外,商鞅要求法律条文须具体明确、通俗易懂,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扩大法律的宣传力度和广度。《战国策》赞叹道:“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其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摘编自隋淑芬、施建中《商鞅预防犯罪的思想》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法治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法治改革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逐步确定了议会对国王的支配地位,富有者阶级在经济上占支配地位,英国的农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农村的圈地运动,使大量“自由”劳动力流入城市和工场,并伴随着手工工场的发展,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英国在世界各地进行大规模海外殖民使越来越多的英国商品,尤其是纺织品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难以适应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工人们设法改进生产技术,先后发明了飞梭、珍妮纺织机等,直至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以蒸汽动力为核心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西欧各国及其移民国家相继发生了工业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毛纺织业、机器制造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德国的工业革命虽滞后于英法两国,但对科研的大量投入,使其在化学、电机和电力等工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优势,如通过热转化机械动力理论,改进内燃机等。独立后的美国则逐步建立和发展了煤炭开采、钢铁生产、电力供应、石油加工、农业机械制造等一系列工业部门,大型企业也出现了收购和合并潮。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金碚《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有利条件。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发展出现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王阳明认为纯然天性的“心”,一旦进入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便会有善恶之分,“如果私欲障碍,则心之本体失了”,“如果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因此,得“致良知”。由此可见,王阳明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生而自然D.本善习远
10 .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科技劳动者出身迥异。瓦特、戴维和法拉第出身学徒,焦耳是酿酒工人,卡特莱特曾是牧师,达尔文是名门之后,道尔顿是织工后代。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A.劳动实践推动科技发展B.科技领先于世界
C.封建等级制被彻底打破D.社会具有开放性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