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西周社会中,贵族婚姻普遍遵守同姓不婚的原则,产生“虽百世而婚姻不通”的禁条。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同姓相婚,莫如春秋时最多”的现象。这种变化缘于(       
A.社会大变革开始显现B.血缘关系已退出政治舞台
C.家国同构局面的确立D.宗法礼乐制逐渐走向崩溃
2022-12-03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要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中央提出这一要求的主要原因是(     
A.青少年要从身边小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成果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相一致
2022-11-28更新 | 236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秦律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保护有相应的规定。例如: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唯不幸死而伐棺椁者,是不用时”;规定禁苑“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者,勿敢杀”。由这些规定可知该法 (     
A.已经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B.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实用性
C.注重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D.体现轻罪重罚的法治思想
2022-11-2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方国家的文官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是政府的雇员,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中国公务员没有自己集团的特殊利益,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权。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是(     
A.不搞“政治中立”B.坚持政党利益至上
C.坚持服务于民D.奉行党管干部
5 . 北宋时期,煤炭虽然得到一定的开发和利用,如“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然(燃)薪者”,但煤炭最终未能引发推动社会实质性变革的“燃料革命”。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根源是中国古代(     
A.统治阶级的反对B.工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C.煤炭资源的匮乏D.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时期,有这样一群人拥有特权,朝廷用人主要从他们当中选取,累世尊贵显达。另外他们还广占土地,隐庇人口,拥有私人武装,横行郡县,权势有时超过官府。材料可用来印证东汉时期(     
A.外戚宦官相互勾结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C.地方豪强势力膨胀D.边疆地区动荡不安
7 .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后,清廷许多大臣认为,仅凭“天朝声威”就可以“慑服夷人”,甚至误传“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有人还提出“绝市闭关,尔各国生计从此休矣”,完全不把洋人放在眼里。这表明,当时清政府(     
A.普遍主张严禁鸦片B.注重营造禁烟舆论
C.力争国家主权独立D.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8 . 唐太宗认为“人才有长短”,“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于是任命刚正不阿的李道裕为刑部侍郎,不通经史但能秉公办事的戴胄担任大理寺少卿一职;他还提拔了不少关东的普通地主,如魏征等,并广泛听取官员的意见。这说明唐太宗(     
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B.推行均田,鼓励垦荒
C.不兴土木,休养生息D.保证农时,轻徭薄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周朝时确立了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而废除谥法。秦始皇的这一做法体现了(     
A.文化统一B.以法治国C.皇位世袭D.皇帝独尊
2022-11-16更新 | 236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犁耕是良渚文化农业耕作的主要方式,在许多遗址中都发现了当时使用的石犁。同以前的耜耕生产相比,犁耕不仅可以提高工效,更好地改变土壤结构,而且也为条播和中耕除草技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使荒地得到更大面积的开发。这反映了当时(     
A.农民阶级劳动工具单一B.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
C.农业生产水平有所发展D.生产资料私有制已经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