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东晋初年,王导拜扬州刺史,宴请宾客,“群胡(受邀的外国僧人)同笑,四座并欢”;南朝《梁高僧传》记载,天竺僧人佛驮跋陀罗在江陵(今属湖北荆州),“遇外国舶至,既而讯访,果是天竺五舶先所见者也”。这反映了东晋南朝时(     
A.佛教成为主流思想B.丝绸之路贸易繁忙
C.运河助推经济发展D.对外交往较为频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君臣朝参制度,亦称“朝会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议事制度之一。《周礼·秋官·朝士》记录了天子的“三朝”之制,即进行朝参的地点有三个,但对“三朝”的具体位置、朝参的内容和时间以及朝参的官员范围等均无详细说明。汉初,汉高祖一度将秦代繁缛的朝参“仪法”全部废除,出现了“群臣饮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的现象。不久,高祖开始按儒生制定的“仪法”接受百官朝贺。《汉书·宣帝纪》记载:“(宣帝)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东汉、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朝贺礼仪和“五日一听事”之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补充。根据唐代文献资料可知,唐代君臣朝参制度大体分为外朝听政、朔望朝参和常朝等三种不同形式,并不断发展变化。

——摘编自杨希义《唐代君臣朝参制度初探》

材料二   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因同教皇卜尼法八世发生冲突,首次召开三级会议,参加会议的三个等级分别是僧侣、贵族和第三等级(市民代表),这标志着法国历史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三级会议开始只是等级代表会议,不是立法机关,它的职能是听取国王的决定;三级会议也不是常设机构,是应国王要求召开的,由国王决定开会的时间、地点、代表人数和选举方式。国王吸收三个等级的人士加入到国家决策里来,使国王决策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来,三级会议在某些时刻也起到了限制王权的作用,比如太子查理在135711月到13582月就被迫同意以下条件:定期召开三级会议并听取治国意见;会议每年召开2-3次;征税必须得到三级会议的同意;三级会议有权任命国王的顾问;等等。

——摘编自吕俊《三级会议与法国封建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周代至唐代朝参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周代至唐代朝参制度和中世纪后期法国等级君主制的共同影响,并指出二者的内在差异。
3 . 《大明会典》记载,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对乡饮酒礼(乡人以时聚会宴饮的礼仪)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参加宴饮的人必须依序列坐,“不许搀越,违者以违制论”。这可用于印证明朝(     
A.地方治理趋于完善B.基层教化实现了法制化
C.社会风气逐渐僵化D.国家礼法向民间的渗透
4 . 《管子》记载,“齐有渠展之盐”。齐国濒临渤海和黄海,是当时我国最大的海盐产地,年产海盐36000钟(一钟合今制384公斤)。齐国将盐卖给“梁(魏)、赵、宋、卫、濮阳”等无盐之国,“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这表明当时(     )
A.全国性的统一市场已经形成B.争霸战争促进了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区域位置影响诸侯国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庶族的阶级划分森严。《文苑英华》记载:“今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视寒素之子,轻若仆隶,易如草芥,曾不以为之伍。”《宋书》中又载:“士庶之际,实自天隔。”与之相关的是,当时(     
A.阶级矛盾不断被激化B.统治阶级内部严重分化
C.政权长期被门阀把持D.皇权受士族支持而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明太祖实录》中的部分记载。据此推断,明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目的是(     
◆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倭人入寇山东海滨郡县,掠民男女而去。
◆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倭夷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傍海之民。
◆洪武四年(1371年)十二月,..禁额海民不得私自出海。
A.防御倭寇骚扰B.封锁日本经济
C.限制海外贸易D.打击走私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孩子孩子好好睡,你娘今天去开会。开会干什么?斗争大恶霸。讲讲理,出出气,要回咱那宅子地;翻了身,抬起头,给你爹爹报冤仇。”这是记载在河北枣强县县志上的歌谣,此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可能是(     
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社会主义改造D.土地改革运动
8 . 关于禹死后的权力继承,有不同的说法。《史记》记载禹晚年将王位禅让于益,“启(禹之子)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成书于战国的《竹书纪年》则记载禹传王位于启,“益干启位,启杀之”。要对这两则史料进行辨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书纪年》的时间比《史记》早,其说法更可信
B.《史记》的内容都按照儒家思想修改过,不真实
C.《竹书纪年》在宋代散佚后重新搜集整理,不可信
D.需要搜集更多的史料,与这两则史料进行比较研究
9 . 元朝时,棉花种植完成了由南到北的空间分布。据《元史世祖本纪》记载,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朝统治者“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绵提举司,责民岁输木绵十万匹,以都提举司总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棉税成为政府主要财源B.棉业覆盖江南广大地区
C.政府加强对商业的控制D.传统社会结构发生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敌后根据地举办展览的相关内容。这些展览(     
类型内容
战斗成果展主要展会有晋冀鲁豫边区战绩展览会、晋绥边区战斗展览会等,主要以军事斗争为主题
生产成就展此类展览以工农业生产展览会为主,如延安工人制造品竞赛展览会、山东生产展览会等。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敌后根据地开展了59次生产展览会
文化活动展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自然科学为主。据记载,1945年4月。晋冀鲁豫边区的“文教展览会”共展出3900件展品,参观观众达16000人
A.反映了中共土地革命的成效显著
B.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向纵深发展
C.体现出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D.益于增强民众抗战胜利的信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