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代武梁祠画像石

画像简介

图1 夏桀人辇图

图中夏桀侧身向右,肩扛带长弯钩的战戟,骑于两女子身体之上,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他的昏庸与残暴。“夏桀图”被配置在西壁的最左端,也是帝王像的最后一幅,而且在武梁祠的帝王图像除了夏桀是暴君,其他都是圣贤之君。

图2 梁高行图

此图取材于《列女传》,描绘的是梁高行割鼻拒聘的故事:春秋时期,高行丧偶,寡居在家,梁王爱慕其出众的容貌,于是派侍从捧黄金前去求婚,但高行誓死不从。为保全贞节,不惜用割鼻自残的方式拒绝梁王。

图3 曾母投杼图

图中描绘了孔子弟子曾参恭顺地跪坐在母亲身后,双手呈作揖状举至胸口,母亲坐在织布机前,转过身,手中之梭掉落的情景。图上下皆刻有“曾子质孝,以通神明,贯感神,著号来方,后世凯式,以正抚纲”。

图4 蔺相如完璧归赵图

图中蔺相如举起玉壁站在右边,秦王在左边紧张的看着蔺相如,伸臂扬手阻止;身后的大臣也显露出惊慌的神情。画像中蔺相如不畏强暴,大义凛然之气跃然石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汉代武梁祠画像石的思想内涵”为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 . 2019年,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对《濒危世界遗产名录》进行审议,耶稣诞生地、亨伯斯通和圣劳拉硝石采石场遗址因保护状况改善从濒危遗产名录中移除。据此可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A.完善了世界遗产申报标准B.避免了世界遗产遭到进一步破坏
C.有利于国际合作保护环境D.旨在推动各国加大遗产保护力度
3 .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直到元朝才由“小中国”变为“大中国”(如下表)。这体现了(     
中国地域意义人民意义文化意义主权行使者
小中国中原(九州)汉人农耕文化汉族政权
大中国十一行省汉、蒙、色目
等众多民族
农耕与草原
文化兼有
不论民族(可以是汉族和
少数民族的联合政权)
A.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B.因俗而治的管理特色
C.国家建构模式的创新D.民族平等原则的运用
4 . 辑于公元前21世纪前期的《苏美尔王表》记录了最早的国王们的统治顺序和年代,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最早的国王们的统治时期异乎寻常的长;有些国王考古证据丰富、完整,但在王表中却无一字记载。这说明(     
A.文献史料是历史解读的必要依据B.文献史料须与考古资料相互印证
C.传世文献记载为真实历史的存在D.西方史学家治史更重视考古发现
2023-05-14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清初的一些士人认为天下的兴亡在人心和学术,提出“天下之大本根,人心而已矣。天下之大肯綮,提醒天下之人心而已矣。是故天下之治乱,由人心之邪正;人心之邪正,由学术之晦明”。这种认识
A.有利于推动理学复兴B.带动了反传统的学风
C.得益于农耕经济繁荣D.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从1730年到1911年,陆续有150人担任军机大臣之职,其中满族70人,占总数的46.7%;汉族69人,占总数的46%;蒙古族10人,占总数的6.7%;族籍不明者1人,占总数的0.6%。据此可知,清代(     
A.笼络各族精英参与统治B.贯彻民族平等政策
C.注重提高军机处的效率D.加强皇权专制统治
2023-05-08更新 | 652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魏晋士大夫追求“名士风度”,往往是与不拘礼法、率性纵情、风流潇洒、饮酒服药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到了宋代,士大夫则追求“圣贤气象”,总是体现出一种忧患民生、兼济天下、恪守礼教、修养一心性的人生追求。这种变化(     
A.和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密切相关B.是程朱理学受官方尊崇的产物
C.反映了市民文化的崛起和发展D.缘于政治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
2023-05-08更新 | 35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爆发,尼克松设立联邦能源办公室和能源保护办公室,并提出到1980年取得能源自给自足的“独立计划”。对此,专家们说,1980年达此目标是不现实的,不过认为这个目标值得称赞。专家的评论体现出美国(     
A.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B.政府干预经济的失灵
C.主动承担起大国使命D.政府的财政压力增大
9 . 战争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给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但战争又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与文化交锋


材料二   蒙古征服之伟绩,在历史上诚足称最者矣……而其传布及扩大人类观念之影响,事虽难言,要之盖可与亚历山大之传布希腊文化相提并论也。亚洲与西欧之间至斯会一度交通,了无阻滞,坦道一时俱辟,各国行人荟萃于和林之庭。……教皇之使臣,来自印度之佛徒,巴黎、意大利及中国之艺士,东罗马及亚美尼亚之商贾,皆与阿拉伯之官吏,波斯、印度之天算家会合于蒙古王庭……蒙古民族虽不足以言创造,然就传播知识及方法而论,其影响于世界者盖已甚巨。

——摘自【英】威尔斯《世界史纲》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蒙古西征所带来的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锋。
2023-05-0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西周中晚期的五祀卫鼎、散氏盘、师永孟等青铜器,均有土地交换转让的铭文,其中一些还涉及了土地赔偿案件的审理程序。这反映当时(     
A.土地私有制已确立B.司法判决依据明晰
C.井田制度出现松动D.宗法分封体系崩溃
2023-05-08更新 | 737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