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考古学者在新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内发现了珍贵的宋代金箔包装纸。纸上文字明确指出,金箔的店址在杭州泰和楼大街南,座西面东,专门制作销售佛经诸般金箔,希望主顾购买时辨认不误,以免上当云云。这反映出宋代(     
A.商人具有品牌保护意识B.陆上丝绸之路较为畅通
C.商业发展突破时空限制D.佛教开始传到西域地区
2 . 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哥伦布于1493年首次把甘蔗带到北美洲,葡萄牙人在巴西的甘蔗产业极其成功。后来,甘蔗随着西班牙殖民者的脚步,进入菲律宾和太平洋群岛,此后蔗糖进入千家万户这一变化(     
A.反映出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B.促进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快速发展
C.是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兴盛的结果D.说明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
3 . 1947年2月,英国殖民大臣在给非洲殖民总督的通报中宣布:把许多分散的土著行政单位合并,选举产生村、地区、县以至省的地方政府,逐步取代土著当局;同时选举吸收知识分子、新兴中产阶级和农民参加地方政府。英国此举旨在(     
A.推动非洲非殖民地化进程B.促进殖民地区的文明开化
C.密切与殖民地联系的纽带D.培养殖民地民主民族意识
4 . 下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作传播的代表性红色歌谣。红色歌谣的创作传播旨在(     
《十送郎当红军歌》植入新词“认清阶级”“坚决杀敌”
《告白军士兵歌》植入新词“穷人不要打穷人”“莫替军阀当炮灰”
《共产党象太阳》“共产党象太阳,财主恶霸瓦上霜,太阳出来霜化尽……”
《游击谣》“天不怕,地不怕,入了游击队,胆子比天大……”
《盼红军》“红军北上白匪来,脱了布鞋穿草鞋……”
《耕田谣》“大家努力开荒田,多种杂粮和蔬菜……”
A.赢得民众对革命的认同和支持B.动员广大民众武装反抗国民党
C.推动党的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D.宣传中共文艺创作的革命方向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501900年,英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强国,无论是在领土层面还是经济层面。经济转型体现在工业、贸易、金融、运输和农业等方面。相比其他国家,英国经济不仅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优势。铁路的发展,使得许多人有机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频率出行。在短篇小说《呆堡镇》中,狄更斯将火车视为纯真丧失的理由,但同时也把它看作新经验的来源。

短篇小说《呆堡镇》(节选)
我们这些来自小地方的人,大部分都来自“呆堡镇”……火车站已经把运动场吞掉了。它消失了。那两棵漂亮的山楂树、树篱、草皮,还有所有毛茛和雏菊,都已经让位给了最冷冰冰的石子路……之前载我离开的那辆公共马车,名字好听极了,叫“蒂姆普森的蓝眼少女”,因为它的主人是上街公共马车行的蒂姆普森先生;现在带我回来的这台机车,大名“97号”,好不严肃。它属于“东南铁”(东南铁路公司),只会一个劲儿地往伤痕累累的路面上吐煤灰和沸水。

——摘编自【英】杰里米·布莱克《大英帝国3000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在1750—1900年成为世界上最重要强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750—1900年英国铁路的快速发展。
6 . 弗雷德里克·泰勒于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其核心理论为: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劳资双方利益一致,实施科学管理的结果是提高生产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这一理论的形成体现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需要B.工人运动迫使统治者缓和劳资关系
C.生产资本的集中加剧了贫富分化D.共同富裕是化解社会矛盾必然选择
7 . 贞观五年(631)二月,官吏要调动府兵充当皇太子举行冠礼(成年礼)的仪仗队,当时正值春耕季节,唐太宗说:“农时最急,不可失也”,便下令改在十月举行。这体现了唐太宗(       
A.开明务实的政治作风B.戒奢从简的生活理念
C.轻徭薄赋的民本思想D.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王朝在广阔的边疆地区设置了由塞、障、亭、燧组成的完善的了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在西北边疆地区、北疆地区以及东部边疆地区进行了规范的屯田活动。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以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对边疆民族采取和亲政策,通过册封规范和边疆民族的臣属关系。元朝在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设置宣慰司都元帅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建立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以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源起于春秋时期的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行政区划进行治理,后世历代王朝大都沿袭这种治理方式。县一直是我国国家结构的基本单元,稳定存在至今。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唐宋多称“州”,明清多称“府”。由于郡(州、府)数量太大,不便于朝廷管理,故而在郡(州、府)之上还设置有更高一级的政区,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是“州”,唐代为“道”,宋代为“路”,元明清为“省”。

——摘编自网上资源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
(2)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地方治理发展的趋势。
2023-11-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近代上海《点石斋画报》有一幅《伏阙陈书》,图上有题记:“台湾为南洋门户,自经李傅相与倭订约,允将全省拱手让之,全台人士义愤填膺……其闽省诸孝廉之在京会试者……赴都察院陈情,继而浙江、广东等十七省孝廉联名呈请代奏,众口一词,皆谓此地万不可让……”该图反映了(       
A.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国事B.民族危机动摇清政府统治基础
C.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D.台湾人民积极投身反割台斗争
10 . “中央大权的旁落,总是由于兵权和财权的旁落,宋太祖有鉴于此,设转运使于各路,以收财赋之权。诸州的兵,强者都升为禁军,直隶三衙。……如此一来,前此兵骄和外重之患,就都除掉了。”然而天下事有利必有弊,这样做可能导致的弊端是(     
A.有效预防内部发生叛乱,巩固国家统一B.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
C.冗兵冗费加重朝廷负担,财政状况恶化D.制度僵化因循守旧,缺乏变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