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23年,贵州“村超”(榕江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爆火“出圈”,每场比赛都有上万观众,相关内容全网浏览量超20亿次,社会各界名人踊跃点赞,民族歌舞来助阵,手工艺品作奖励,赶着民俗办比赛,热闹场面兴名气……被媒体称为“世界级体验”。这体现了乡村文化建设(       
A.需依托当地物质文化遗产B.需要传统与时尚相结合
C.要不断品牌化商业化D.只能借助网络大力宣传
2023-08-03更新 | 215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外交方针与政策,据此可知,新中国的外交(       

时间

国际局势

外交方针与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

美苏冷战,两极格局

“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世纪60年代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

20世纪70年代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一条线”“一大片”团结从美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这一条线上的国家及“一条线”周围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朝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方向调整,发展同世界各国友好关系
A.体现独立自主与国际国内形势相结合B.紧密地围绕着意识形态的斗争在发展
C.充分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D.积极构建结伴而不结盟的国际新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代白银与铜钱的比价变化如下:洪武年间(1368—1398年)为1:1000,弘治年间(1488—1505年)为1:700,万历十七年(1589年)为1:500。对白银与铜钱的比价变动原因,解释最合理的是(       
A.明末税制改革的推动B.国内商品经济走向兴盛
C.明朝外贸处顺差地位D.物种交换进程显著加快
4 . 非洲国家独立后,边界争端成为各国之间关系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马格里布地区、东北非和西非最为突出。与该现象直接相关的历史因素是(     
A.“大棒政策”B.“委任统治”制度
C.“地图上作业”D.“民族自决”原则
2023-08-0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这次会议认为,“当以扩大国民党之组织及矫正其政治观念为首要工作,促其做反帝国主义的宣传及行动。……向工人开展宣传要使用口语,求其通俗化,……向农民开展宣传,材料要取之于农民生活”。据此可知,这次会议(     
A.适应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B.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C.促进了苏维埃政权的壮大D.标志着革命新道路的形成
2023-08-02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格尔说过:“东方世界是希腊世界的基础。”古希腊很多知名学者都曾深入过东方地区,如在地中海及黑海沿岸长期游历的希罗多德就大量地介绍过东方波斯和埃及等国家的风土人情和科学文化,对古希腊人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作用。柏拉图漫游了埃及、北非等地区,对各种的政治制度和学派思想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人地矛盾,希腊人不断地将定居范围扩大,这也加剧了与东方世界的接触。在此过程中,两河流域的天文仪器也为希腊人所引进,希腊人借用腓尼基文字创造了世界上的第一个包含辅音和元音的字母表。

——据孙鹏辉《东方文化对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探析》

材料二   世界上其它地区的文化,几乎都是由本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的,并最终形成了具有该地区特色的民族文化。然而,15世纪末以来,“大门敞开”的拉丁美洲,其文化不再只是印第安文化,而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殖民者的欧洲基督教文化以及被奴役的另一部分人的文化——非洲黑人文化。随着自身的发展,拉美开始主动接纳外来文化。如同亚洲国家的贸易和其它联系,使得拉美的城市建筑以至文学作品中出现了某些东方文化的格调。但在拉美很难找到一个知识阶层作为拉美文化的代表。因而,在拉丁美洲的文化历史上,似乎从未出现过文化领域内的发展新浪潮。

——据赵虹《拉丁美洲混合文化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黑格尔认识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拉美文化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3-08-01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年前)

材料二   中国先进分子之所以大张旗鼓传播马克思主义,正是看中了马克思主义能够彻底满足中国革命的需要。李大钊指出:“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远在法国的蔡和森致信毛泽东说:“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缔,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

——摘编自陈晨、徐方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年前)”作出合理解释。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秦、汉、隋、唐的统一相随并来的,是中国之富强,而这一个统一却始终摆脱不掉贫弱的命运,这是宋代统一特殊的新姿态。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1940年)

在两宋三百年中,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居于世界前列,是当时最为先进、最为文明的国家之一。宋代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摘编自邓小南《宋代历史再认识》(2006年)

材料二   清明节的开封城是很热闹的,如斗鸡、荡秋千、踢球、赛龙舟等娱乐活动。……张择端在表现北宋后期商业繁荣的背后,还揭示出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如惊马闯闹市、船桥险情、官员争道、酗酒成风,占道经营,消防、城防缺失等,总合起来构成了北宋后期的社会危机。

——摘编自余辉《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揭秘》

(1)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一中两位学者的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
2023-08-01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2世纪,翻译阿拉伯文献的运动兴起。学者杰拉德在西班牙用拉丁文翻译了阿拉伯文献中保存的托勒密、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等人的部分著作。杰拉德的翻译活动(     
A.为近代欧洲学术复兴奠定了基础B.巩固了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桥梁地位
C.受新兴民族国家王权强化的影响D.反映了中古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10 . 1766年,美国第一部诗体悲剧《安息王子》在费城上演。该剧套用英国王政复辟时期古典悲剧的模式,讨论了当时北美殖民地时期自由民主和反独裁统治的政治主题。据此可知,该剧(     
A.抨击了英国的君主专制B.得益于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C.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色彩D.有助于民众民族意识的成长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