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25 道试题
1 .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2024-06-11更新 | 272次组卷 | 126卷引用: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过习题】-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中外历史纲要下)
2 . 中国许多大学的校训与古代文化典籍有关。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易经》;中国农业大学校训中的“解民生之多艰”源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论语》;厦门大学校训中的“止于至善”源自《礼记》。这表明(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B.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源远流长
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D.儒家的思想观念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2024-06-03更新 | 144次组卷 | 46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驳倒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海岸时刻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摘编自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 (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言之无人能信。

       ——摘编自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三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开辟的史实(主要人物及航路),以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公元前272年,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被征服的意大利人没有罗马公民权,而公民权意味着占有土地的权利和机会且具有排他性。约公元前124年,“拉丁官员法”的颁布使得意大利人在拥有本土权利的前提下,可以获得罗马公民权。这一转变(     
A.消除了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B.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
C.缓和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D.有利于罗马帝国的形成
2024-05-22更新 | 293次组卷 | 38卷引用: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总结提升】高一历史单元识记清单+综合演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5 . 就亚非地区而言,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民族解放运动处于自发的斗争阶段,19世纪晚期后,开始走上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并在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导致亚非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无产阶级政党的推动D.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2024-05-21更新 | 648次组卷 | 34卷引用: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单元测试-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是是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出现的国际贸易示意图。关于该贸易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提供了最主要贸易通道B.英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
C.为西欧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D.客观上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2024-05-17更新 | 220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过习题】-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这深刻反映了近代我国文物观念(     
A.强调对文物的搜集研究B.倡导建立民众与文物的联系
C.促进国人民主意识觉醒D.关注国家命运注重文化自信
2024-05-09更新 | 261次组卷 | 3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3)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促成了欧洲近代封建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大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用重要
2024-05-03更新 | 232次组卷 | 213卷引用: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复习培优卷】-【大单元教学】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文字产生之后就不具备完善功能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
2024-05-01更新 | 140次组卷 | 53卷引用:一遍过·高中历史(选必3)反馈区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兹特克人是后来才进入墨西哥的,他们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些岛屿上定居下来。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使其人口和财富剧增。由此推断建造“浮动园地”的主要原因是(     
A.岛的众多,不利于农业生产B.人口增长,耕地面积不足
C.肥沃的淤泥利于耕种D.岛屿拥挤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2024-04-30更新 | 134次组卷 | 79卷引用: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B卷·能力提升卷)-【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中外历史纲要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