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前403年,在经历了寡头政治的短暂统治后,雅典民主政治得以再次重建,民主派与寡头派达成和解,规定曾经参与寡头政权的人,不会因为他们之前所犯的罪行而遭到控诉和惩罚。随后,全体雅典公民宣誓“不再记起旧日的伤害”。此举
A.动摇了雅典的法治根基B.有利于政治团结和稳定
C.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D.有助于民主政治的确立
2022-05-22更新 | 446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8年,美国总统在竞选演说中宣称,“只要让我们继续执行过去8年的政策,我们借上帝之助,很快将看到贫穷从这个国家消失的日子”。这反映当时美国
A.经济发展正常有序B.两党竞争异常激烈
C.对社会发展缺乏理性判断D.国家干预推动了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研究显示,14、15世纪,亚洲控制着高附加值的丝织、陶瓷业,而此时的欧洲仅能提供粮食、小装饰品和少量呢绒制品,致使欧洲外贸大量入超,但又不得不保持这种贸易关系,于是只好用黄金、白银等硬通货与亚洲交易,最终出现了钱荒。这项研究旨在说明
A.欧洲贸易逆差促使新航路开辟B.商路受阻抬高了亚洲商品价格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D.白银成为当时中国的主流货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欧洲,19世纪初的城市街道普遍使用鹅卵石铺路,到19世纪中期,已改用花岗石及方木块铺路,及至19世纪末发明用砖、混凝土和沥青铺路法后,欧洲各国的城市街道状况大为改观;新式自来水系统于1850年以后开始在伦敦、巴黎、柏林等城市建成,路灯制度从19世纪开始也日渐改良。上述变化主要反映了,欧洲当时
A.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B.街道铺砌技术的进步
C.各国市政立法的完善D.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2022-03-30更新 | 1478次组卷 | 48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皇权不下县”,县以下的乡村社会设立一些非官方的乡村社会组织机构取代正式的国家机构。这些乡村组织不再是国家基层政权,也没有行政组织,而仅仅是一种地域单位。如宋朝的牌、甲、保明清时期的乡、都、村等。邻、里、保、甲长等都只是职役,并不是官职。这些乡村组织由当地德才识兼备及家道富有的乡绅担任,负责协助官府办理乡村公共事务。士绅和宗族在乡村治理中占居着核心地位。…民国时期,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和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得乡村问题日趋恶化。以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为代表的知识精英纷纷开展乡村建设运动,最终没有获得成功。

——摘编自苏海新吴家庆《论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演进》

材料二   毛泽东的乡村治理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始终把农民置于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地位,二是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三是非常重视乡村的全面发展。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农民收入增长虽然不快,但其生活却是在不断改善,生活福利也在不断增加……习近平乡村治理重要论述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与理论指导,二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三是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四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摘编自邱春林《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封建社会乡村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中的一以贯之的做法,并简析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6 . 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记述道:“好些中小地主、富农乃至中农,从前反对农会的,此刻求入农会不可得。我到各处,常常遇到这种人,这样向我求情:‘请省里来的委员作保!’”据此可知
A.中国共产党注重扩大阶级基础B.农会统战政策产生强大感召力
C.湖南的土地改革运动迅猛展开D.国民大革命深刻影响农村社会
2022-03-12更新 | 588次组卷 | 8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

类型渊源政治关系财政关系军事关系例子
河朔割据型安史降将与中央对抗不上供拥兵自重魏博、庐龙、
中原阻遏型安史乱后新兴藩镇服从中央少上供重兵牵制骄藩成德、淄青
边疆防御型开元间的沿边节镇服从中央少上供重兵戍守边疆宣武、武宁、
东南财赋型开元间的采访使服从中央上供驻兵甚少忠武、泽潞

——据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

材料二   弱唐者,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雏之也!

——脱脱等《宋史·尹源传》


结合材料一论证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2022-03-06更新 | 607次组卷 | 8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8 . 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在后来的研究基础上得到了详细修改,但其要点实际上已为现在的科学家所接受。然而,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在教士中间,却存在激烈地反对意见。这反映了
A.进化论存在严重缺陷B.科学与神学的对抗
C.封建保守势力的强大D.进化论并未被接受
9 . 三类国家在中国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如表,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是,我国
1957年1965年
苏联、东欧国家61.3%14.3%
亚、非、拉国家14.7%33.4%
日本、西欧等西方国家17.5%41.0%
A.推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B.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C.开始探索发展外向型经济D.结合形势变化调整了对外政策
2021-11-13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新英才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历史纲要上下册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A.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
2021-09-12更新 | 5727次组卷 | 73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