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越南学者阮长祚在《应急八条》中写道:“如果不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如果没有拉丁化拼音文字的出现,(我们)一定能够通过不断的更新改进,使喃字渐臻于成熟。”这反映出当时(     
A.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害B.欧洲文化有利于喃字成熟
C.越南本土文化被外力破坏D.越南文字具有糅合性特点
2023-04-06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98年2月15日,《全球基础电信协定》生效,该协定涉及语音电话、数据传输、电传、电报、文传、专线、移动电话、移动数据传输和个人通信等方面的短途、长途和国际电信服务,主要内容是要求69个成员国向外国公司开放其电信市场并结束在国内电信市场上的垄断行为。这一协定的实施在当时(     
A.推进了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B.加速了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进程
C.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D.标志着永久性多边贸易体制建立
2023-04-06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2
3 . 下表是清代后期福建、广东出国契约华工人数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时段

总人数

年均

1801-1850年

32万人

6400人

1851-1875年

128万人

5.12万人

A.沿海城市化发展吸纳剩余劳动力B.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C.劳动力跨国流动成为就业新主流D.政府开始大规模组织劳务输出
2023-04-06更新 | 536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2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乡里组织,是王朝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的延伸,以达到直接或间接控制基层社会的目的,是“下县的皇权”。广泛存在于基层社会的宗族组织(族权)与地方势力(绅权),以及各类民间会社组织,填补了传统国家因受政治资源限制而留下的权力空白,在构建地方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村社会权力网络实际运作中,政权、族权、绅权相互联结、互相交融、彼此配合,使得中国古代社会具有不断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机制,国家治理体系更加稳固而难以瓦解。

——摘编自杨国安《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

材料二   民国时期县下设区进行管理,区逐渐成为县下常设的政区,区下设置的类型不一的组织则类似于以前的保甲管理制度。乡族与近代社团等社会力量并存,华南地区的农民协会、上海的工会以及各地的商会(团)、城镇的自治会(社),使多数人参与协调和解决纠纷、矛盾和冲突,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时期各种类型的法律更加细化,基层社会治理方面也开始出现配套的法律。

——摘编自温建钦《近代基层社会治理出现转型》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在基层治理上继承了传统中国自上而下的行政和自下而上的自治相结合的“双轨政治”,并创造出群众路线,形成全新的现代治理经验。群众路线既是全新的治理理念与方法,又是对治理传统的继承,既是群众工作方法,又要在行政体系内实践,是基层治理全过程民主的具体体现。通过发动群众,新中国实现了比传统社会更高的动员组织程度,依靠农村自身资源完成了现代农村建设,如沿用至今的完善的水利体系,简易公路交通系统等,并推进一系列乡村公益事业,如扫盲运动、学校教育、卫生运动等。

——摘编自吕德文《中西基层治理有何差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相比,民国时期基层治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基层治理的历史经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所示可作为佐证说明(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示意图
A.垄断贸易束缚了西班牙手工业发展B.中国与美洲的贸易往来趋于自由化
C.美洲白银大部分流入了中国和日本D.中国是早期全球贸易体系的参与者
2023-03-29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 世纪,西方思想家休谟是怀疑主义的代表,他质疑“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和必然性。休谟同时颂扬“现代商业社会模式”,认为商业的发展使人们的感官、情感和欲望获得了解放,并获得了正当的价值。休谟的这些认识(     
A.冲击了人们的思想B.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C.彼此之间矛盾冲突D.助长了西方的腐朽堕落
2023-03-23更新 | 465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美国学者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因为意大利城市垄断着东方贸易,……因此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人们十分自然地企图寻找一条不受意大利人控制的通往东方的道路。”这说明,西班牙和葡萄牙开辟新航路主要是基于(     
A.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B.改变与东方贸易的困境
C.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D.推动欧洲实现商业革命
2023-03-23更新 | 1240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表所示为欧洲中世纪教育的演变过程(节选)。据此可知,中世纪欧洲教育演变的根本原因是(        
时间表现
中世纪早期主要是在修道院或教会学校里进行,课程以神学经典和宗教信条为核心,几乎不涉及现实生活
11世纪在城市中兴起了新型学校,这些学校与教会的联系削弱了,而直接与城市的世俗生活紧密结合。这种学校有两类,一类是城市或行会的拉丁语学校,另一类是城市或私立的写作和算学学校
12世纪中世纪的大学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文化中心城市中兴起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基督教会权威的下降
C.城市市民阶层的壮大D.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波斯人允许犹太人修建圣殿,过逾越节,注意维护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对于埃及,则允许当地保留自己的法律和宗教;对于米利都(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波斯国王曾严厉谴责当地总督对阿波罗神庙征税的行为;到公元前4世纪,帝国的官方文书仍用帝国境内多种不同的文字来发布。由此可知,波斯帝国(     
A.尚未建立君主专制制度B.地方管理体系异常混乱
C.行省总督设置名存实亡D.通过因俗而治维系统治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