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曾这样描述拉美文化:“加勒比的历史充满了魔幻的色彩。这种魔幻现实色彩是黑奴从他们的非洲老家带来的,但也是瑞典的、荷兰的、英国的海盗们带来的。在加勒比地区集中了各色人等和各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这在世界其他地区是见不到的。”马尔克斯意在强调近现代拉美文化(     
A.具有多元性和独特性B.已丢失印第安文化元素
C.移植了殖民者的风俗D.促进了不同种族的交融
2023-03-15更新 | 1525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54年,全国供销社总社党组《关于农村初级市场座谈会向中财委的报告》中提出:“对于摊商小贩……有土地可以足够维持生活或有其他生产技能者可以动员其回家生产”“对于一部分有经营能力、可靠小贩或串乡货郎担,可根据需要组织他们替合作社代购或代销”。其出发点在于(     
A.配合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B.迎合市场经济内在要求
C.减轻城市发展的人口压力D.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世纪西欧庄园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自然经济,但乡村手工业和商业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其经济属于二元经济模式。这些因素与城市工商业结合,最终冲破了封建阶级的堡垒,成为了西欧庄园制瓦解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反映出(     
A.奴隶制庄园是主要经济形式B.家庭式劳作方式的日渐普及
C.旧劳作方式孕育新生产关系D.二元经济是庄园瓦解的根源
4 . 1963年,31个非洲独立国家成立非洲统一组织,非洲统一组织对殖民统治下的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大力支持;2002年,非洲统一组织发展为非洲联盟,大力推动非洲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的一体化,以实现非洲大陆的复兴。这一演变反映了非洲(       
A.追求全面现代化的努力B.清除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
C.实现了非洲一体化目标D.成为当代区域集团化的典范
2023-02-16更新 | 18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些思想家认为专制之下无祖国。他们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入手,认为祖国是所有公民为着共同利益组成的结合体,所有成员都是独立的公民,都享有自由和权利。由此可知,他们(     
A.认为君主与祖国彼此对立B.强调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C.主张用人民主权取代王权D.期望全体民众获得政治权利
6 . 18—19世纪中期,英国妇女状况发生了一系列改变。 各郡女孩子离家年龄逐渐降低,1700年是17岁,1855—1860年是14.9岁,她们在16—25岁期间竟然能够为自己积聚价值不菲的嫁妆。此外,到1866年还有1500名中产阶级妇女签名请愿,要求妇女选举权。这种状况(     
A.源于技术和产业的革命B.使妇女获得广泛的政治权力
C.影响产生早期启蒙思想D.体现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023-02-09更新 | 813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相信世风日下的现状与政体无关,认为君主制与共和制的差异并不是政治共同体运转良好与否的原因,政治统治的正当性取决于执政者能否以被统治者的利益和福祉为先。这反映出当时人文主义者(       
A.肯定开明君主制有其社会基础B.以理性思维审视政治体制
C.认为政治近代化转型动力不足D.尚未与封建专制制度决裂
2023-02-01更新 | 399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伏尔泰涉猎颇广,他将中国的《赵氏孤儿》改编成戏剧《中国孤儿》,宣扬儒家宽容、谅解、忠义精神。他还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 伏尔泰的这些行为意在(     
A.规范道德秩序发展科技B.以科技文化推动启蒙运动
C.反对专制倡导理性自由D.助推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2023-01-27更新 | 455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1
9 . 康有为将西方宗教入侵与秦朝的“焚书坑儒”相比,他说:“若国步稍移,则彼非金元无教者比也,必将以其教易吾教耳。犹吾孔教本起中国,散入新疆、云南、贵州、高丽、安南也。以国力行其教,必将毁吾学宫而为拜堂,取吾制义而发挥新约。”这从侧面说明当时(     
A.西方宗教对中国文化形成冲击B.天主教主要在偏远地区传播
C.中国人信仰天主教的比例较高D.西方列强普遍反对戊戌变法
10 . 五四运动之后,许多人将“爱情”视为自由、独立、平等的象征。到了1920年代晚期和1930年代,谴责自由恋爱的声音越来越多,政治理论家们更是提出恋爱的法则必须服从革命的律令。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持续严重B.马克思主义被广泛接受
C.传统思想根深蒂固D.国民党独载体制的建立
2023-01-17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