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南朝王肃投奔北魏,孝文帝“雅相器重,朝野属目”。史载王肃“为魏制官品百司,皆如江南之制”,历隋唐到元而不变;王肃“为魏始制礼仪”改变了“稍僭华典,胡风国俗,杂相揉乱”的现状。这表明,北魏(     
A.封建化源于中央官制改革B.缓解了胡汉习俗间矛盾
C.强化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D.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2 . 古罗马法中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被近代西方资产阶级认为是理性、自由、平等思想的象征。法国继承了这一法律理念,并在《人权宣言》中规定:“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任何人的财产皆不可受到剥夺。”由此可知,罗马法(     
A.强调公民权利高于义务B.为西方法制建设提供养料
C.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D.开创了欧洲成文法的先河
3 . 法国起草民法典时,法学家、政治家、律师们前后共开了107次全体会议。拿破仑经常会参与讨论,经常问“这公平吗?这有用吗?”,还要求制定出来的法典必须适合法国农民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还有兴趣在烛光之下阅读。由此可见,《法国民法典》(     
A.兼顾法律严谨性和通俗性B.注重协调社会阶级的差异
C.成为西方民法的集大成者D.得到法国民众的普遍认可
4 . 《睡虎地秦墓竹简·置吏律》规定,任用吏和尉时,若有不应任用就行使职权,或私下谋划就派往就任的,“以律论之”;任免吏、佐和各府属员时,“十二月朔日免除,尽三月而止之,其有死亡及故有夬(缺)者,为补之,毋须时”。这些规定(     
A.体现了官吏任免程序的规范性B.反映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推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D.防治了官吏选拔过程中的腐败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前,欧洲国家主要关注政务语言、宫廷语言、法令语言等。进入19世纪以后,官方对生活语言的关注越发普遍,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开始实行初级义务教育,官方确定的标准语言也被推介给所有在校学习的人。这一变化(     
A.利于培养国民政治认同B.顺应民主共和的主流趋势
C.推动文化的一元化发展D.适应提升政治素养的需求
2023-08-28更新 | 564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对于涉外民商事案件,罗马帝国的外事裁判官们既不愿意使用“罗马人自己的法律”,也不会使用看起来“粗制滥造”和“可笑”的外国法,而是努力寻求罗马法与外国商人所属国家法律中的共同因素,从中“提取公因式”。这体现了罗马帝国(     
A.注重程序的执法思想B.法律至上的治理清神
C.重视平等的审判原则D.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7 . 明朝在全国设置旌善亭,“凡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具实以闻,特加旌表。且命内外府、州、县旁及里、社,各立旌善亭一区,有善如前者,悉书其名于亭上”。此举(     
A.体现基层治理礼法并用B.以儒家道德推行社会教化
C.反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旨在彰显理学的正统地位
8 . 有学者认为,隋唐之后,土就不是地主阶级贵族,而只是“四民之首”,也就说,隋唐之后,中国只有士而没有士族。这主要是因为(     
A.士的崛起和政治地位的提高B.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C.科举考试制度的确立和发展D.世卿世禄制日益没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大宪章》第9章对担保人的保护,第10章规定继承人未成年期间债务利息不增加,第20章规定:“维兰被同样处罚,保留他的生计”,都多少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材料表明(     
A.国家政策顺应社会发展需要B.罗马法不断调整以适应时代需求
C.《大宪章》具有来源多元的特征D.英格兰的民族法律源于罗马
10 . 明初废除行中书省后,分设三司,三司彼此不相统属。省内重大政事,都要由布、按、都三司会议,报中央批准后,才能推行。在应对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时,三司容易互相推诿,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巡抚制度正是为弥补这一缺陷而产生的。这反映出(     
A.三司长官懒政、怠政B.三司分权不利于治理
C.应给地方更大自主性D.制度设计应兼顾效率
2023-08-23更新 | 1235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