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5 道试题
1 . 百家争鸣是中国传统学术领域的基本精神,儒学因特殊的学术地位而常常受到诘责。韩非子就对儒学的源流提出质疑:“孔子、墨子俱道尧舜,皆自谓真尧舜。而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尧舜之诚乎”。清代学者章学诚也对日益教条化的汉学和宋学进行批判,并提出“六经皆史”的论断,强调六经实际上是三代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而非圣人为重教立言而作。据此可知(  )
A.孔子儒学重视汲取历史经验B.传统儒学地位高于普通史学
C.中国古代学术政策开明包容D.儒家思想日益脱离社会实际
2024-06-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马克思在论说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意义时,既不用玫瑰色描绘剥削者的面目,也不耽于从事道义上的指责批判,而是科学指出代替封建社会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也只是换了一副新的阶级压迫和斗争形式。这表明(       
A.马克思肯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B.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C.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不可避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2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要求参议院迅速制定民国组织法,并将法制局局长宋教仁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组织法(草案)》呈交参议院以资参考。然而参议院却将原案退回政府,并组成编辑委员会起草《临时约法》。3月8日,参议院通过《临时约法》;3月11日,孙中山正式颁布《临时约法》。这表明(     
A.民主共和的根基不牢固B.政党政治运作有法可据
C.分权制衡原则得到维护D.革命党人缺少政治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为南宋古籍关于汴京(今开封)、临安(今杭州)都城词类频率统计表。这反映出(     
南宋古籍关于汴京(今开封),临安(今杭州)都城词类频率
时期书名京师都城京城京都
汴京临安汴京临安汴京临安汴京临安
宋孝宗《乾道临安志》2
宋宁宗《夷坚志》10878
宋理宗《淳祐临安志》3221
《都城纪胜》136
宋度宗《成淳临安志》1635145512
总计1423781213612
A.南宋官民对汴京地位的坚守B.直捣黄龙成为朝野共识
C.南宋在舆论上实行双京师制D.临安无法代替汴京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汉有一类自名为“质日”的简牍,其书写干支,并在干支下简略记事。史学界对其的理解有历谱说、日记说、官文书说、私人文书说等多种观点。关于“质日”的学术争议说明(     
A.历史解释带有主观色彩B.历史叙述存在多样特征
C.历史研究难以找出真相D.史料缺乏导致学术争议
6 . 1927年10月1日,时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罗亦农强调,“依两湖农民暴动的形势,某几县的农民可握得某几县的政权,以发展各地的农民暴动”。11月18日,《中央通告第16号》明确提出,要尽量发动农民暴动的游击战争,建立“固定的革命区域”的苏维埃政权。这些言论(     
A.助推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B.对大革命失败原因进行反思
C.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D.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2024-06-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压轴信息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的商业契约】

材料一   早在先秦时,人们就已将“诚”和“信”联在一起教化人,严律于己了。中国古代的各种契约关系,正是建立在这种道德规范和思想基础之上、靠诚信来维系的各种人际之间约定的关系。由秦汉到魏晋,租佃券约只写明租佃双方姓名、年月、亩数,租额、租期:魏晋已后,至唐五代,券契文字愈益丰富,从固定租额的明确,交租时间和质量的保证,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责任,违约受罚的规定,保人对契约内容的担保等,都具体写进了契文,使得租佃契约完善化。宋元以至明清,租佃契又逐渐趋于简约化,没有了交租质量的保证,也省去了违约受罚的各种规定,许多保证人的签押被一名“保人”或“中见人”所代替,或者干脆省去,使得租佃契约走向一种新的简约化模式。

——摘编自也小红《中国古代契约发展简史》

材料二   中国很早以来就有重视契约的传统。《周礼》云:“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到了秦汉时代,土地交易日趋频繁,土地买卖契约包括标的、价格、证人等内容。当时的契约具有诉讼书证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开始成为契约的主要载体。北魏以来,在广大的中原地区,土地买卖开始受到限制。唐代的法律对土地买卖设定了很多前提条件,口分田等在原则上禁止买卖,现存的唐代中前期的敦煌文书中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到了唐代中后期,特别是吐蕃占领与归义军时期的敦煌文书中又开始出现了土地买卖契约。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始收民印契钱,令民典实田宅输钱印契,税契限两月”,改变了以往田宅交易买卖双方都要纳税的规定,正式确立卖主立契、买主税契的土地买卖制度。此后,土地买卖空前活跃。成书于南宋的《名公书判清明集》有云:“交易有争,官司定夺,止凭契约”。

——摘编自阿风《中国历史上的“契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契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契约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比古死刑,殆除其半”是唐人对贞观立法活动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赞誉,唐太宗贞观年间死刑减免总数为163条,大效接近汉武帝朝大辟409条的一半。这体现出唐律(     
A.礼法并用、高度融合B.科条简要、宽简适中
C.酌量古今、用刑持平D.语言精练、技术高超
2024-06-03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申报》于1925年5月创设读者通讯专栏,是民营各报中较早设立这一栏目的大报,早期其内容集中于求学、职业、婚姻三方面内容,九一八事变之后。《申报》读者来信显得异常积极踊跃,而且内容绝大多数与抗日救国相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爱国救国的民意空前高涨B.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渐转向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D.国民政府外交政策的调整
2024-06-03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国内聚落考古研究表明,仰韶文化中期已出现中心聚落和普通聚落的分化;仰韶文化晚期,我国出现了最早的城。龙山文化时期,城邑逐渐在各个地区涌现,聚落分化为城邑聚落与城邑之外的普通聚落。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贫富分化的出现B.特权阶层的逐渐形成
C.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D.父系氏族社会的确立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