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7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405年至1433年间,明朝政府发起了七次大规模的海上探察系列活动,领导这些探察的是宦官郑和,郑和的每一次航行都带着一支令人敬畏的船队,辅以庞大的武装军队,可以镇压探险队所到达的任何港口出现的抵抗。在前三次的航海中,郑和率领他的船队到达了东南亚、印度和锡兰。第四次航行到达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最南到达现在肯尼亚的马林迪。在整个旅行过程中,郑和随意把中国丝绸、瓷器和其他商品作为礼物散发出去。在返航时,他从东道主那里得到大量的、非同寻常的礼品,包括非洲的斑马和长颈鹿。郑和及其同伴尊重他们所遇到的当地神灵和风俗习惯。郑和通常通过外交手段来实现他的目标。……七次探察在印度洋盆地确立了中国人的地位和声誉。在他第四次返航时,郑和带来了30个国家的使节,他们来到中国,对明朝宫廷表示了敬意。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了“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为重要方向,呈现出陆、海、天、网全面推进的态势。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自2015年成立以来,亚投行已从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来自六大洲的106个成员,成为成员数量仅次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第二大国际多边开发机构。中国与共建国家在教育合作、文旅交流、媒体智库、民间交往等领域开展广泛地合作,与共建国家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不断加强,拉近了共建国家人民的距离,促进民心相通水乳交融,在经济合作的同时实现了文明交流互鉴。

——摘编自蔡彤娟《“一带一路”十年成就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郑和下西洋,“一带一路”呈现出的新变化,并说明其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这些区域交往带给我们的启示。
2024-03-22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票号起源于19世纪初,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异地之间商业贸易时货币运输困难的问题。票号的初期经营者几乎都是山西人,这些票号分布在京、津、张家口、平遥、西安、开封和苏州等传统商埠,为往来商人办理埠际间的汇款。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太平天国运动造成南北交通中断,票号开始承揽官款汇兑业务。官款汇兑业务量大、资金流量稳定、汇费收入多,给票号带来了丰厚的营业利润,刺激了票号业的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票号进入迅速扩张期,票号汇通地向对外通商口岸扩展,出现了非山西商人创办的阜康、源丰润、天顺祥等南帮票号。到1893年,票号开设数量多达28家。

—摘编自刘建生《金融需求变迁视角下山西票号衰亡及对当代启示》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银行进行经济侵略。19世纪中叶起,一些进步之士认识到自办银行的重要性,认为自办银行可以“杜洋商之挟持,以挽外溢以足国”。甲午战争后,金融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批民办企业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资金和存汇等服务。诸多因素,使得第一家本国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于1897年建立。1905年后,户部银行、交通银行等官办与私营银行渐次开立。本国银行成立后,票号官款汇兑和埠际汇款等业务逐渐被分流,票号的经营日渐艰难。辛亥革命后,为了振兴实业,政府陆续推行了一系列发展银行业、健全银行制度的则例、法令。但各军阀为了筹集军费,通过银行大肆发行公债。银行进行公债投资牟取暴利,反而对民族工业的贷款微不足道。十余年间,有200多家银行先后成立,银行业呈现出虚假的繁荣。同一时期的票号则因转型失败而彻底衰落。

—摘编自周建波《银行、票号兴替与清末民初金融变革》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之前票号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民初中国本土银行产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4-02-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3世纪以来,神迹剧开始在欧洲部分地区上演,剧情多是圣徒的生活、道德故事,以及最重要的《圣经》故事,而《圣经》故事大都由手工业行会负责演出,它们往往将基督徒的虔诚和粗鄙的幽默感结合起来,从而吸引了众多的观众。神迹剧这一类戏剧(     
A.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文化追求B.展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维护了基督教会的封建统治D.彰显了骑士阶层的道德理想
2024-02-05更新 | 1275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师苑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准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8—19世纪,欧洲艺术掀起“工业风”,突出体现“风景——技术”的融合,如1788年创作的《铁桥一瞥》;19世纪中后期,“工业风”逐渐与浪漫主义渐行渐远,开始与现实主义精神相契合,代表作品《伦敦:朝圣之旅》。这一变化反映了(     
A.工业革命改变艺术表现形式B.科技进步推动绘画水平提高
C.工业发展摆脱了自然界束缚D.人们对工业社会认识的深化
2024-02-0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良渚文化大墓玉琮、玉钺上的神人兽面纹形象生动、造型突出,晚于它的中原龙山文化的玉琮、石琮一般形体矮小、纹饰简单,较少带有神权色彩。陶寺文化的玉钺不仅为素面,更是创新出多璜联璧、组合头饰等新的象征物以凝聚族群。这反映出(     
A.多元一体格局逐步形成B.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
C.文明发展的日益理性化D.南北方手工业差异明显
6 . 贞观年间,规定官员路遇各位亲王均需要下马而拜。魏征认为这样做与魏晋礼法不合,并提出周代后统治者都立嫡长子,可以杜绝庶子的不良用心。唐太宗最终接受了魏征的意见。这一举措(     
A.平衡了亲王与大臣的矛盾B.意在保障政局的稳定发展
C.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局面D.体现了礼法结合趋势加强
7 . 族田指宗族共有的田地,包括祭田、社田、义庄田、祠堂田等。由族长或委托专人经营管理,所收地租用于祭祀、助学、救济等。如表为广东番禺沙湾何氏族田数量表。据此可知(     
时间数量(单位:亩)
万历年间2111
康熙年间16409
雍正年间20233
乾隆年间33711
A.中央集权遭到极大挑战B.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C.地方行政得以良好运转D.宗族利于稳定基层社会
2024-01-3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982年到1983年期间,中国与几内亚、埃及、肯尼亚、赞比亚等十几个国家进行友好往来,改变过去主要以无偿赠与或贷款为主的援助方式,主张开展互利的经济合作。这一转变(     
A.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B.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C.践行了“全方位”外交战略D.着眼于发展各国友好关系
2024-01-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工业革命兴起后,世界棉花加工工业主要聚集在英国利物浦、曼彻斯特和格拉斯哥,原料主要来自印度、埃及和美洲等地区,棉织品的销售市场则遍布世界。这一现象反映出工业革命(       
A.促进工业生产协调合作B.引发近代全球的产业分工
C.推动英国产业结构调整D.构筑东西方平等交换机制
2024-01-29更新 | 383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10 . 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时,每年从行省获得的税收是14560埃乌波亚塔兰特,其中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三地上缴的金额,占到税收总收入的一半以上。罗马帝国韦斯帕芗统治时期,仅埃及行省上缴的税收就超过了奥古斯都时期罗马国库一年税收的总和。这说明(     
A.帝国扩张主要目的是增加税收B.行省强化了对地方的集权管理
C.大河流域农耕区经济比较发达D.帝国运转需要维持庞大的开支
2024-01-27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