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958 道试题
1 . 如表是几位学者对英国的经济增长及实际工资的相关估计。如表可以用来说明,这一时期的英国(     
时期人均GDP增长率(%)实际工资增长率(%)
克拉夫茨、哈利、麦迪森范恩斯坦艾伦克拉克
1780—1830年25141235
1830—1850年3320413
1850—1870年3792024
A.经济增长完全依赖廉价劳动力B.经济发展缓解社会矛盾
C.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D.社会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2024-06-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方才获得在濠镜澳(澳门)的租住权;1662年,明朝残余势力郑成功部为抗清需要,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这从侧面说明(     
A.明末清初西方殖民者大规模侵华B.明清王朝闭关锁国政策后果严重
C.明清中国社会发展落后世界潮流D.明清时期中国综合国力依然强大
2024-06-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均田制下能用来授受的土地只是无主土地和荒地,数量有限,因而均田农民受田,开始就普遍达不到应受额。口分田虽然规定年老、身死入官,但实际上能还官的很少。均田制在北魏实施以后不久即被破坏,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土地还授实际上已不能实行。这说明(     
A.北魏至隋唐时期并未实际推行均田制B.均田制崩溃缘于较低的国家治理水平
C.历代统治者迎合农民平均土地的要求D.均田制制约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2024-06-1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像史料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也包含了复杂的判断。下图被称为“凿空丝路的图像记忆”,但有一些明显的“错误”。

前汉 (即西汉)中宗 (汉宣帝的庙号)既获金人 (黄金制作的佛像)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国问名号时

注:这幅壁画创作于初唐时期,是敦煌莫高窟第323窟的八幅佛教史迹画之一,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绘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壁画中的信息中找出两处史实“错误”,并就“错误”产生的原因分别予以说明。(要求:信息有效,史实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宋时期,人才辈出,群才璀璨。如谏官方面有唐介、包拯、吕诲云诸人名垂青史;武将方面有狄青、岳飞、韩琦诸人扬名异域;文学方面,有奉旨填词的柳永,有秾丽别致的“闲愁词人”晏殊,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史家方面有刘恕、曾公亮、宋祁、司马光这些大手笔;书法方面有黄庭坚、蔡襄等一班字若珠玑的大家;在哲学上有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重振儒学;在书法艺术方面有黄庭坚、蔡襄,将宋意发挥得淋漓尽致,至今学子犹受其艺术法乳熏陶。科技方面有大发明家毕升……

——摘编自《解码国学》

结合时代背景,围绕两宋时期“人才辈出”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要求:表述成文,解释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人会馆首建于明,至清而盛。明中叶以后这种由商人所建的会馆之所以出现,是经济因素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进行社会整合的产物。明清时期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全国出现了几个比较稳定而富有特色的经济生产区域,突破传统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千里不贩樵,百里不贩米”的经济格局。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贱商的传统有所改变,士大夫阶层对商人及其职业的鄙视、敌对转而采取认同的态度,清康熙帝曾说过“通财贸之血脉者,惟有商贸。”这一转变是各地商人会馆兴起的政治舆论基础。明清以来纵横捭阖的十大商帮,以全国为战场进行商业战争,本地商帮与客帮之间矛盾频出。一些侨居商人阶层与当地社会的隔阂还不时造成纠纷和冲突,本地商人依仗其地域和人际、文化优势,常常欺侮、排挤外来客商。而这种社会的边缘化地位又反而促进了他们的相互认知和认同。于是乡土观念浓厚的中国明清商人同籍人士各出其力,通过在客地修建富有故乡文化特色的恢宏壮丽的会馆,向人们展示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达到以群体力量共谋发展的目的。

——摘编自李晓琴、石涛《对明清商人会馆产生的动因探析》

材料二   近代上海的同乡会诞生于1905年反美华工禁约运动,民国时期,同乡会获得了较大发展,数量远远超过了会馆的规模。清末民初,随着新政的展开以及“社团主义”等新式社会概念的引入,很多社会中间组织都经受了早期现代化的更新与再造。较之会馆而言,同乡会内部管理民主化特征明显。同乡会一般都设有会员大会,选举理事会和监察理事会。另一方面,组织结构的科层化也是一个重大变化。比如,宁波同乡会按照会务的多寡设立了各种分工明确的专职机构。除此之外,同乡会更加注重外来人口的现实生活,还将其业务范围扩展到推行教育、提倡实业、介绍职业、调处争执、慈善救济、公共卫生等“救生”事项。

——摘编自邱国盛《同乡组织与近代上海外来人口的管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人会馆得以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会馆相比,近代同乡会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会馆和近代同乡会设立的共同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宋代士大夫很少参与剧烈的户外运动,像唐代社会风行的打毽、狩猎、拔河等活动不再受青睐,一些益智类游戏(如弈棋)成为被普遍接受和推崇的休闲项目。唐宋士大夫这一休闲生活的变化缘于(     
A.选官制度的变革B.主流思想的演进C.文官地位的变化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初统治者大力倡导臣民阅读《汉书》,将《汉书》从史学意义上的典籍上升到政治意义的经典;与此同时,将《汉书》中最重要的主角汉高祖刘邦神圣化,使刘邦的地位仅居于三皇五帝和三王之后。这些做法旨在(     
A.规范史学编纂活动B.构建政府统治权威
C.重振理学正统地位D.提升臣民文化素质
2024-05-14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9 . 盛唐开元年间,所谓六雄十望(大的州郡),全在北方。宋神宗时全国划分23路,淮河和汉水以南占15路;全国户数1650万,淮河以南占1100万户,及至北宋末年,淮河以南人口已增加了15倍。这说明(     
A.南方经济不断发展B.江南区域位置优越
C.南方政权鼓励移民D.地方行政制度变化
2024-05-13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信息押题卷(三)全国卷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南宋《农书》记载,一是将“地势之宜”列在“天时之宜”之前;二是将天时、地利统一起来合称为“天地时宜”;三是更重视人的因素。“人定胜天”一词在南宋中期开始出现。据此可知,此书(     
A.全面总结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B.标志传统农学完成根本性转变
C.强调积极主动地改造利用自然D.深受理学格物致知观念的影响
2024-05-06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六次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