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汉代的征兵制度“一个壮丁,二十受田,可以独立谋生,但要他为国家服兵役,则应该顾及他的家庭负担。当时规定,从二十三岁起,他可以有一年储蓄来抽身为公家服役了”。该制度(     
A.加重了人民的负担B.具有强制性和义务性
C.保障了农民的生活D.兼具经济性和道德性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章基督教神权的建立与民族国家的兴起

第二章中古以后的欧洲宗教改革

第三章欧洲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

第四章宗教革命开启了近代西方民主社会

第五章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第六章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

第八章从人权平等观念走向民主政治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3 . 学者对居延汉简28户家庭研究后发现,未见一家有两口壮丁或两兄弟都已婚而仍在同一户的情况。这与商鞅变法确立的“二男分异”政策基本一致。这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A.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治理B.中央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C.宗法制度影响家庭结构D.小农经济体制逐渐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4年国庆节,中国邀请法中友好协会代表团、英国文艺、科学界代表团、日本学术文化访华团、日本工人代表团、意大利妇女代表团等民间团体,及文化、科学领域的国际著名人士等参加国庆观礼活动。中国此举(     
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要求
C.有利于拓展外交活动的舞台D.推动了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84年,我国乡镇企业的数量就从上一年的134.64万户猛增到606.52万户。1997年,乡镇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为4039.15万人,比1978年净增42.9%;1999年,乡镇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为6247.16亿元,是1978年29.84倍。乡镇企业的发展(     
A.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成为乡村工业化的有益探索
C.扩大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D.冲击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立国之初即改郡为州。贞观元年,鉴于州地域太小,数显过多,便设“道”,全国分十道,每道派出采访使,为代表中央的具有督抚监察职能的官员,后增至十五道。景云二年,唐政府正式置节度使,集军、政、财、监察权于一身……特别是边境藩镇,拥兵自重,威专一方。由此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平定后,唐朝出现落镇割据。黄巢起义之后,唐朝彻底失去了对藩镇的控制,已经名存实亡。

材料二   宋代地方行政组织分路、州、县三级,同时另有府、军、监等机构。宋仁宗时全国有州府、军、监一级政区二百二十二个。《宋史·职官志》说:“宋初革五季(五代)之患,诏各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宅)以留之。分命文臣出守列郡”。宋还在行政首长之外又增设“通判”一职。规定凡州府文件,必须经通判连署之后方能有效。宋还在州一级设“监当”一职,制衡知州或知府的财政权。宋代的这些政治措施,虽然能防范地方造反或违抗中央,但其弊端也很明显,便是造成内重外轻。

——以上材料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1)根据材料,简析从唐到宋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两代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产生的不同结果及对现代治国理政的启示。
2024-02-01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为明代前期一百余年间,徽州地区土地买卖交易契约427件中使用通货的情况统计。该统计佐证了明代前期(     

A.美洲白银大量流入B.民间白银货币化的进程
C.物价多以银两计算D.宝钞不再作为通货使用
8 . 有资料显示,1872~1895年,官办或官商合办工业资本额占民族工业总资本额的64.56%,民营工业占33.01%,中外合办企业占2.43%。1896~1911年,上述数据分别为21.44%、57.88%、20.68%。这一变化反映(       
A.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加剧B.晚清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C.洋务运动工业成就显著D.清末经济政策调整有一定成效
2024-01-20更新 | 706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等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四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的思想来源大多是《圣经》。在虔诚的基督教徒的宗教意识中,为了高尚的宗教信仰,要随时准备为正义付出自己的实践。在中世纪的人的意识中,是对上帝的和耶稣的一种信仰。这一思想的支配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使得人们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基督教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

——摘编自刘畅《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影响研究》

材料二   清代官方社会教化特别注意宣传皇帝爱民形象。地方政府接到诏令或圣制后要书写张贴在街道的显著位置供百姓阅读。清代无论是官办还是民办学校,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忠于皇帝的儒雅之士。清代还形成讲约制度,即朝廷制定制度、地方官推动、群众参与的思想改造活动。清代地方官上任后就要参加一系列祭祀仪式,引导官员廉洁勤政爱民的风尚;记载忠孝节义人士;记载妇女的事迹以巩固伦常风化;各府州县卫举孝廉方正之人以敦厉风俗,激励人们修善。

——摘编自任志强《清代官方社会教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社会教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官方社会教化的措施。
10 . 20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实施新经济政策,从对采矿和农业的依赖转向制造业,创造条件吸引外资,并以出口贸易推动经济增长;新加坡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建立高技术、高工艺、高附加值、有出口竞争能力的新兴工业企业。这说明当时两国(     
A.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B.自身经济结构存在严重问题
C.强调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D.重视宏观调控以建设现代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