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贞观时期是否称得上太平治世,古往今来,史家们对此看法不一。

材料一   通过对……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考证,可以发现贞观时期的状况与太平治世的条件并不相符……

——戚文闯《“贞观之治”所谓“治世”质疑》

材料二   (贞观时期)君臣上下,共同望治,齐一努力之精神,实为中国史籍古今所鲜见。······而成治世。

——钱穆《国史大纲》

1.“贞观”是哪一皇帝的年号?(     
A.汉武帝刘彻B.唐太宗李世民C.北魏孝文帝D.唐玄宗李隆基
2.材料一、二对贞观时期社会状况的看法有何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A.(唐)阎立本《步辇图》,记录了贞观年间皇帝接见吐蕃求亲使者的情形。

B.贞观十三年(639年)也仅存300万户左右,较隋大业减少三分之二之多。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4卷

C.商旅野次(宿于野外),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丰熟),米斗三四钱……

——(唐)吴兢《贞观政要》

D.往(贞观四年)吾(高昌王麴文泰)入朝,见秦、陇(陕西、甘肃一带)之北,城邑萧条,非复有隋之比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5

3.上述ABCD四则材料,①属于传世文献的是___________,②属于图像史料的是___________,③属于后世学者著述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4.上述ABCD四则材料,①支持上述材料一观点的是___________   ②支持材料二观点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5.根据以上材料,你如何看待贞观年间的社会状况?
2024-02-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诞生,自觉承担起历史使命,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


(1)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四周,镶嵌着十幅浮雕,其中六幅如上,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填写相应字母)。
①掀起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的是____。
②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是____。
③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
④吹响推翻清朝统治的号角、促成中华民国成立的是____。
⑤将浮雕所呈现的事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序应为____。

阅读下列诗歌(节选),回答问题

材料   (一)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

(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三)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四)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按所反映历史时间的时序排列上述诗歌内容,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
(3)诗歌(一)中学子“焚佞府”的主要诉求是(     
A.捍卫国家主权B.反对政府贪污C.呼吁言论自由D.建立共和政体
(4)诗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成功B.中国共产党成立C.巴黎公社建立D.新经济政策实施
(5)诗歌(四)描写的革命行动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
(6)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
2023-04-29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悠悠岁月,世界许多地区的人们也在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共同构成古代人类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某校史学社开展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的主题学习,步骤如下:

步骤一:追寻文化源头,查找关于早期各地域文化的相关史料和相关表述。

1.根据所学,在表格中把古代文化与相关史料准确匹配。(填写字母)。
相关史料(填写字母)
(1)古代东亚文化_______
(2)古代西亚文化_______
(3)古代非洲文化_______
(4)古代南亚文化_______
(5)古代欧洲文化_______
(6)古代美洲文化_______
A.“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
B.汉穆拉比:“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C.亚里士多德:“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D.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E.“威令在你(指法老)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
F.“(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2.根据所学,在表格中把相关表述与各古代文化准确匹配。(填写字母)
(1)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追求家国情怀,主张和而不同等。_______
(2)《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集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_______
(3)因大洋阻隔而与欧亚大陆缺乏交流独立发展。_______
(4)被誉为欧洲文化的源头之一。_______
A.古代印度文化B.古代印第安文化C.古代希腊文化D.古代中华文化

步骤二:聚焦“轴心时代”,探寻早期文明走向成熟的动力。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世纪一前3世纪,同时出现在亚欧部分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为“轴心时代”。他认为这个时期这些文化和思想上的突破,成为后来文化发展的源泉。以中国为例,对下列问题解答做出选择。

3.“轴心时代”的出现与以下哪一技术的发明息息相关?()(单选)
A.新石器发明B.制陶技术C.青铜冶炼D.冶铁技术
4.中国在“轴心时代”最具历史影响力的文化现象是()(单选)
A.创制礼乐文明B.出现“百家争鸣”
C.确立儒学正统D.完善理学体系
4 . 问题探究。

小吴同学在高中历史选修课学习时发现,教科书中曾提到“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但教科书并没有提到马铃薯何时成为欧洲地区主要食物之一的,为此小吴同学尝试通过史料收集和研读,探究这一问题的解决。

步骤一研究该问题的起点,首先要确定16世纪末之前欧洲的主要食物。为此,小吴同学基于以下材料,对欧洲的主要食物做了前后比较。

材料1   在马铃薯传开前,欧洲的粮食作物主要为各种麦类。麦类属高档细粮,单产较低。地理大发现开始后,美洲原产的粮食与多用途作物马铃薯、玉米、甘薯接踵传入旧大陆。但只有马铃薯成为欧洲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被欧人接受,广泛食用。

——张箭《马铃薯的主粮化进程——它在世界上的发展与传播》

(1)材料1中“马铃薯成为欧洲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的原因有哪些?

步骤二接下来小吴同学为了探寻问题的答案,搜集了以下材料,以帮助确定马铃薯成为欧洲地区主要食物之一的大致时间。

材料2   克伦德特(荷兰城市)附近的领地在1739年前从未种植过马铃薯。就在1739年这一年,一个男子率先在0.6公顷的土地上种了马铃薯……这个男人不是一般的农民,他更像是个投机者……到了1741年,种马铃薯的农民增至3人,种植面积2.8公顷。

——斯利彻范巴思《西欧农业发展史》

材料3   佛兰德地区(法国、比利时、荷兰三国交界地区的旧时统称)因食用马铃薯导致每人每天谷物消费量变化统计表   

16931710174017811791
816758680476475

——摘编自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

材料4   各地区长官,请高度重视种植一种被称为马铃薯的作物,此植物生长不受地域和自然条件所限,不论对人类还是对牲畜都有益而无害。所有王公贵族和庶民百姓要充分理解种植马铃薯的益处,并把马铃薯作为今春主要食品……。

——节选自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17401786在位)政令

材料5   1845年后)“好吃的面包、牛奶、咸肉、猪肉等等,然而没有人喜欢吃,所有人都喜欢吃马铃薯。甚至年长的佩吉为其恸哭,没有其它的食物具有如此强的力量。”

——大卫托马斯:《伊丽莎白史密斯的爱尔兰日记》

(2)相较于材料1,材料2至材料5提供了哪些探究问题的新视角?
(3)根据步骤二所列的材料,小吴同学得出了“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马铃薯成为欧洲地区主要食物之一”这一结论。请说明理由。

步骤三通过对历史问题探究,小吴同学对历史研究有了一定的亲身体验。

(4)通过步骤一到步骤二的实践体验,小吴同学会在研究方法上有何总结?
2023-03-20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国家统一

材料: 根据其研究,历代王朝的核心区可以总结为以下地图以及空间范围(阴影部分)





这六幅地图分别表示了六个时期的王朝核心区域,根据地图信息判断其代表的时期并填入下表。
地图时间范围
秦汉时期
例: D十六国北朝至隋唐前期
六朝政权
中晚唐五代北宋
辽金元
明清

2023-01-2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桃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和治理

延续两千多年的大一统国家形态是历史合力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 必然选择。而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整 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中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是其中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1)写出A. B. C.所示的三个历史时期。
(2)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A、削弱地方权力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制
B、选择标准的演变与不断制度化的趋势
C、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由官员兼任到设立专门机构的演变趋势
E、“家国一体”政治特点的先秦政治制度
一、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演变
1)①
2)皇权为中心的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创设
3)分工严密各司其职的官僚制度不断完善
二、 ②
1)皇权不断加强与相权不断削弱的中央官制
2)③
3)地方管理由中央垂直管理向派驻管理的转变
4)制度与官制不断创新的有效边疆治理
三、选官制度的演变
1) ④
2)逐渐成为强化皇权、加强统治的手段
四、监察制度的演变
1) ⑤
2)对地方的监察越来越严密,皇权得以进一步加强
2023-01-1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新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东印度公司

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贸易中心的转移,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有效垄断对外贸易,英、法、荷等国建立了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如英国东印度公司,从 17世纪初获得第一个特许证,到 19世纪中期因英国政府正式接管印度事务而寿终正寝。这期间它与英国政府之 间关系不断变化。

材料一:(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 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

——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年12月31日)

材料二:第1条:(新成立的)公司作为一个法人和政治实体,其名字的全称为“对东印度贸易的英吉利公司”,公司的一切权力和义务均在其专享名称下实现与履行;公司在海外的活动,必 须为整个王国带来荣耀和财富。

第11条: 除进行贸易外,公司在东印度还肩负一定的管理责任,有权对公司在东印度建立的商馆、工厂和仓库等贸易据点进行有效的管理。

——1698年东印度公司特许证,摘自戴斯卡·查尔《印度宪政史资料》

材料三   第5条: 除了纯粹的商业信函外,公司所有有关印度的信函必须先交给督察委员会(作者按:督察委员会在英国本土成立的,成员由国王任命)审查,然后才由公司董事会将指令发往印度,不经过审查,公司董事会不能直接向印度发出任何指示。

第42条:为了更好地管理印度,英国政府将在印度设立总司令一职,对公司所属军队享有最高统帅权。

——1784年议会通过的《改善东印度公司和不列颠印度领地行政法》

(1)在近代西欧,除股份制贸易公司之外,商业经营方式还有(     

A. 商品交易所 B. 有限责任公司 C. 票号 D. 百货公司 E. 当铺

(2)根据材料三,英国政府对东印度公司在哪些方面做出了限制?(     

A.决策权 B.立法权 C.军事指挥权 D.贸易权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探讨英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待东印度公司有什么不同的政策?其原因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东印度公司的认识?

2022-12-22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文物中的古代中国。

文物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重要资料。某校历史社团举办主题为“文物中的古代中国”的文物图片展览活动。


(1)根据展览图片信息,将下列展品匹配相应的类别。(填写字母)
A.乾隆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B.战国时期双镰铁范C.秦半两钱D.南宋手持罗盘的陶俑
E.唐代胡商牵骆驼佣F.明仿宋针灸铜人G.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稻茎叶H.北魏墓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金币

国家治理农业生产对外交往科技水平


(2)如果要符合“统一”“多民族”关键词,可选择的展品是____。(填写对应的字母)
(3)如果以“明清时期的新发展”为专题,依据示例,从下列待选的展品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展品做简要理由说明。
《红楼梦》《海国图志》《几何原本》译著《本草纲目》《革命军》
示例展品名称:《红楼梦》
展品说明:作者曹雪芹,小说反映了清朝中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享誉世界的名著。
展品名称:____。
展品说明:____
2022-09-03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新学书籍却无人问津。这反映出该时期(     
A.儒学地位颠覆B.科举制度消亡C.政局变化迅速D.西学深入民心
21-22高一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A.洋务运动的兴起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
2022-06-15更新 | 2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国际部(紫竹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