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0 道试题
1 . 如图是关于IMF的漫画,对其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致力于改善各国基础设施建设B.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帮扶对象
C.维持有序汇兑并避免汇兑贬值D.投票规则致危机管理难奏实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汉谟拉比法典》普遍采取案例汇编的形式,每一条都以假设句“如果……”开始。例如,第 249条:“如果一男子雇一头牛,神使之罢工而且该牛死掉,那么租牛者可以神的名义发誓并 且免去责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法典具有明显习惯法的痕迹B.法律规定体现公正与公平原则
C.古巴比伦王国重视保护私产D.法典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梨俱吠陀》成书于公元前1500—900年间的印度,而成书于公元416年和646年的《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分别由中国求法僧法显和玄奘游历印度后根据亲身经历所写,表2为三本书对四大种姓的记载对比。下列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梨俱吠陀》《佛国记》《大唐西域记》
婆罗门祭司净行(祭司)
刹地利武士王种
吠舍农民、少数富商商贾
首陀罗奴隶农人
贱民——恶人
A.中国记载史料可信度低于印度B.商人社会地位比较稳定
C.印度和中国的记载完全不一致D.社会发展影响种姓成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表是1929~1931年中国派赴留学生的部分情况统计表,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   年份
国别
1929年1930年1931年
人数所占(%)人数 人数所占(%)
德国865.2666.48418.7
法国16510.014213.810622.6
美国27216.415815.311525.6
日本102561.759057.38318.4

A.中国公派留学教育获得长足发展B.经济危机导致留美学生比重递减
C.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影响留学教育D.日本侵华导致留日学生数量减少
2023-05-10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学者斯塔夫利阿诺斯编写的《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纵观了西方宗主国中心与非西方依附性外缘的相互联系的演变,同时又探索了彼时西方人极不关注的第三世界革命运动的整体发展趋势。此书将近500年的历史进程分为4个阶段:

阶段中心地区的经济特征外缘地区的依附关系第三世界的演变
1400—1770商业资本主义垄断性的殖民主义第三世界出现(主要在美洲)
1770—1870工业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殖民主义第三世界向亚非拉地区扩大(反西方的早期动乱)
1870—1914垄断资本主义先发制人的殖民帝国主义第三世界全球体系形成
1914—至今防卫性垄断资本主义新殖民主义(让与政治独立来换取经济上的依附和剥削)非殖民化和第三世界的独立(第一次全球革命高潮、第二次全球革命高潮)

——摘编自(美)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选择一个解读材料的角度并提出你的观点,结合具体事实进一步阐释。(要求:角度明确,观点清晰,史论结合)
2023-05-04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段考历史试题
6 .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经典观点解读
《礼记·大学》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密不可分。一个人树立治国的志向,首先要从修身齐家做起,这成为历代有志之士的追求。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都是讲修身与治国的关系。经历了近代列强侵略、国破家亡的苦难与伤痛,家国情怀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孟子》解释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材料二

仁人志士历史贡献解读
汉朝班超一家数代对国家强盛、边疆巩固作出了贡献。学习中外历史知识,每个爱国学子都要把增长知识、学好本领与国家的富强联系起来。
著名政治家和学者梁启超不仅本人对国家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的九个子女也都成为有用之才;中国航天奠基人之一梁思礼院士是梁启超的少子,在被问及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什么时,他说:“爱国!”。
回族青年马本斋和他的母亲英勇抗日的事迹,传颂至今。
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体现家国情怀的典范方志敏被捕入狱后写下的“假使能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那我又何惜于我这一条蚁命!”“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的名句,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

材料三

仁人志士名言解读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铭记历史,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与担当。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钱学森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围绕主题“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材料与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结构合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3-12-2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宿迁中学、宜兴中学2024届高三12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7 . 下表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争前“各口岸输入洋纱的比重”。对表中数据解读准确的是(     
年代华南八港%华中九港
%
华北二港%东北一港%
1867-1871
1877-1881
1884-1888
1889-1892
97.9
86.8
63.6
47.6
1.6
6.2
10.9
24.0
0.5
7.0
19.6
19.5
*
6.0
8.9
A.华南地区自然经济解体缓慢B.中国对外贸易中心转向北方
C.华中地区的近代化程度最高D.西方列强加强对华商品输出
2023-12-2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4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为漫画作品《开火》,对图文解读最准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面临挑战
B.美国的经济霸权势不可挡
C.美国资本向全球扩张
D.北美自由贸易区名存实亡
2022-05-2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皋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三)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联邦德国宣传海报《枯木逢春》            图二:苏联漫画《美国解决市场问题的棍棒》
请仔细观察上面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对图片信息进行解读。(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3-12-1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列对《1980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与国民生产总值情况统计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或地区人口/百万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
美国2281136025900
苏联265455012050
日本117989011570
欧洲共同体31729070
法国54117306330
联邦德国61135908280
英国5679204430
意大利5764803690
中国9804504410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B.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C.美苏争霸中苏联始终处于守势的经济根源
D.欧洲已经具备了完全摆脱美苏威胁的实力
2022-05-17更新 | 32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