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7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历史学者菲利普·霍夫曼对近代欧洲国家间关系的处理方式进行了专题研究。他认为,17世纪中期以来,欧洲各国统治者因追逐个人“荣耀”而发动的战争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使用表2对自己的这一论断进行了例证。

下表是在AITFL数据库中搜索法语单词“gloire”(荣耀)和“guerre”(战争),两个词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的次数和频率。

年份次数频率(每万字出现率)
160016992400.11%
170017991770.04%
180018991420.02%
按照菲利普·霍夫曼的逻辑,指出表中数据所反映的欧洲国家间关系处理方式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春一中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67年在美国安娜堡召开了第27届东方学术会议,由于官方以及私人机构的强大财力投入,与会人数达到历史最高。该会议使美国的区域研究范式逐渐占领主要学术场域,并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东方研究话语权,更加关注目标区域的“当下”问题。这反映了当时(     
A.战后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化B.冷战背景下美国争夺知识权力
C.美国重视东方地区文化研究D.美苏两国的竞争领域不断拓展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研究视角等方面的差别,中西史学界对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的评价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英国国内辉格派史学家认为这次革命的“光荣”之处就在于议会最终战胜了国王。“革命”一词的意义并不是指用暴力将政权由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的手中,而是意指事物发展像车轮一样又转回原处(英文中“革命”“revolution”一词的原来意思为“循环,回到原处”)。托利派思想代表人物休谟认为:没有权威,自由就不能存在;建立政府不是为了提供自由,而是为了提供正义;对当权政府的反抗,是不可饶恕的行为。英国历史学家马考莱则认为,在“革命方案”中,“没有一朵王冠上的花被触动,没有一种新的权利给予了人民”。

——摘编自许大华《论“光荣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影响》

上述材料是不同学者对英国“光荣革命”的评价,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另选两个视角或方向、立场,对“光荣革命”得出简要的评价,并进行阐释。
2024-06-0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78-1910年,墨西哥咖啡、棉花、龙舌兰、甘蔗等出口农产品的年产量,分别增加了350%、60%、110%和50%,而谷物和大豆却分别下降了40%和22%。墨西哥不得不进口粮食来满足国内的需要。这反映了墨西哥(     
A.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B.注重发展农副产业
C.开始被卷入世界市场D.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宋初,经历五代动乱后,书法传统一度断裂,“趋时贵书”的风气流行于世。一些科举士子为博得主考官员的欢心,竭力模仿其字体,而主考官员也借机拉拢士子,书法的政治意义得到强化。这表明(     
A.书法反映了官方意识形态B.宋代书法艺术出现了倒退的趋势
C.书法受到封建礼法的约束D.书法风格受时代和个人品格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清末,以进化论为指导的“新史学”思潮兴起,史学撰述更加关注边疆史地、外国史地、中外关系,以及欧美革命史的引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是传播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新社会因素冲击了君主专制B.对外关系呈现缓慢转型
C.思想领域出现批判理学倾向D.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2~13世纪的英格兰兴起了大批的小城镇,这些小城镇多为人为“种植”城镇,是特许状授权的交易地点,领主选定一个他认为合适的地点作为“城址”,授予“市民权”或“市民租佃”之后,这一地方便具备了“城”的资格。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格兰城镇化(     
A.推动了商业资本的扩张B.渗透着鲜明的政治因素
C.兼具专制与自治的特点D.体现了王权强化的趋势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学术界普遍认为: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500年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1年的古代中国文明、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的古希腊文明,是世界发源较早的“五大文明”。

——摘编自(美)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汉代中国人开通了中西商道“丝绸之路”;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宣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件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处夺取。”

——摘编自瑞烨《血与火的战争:军事天地》等

(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文明进行简要解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跨区域文明交往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罗马法规定获得过荣誉奖励的人可以在其葬礼上摆出标志此等荣誉的荣冠(如下表)。这反映了古罗马(     
金冠:表彰在单人决斗中杀死敌人或坚守阵地到战斗结束的军官
市民冠:表彰在战斗中拯救了战友生命的战士
海军冠:表彰在海战中第一个登上敌船的战士
首登冠:表彰在攻城战斗中第一个攻上敌人城头的战士
壁垒冠:表彰那些第一个登上了敌人堡垒的战士
凯旋冠:表彰取得重大胜利的将军
A.等级制度推动海外扩张B.军事征服巩固共和制度
C.法律制度强化国家意识D.战争促进公民意识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37年10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以在苏区居住的经历为题材撰写并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1938年2月,该书中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在短短的十个月内就印行4版,轰动了海内外。该书名变化的原因是(     
A.减少发行的阻力B.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争取美国的支持D.促进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2024-05-27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