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3世纪以来,神迹剧开始在欧洲部分地区上演,剧情多是圣徒的生活、道德故事,以及最重要的《圣经》故事,而《圣经》故事大都由手工业行会负责演出,它们往往将基督徒的虔诚和粗鄙的幽默感结合起来,从而吸引了众多的观众。神迹剧这一类戏剧(     
A.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文化追求B.展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维护了基督教会的封建统治D.彰显了骑士阶层的道德理想
2024-02-05更新 | 1275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中世纪艺术家并不是一心一意要创作自然的真实写照,也不是要创作优美的东西,他们是要忠实地向教友们表达宗教故事的内容和要旨。”13—14世纪后,基督教徒不光将绘画作为描述宗教教义的工具,同时也利用绘画的审美功能来感动普通民众。这一转变表明,欧洲绘画(     
A.摆脱了传统宗教思想的影响B.具有世俗化发展趋向
C.不拘泥于对现实的刻板描摹D.注重精神意境的表达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叶以后,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了。在工业经济迅猛发展过程中,政府早年所颁布的对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限制性法令已严重束缚经济的自由发展。同时,随着英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增强,关税保护制度已成为海外市场的障碍,为经济发展“松绑”已成为形势的需要。从19世纪初开始,英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支持经济发展。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7811785年的年均1369.3万英镑,增长到18661870年的6924万英镑。

——摘编自刘金源《现代化与英国社会转型》

材料二   巴西的工业化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导致的国际贸易萎缩及二战带来的外部条件变化,迫使巴西加速发展原先需进口的本国工业消费品。二战后,巴西政府开始制定全国性发展计划,不仅对汽车、钢铁和家用电器等基础工业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制定了保护国内市场的政策。19561961年,巴西政府完成或基本完成了包括5个部门30个项目的目标计划,建立了汽车、造船以及重型电机等制造业。同时,钢铁、重化、造纸等工业部门也取得很大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靠国家高投入、高保护和大量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推进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导致巴西民族工业失去了发展活力,国内积累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 为此,巴西政府决定采取外向型的发展模式。19681974年巴西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10%,被誉为“巴西奇迹”。

——摘编自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与巴西工业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西工业化不同于英国的原因及其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玛雅人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令人惊叹。促使这方面高度发展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祭司阶层亲自掌握。他们的职责之一是日测气象,夜观天文,制订历法,决定重大农业活动时间。历法越精确,剥削来源越牢靠。据此推断,古代玛雅祭司阶层重视历法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神学观念影响B.关注民生保证农时
C.压榨民众维护统治D.文化垄断控制人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苏俄成立伊始,列宁曾说“俄国革命……必须唤起国际革命,必须从我们仅仅一国的革命转变成世界革命。”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又提出了和平相处的外交政策,打破与资本主义国家的隔绝状态。这一转变主要基于苏俄当时(     
A.已获资本主义国家承认B.片面地重视发展重工业
C.力图输出革命主义文化D.需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赋税制度乃立国之本。下表为中国不同时期赋税制度的相关史实(节选)。

时期赋税制度概况
秦朝秦统一全国后,实行“收泰半之赋”的税额,即相当收获物的一半以上。男子17岁就开始承担徭役等义务,至60岁为免老年龄,方可免除徭役
汉代汉初田赋比例十税一,汉文帝时期降至十五税一,汉景帝时进一步降到三十税一
隋唐隋朝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即交纳一定的绢代替服役。唐代前期,唐朝在租调制中正式增加了作为丁役、匠役代役金的税目“庸”,即“输庸代役”
清代雍正元年,开始普遍推行“摊丁入亩”,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
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颁行《华北区农业税暂行税则》,采取免征点、最高限度、严控地方附加等方式减轻农民负担。西北解放区颁发《陕甘宁边区临时营业税暂行征收办法》,规定营业税税率一律为15%,减免战争损失较大的工商业营业税
改革开放时期1983年7月在国营企业中普遍推行“利改税”,实行税利分离,企业逐步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005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废止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农业税废止
围绕“赋税与国家治理”这一主题,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洋务企业经营过程中,李鸿章热衷于官督商办;张之洞虽认为官商“权限必须分明”,但强调“盖国家所宜与商民公之者利,所不能听商民专之者权”,企业“利可归重股东;权则股东须有限制”。这反映洋务派(     
A.经济理念仍囿于传统B.顺应了近代化潮流
C.践行了中体西用主张D.强调规范管理企业
2023-12-29更新 | 309次组卷 | 6卷引用:华中师范大学潜江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综合复习(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史诗《吉尔伽美什》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主人公:身高十一尺有余,足长三尺,腿长七尺,髯发浓密。亚述王宫遗址出土的巨大浮雕也呈现了这般形象(见图)。这种文本和实物的一致性可用来(       

A.说明史诗的描写有据可依B.证实吉尔伽美什确有其人
C.理解古代西亚的审美观念D.还原苏美尔人的体型样貌
2023-11-28更新 | 1917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3世纪,长期的聚居、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经验使城市居民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共同意识。他们要求像封建王公在他们领土上所做的那样来执行自己的司法、征税、铸币、市场管理等等;而且在有关自己切身利益的地方事务上,他们不再愿意服从封建主的权力。但他们愿意继续负担服役和缴纳赋税。上述现象(     
A.有利于庄园经济快速发展B.说明城市自治有社会基础
C.为民族国家形成创造条件D.体现出欧洲专制王权衰落
2023-11-23更新 | 30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896年4月,日本明确提出在重庆设专管租界。在其后几年中,并无日本商民到重庆居住,日方便将此事搁置但在八国联军打进津京后,英、法加大了在当地买地的力度,有设租界之意。日本驻重庆副领事山崎桂声称:“此时落实条约权利、(在渝)设定我国租界,是当务之急。”以上说明当时日本(       
A.在甲午战后所获特权未得到落实B.在重庆贸易活动日益频繁
C.企图与西方列强争夺在中国权益D.对华政策取决于英法态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