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02 道试题
1 . 二战后,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西方社会的福利增长呈现出刚性升势,但其经济增长却是周期性地在萧条与增长之间摇摆。因此,在某些时刻,西方社会普遍出现“超水平的社会福利”。最符合材料中“某些时刻”表现的是(     
A.20世纪40年代末,“马歇尔计划”实施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有化浪潮兴起
C.20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持续蔓延
D.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在全球活跃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

材料一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引致激进主义运动在英国的兴起,并导致劳资冲突的骤然加剧。1799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反结社法》,该法案规定,任何工匠若通过结社要求提高工资,或减少、改变工时,或削减工作总量,以及任何人通过收买、规劝、诱导、恐吓或以任何恶劣的手段来唆使任何行业的工匠来实施上述行为,或无正当理由而停工的,经两名治安法官裁决后,亦可判处不超过三个月的监禁或不超过两个月的劳役。

材料二   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不仅给雇主阶层带来巨大压力,也迫使政府不得不通过改善工人待遇、增加工会权利来缓解社会危机。1867年皇家委员会通过的《主仆法》,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刑法对单个工人活动的限制,普通工人第一次得到议会特许的承认。1867年英国熟练工人获得了选举权,这促使政府必须考虑工会的权利。1871年,《工会法》在英国问世,法律规定,任何工会的活动只要限制在它的职业范围内都不应被视为非法。工会的合法性得到重申。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柴彬《从工会法律地位的演进看工业化时期英国政府劳资政策的嬗变(1799—197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18世纪末英国工人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述英国政府对工会组织立场的变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中叶后,当罗马教会大量派遣传教士来华传教带来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时,一部分具有进步思想的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科技对经济、对社会、对国家的作用,开始对脱离实际、玄虚空谈、扼杀个性的宋明理学和封建纲常进行反叛。他们强调“借泰西为剡子”来发展中国科技,并提倡“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的科学怀疑精神和“精求其故,积变以考之”的务实求证精神,探索科学真理,破除一切迷信。于是以传播科学知识,灌输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移植科学方法,开展科学研究用于变革传统、繁荣经济、振兴实业、强国富民的科学救国思想开始在西方文化的输入中逐步萌生,并在帝国主义的坚炮利舰轰开大门以后,寻求民族解放的沉思痛索与行动进程中得到了发展与勃兴。

——摘编自朱欣农、炎冰《近代“科学救国”思想的源流和评估》

材料二   科学救国思潮,是爱国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以来发生的一系列变革的反省,是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忧国忧民的思考,以及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一番深入调查研究之后,提出的一个救国方案。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即萌发了朦胧的科学救国思想。此后,一直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是科学救国思想的萌芽期。1905 年,康有为提出“科学实为救国之第一事”,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想的产生。1915年,中国科学社的创立及其《科学》杂志的刊行,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科学救国思潮加速了近代国人思想观念的变迁,推动了思想解放 ,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科学启蒙。

——摘编自朱华《中国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兴起新论》

材料三   在“科学救国”思想驱动下,洋务派从1862年开始陆续创立了一批大型兵工厂,使引进西方近代军事技术逐渐成为洋务运动初期的中心。进入19世纪70年代,引进西方近代民用技术日益成为中后期洋务运动的重点。随着洋务运动的不断深入,他们开始强调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主张系统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然而,洋务派的“科学救国”思想毕竟是在封建专制的社会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

——摘编自杨怀中《洋务派“科学救国”思想及其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科学救国思想溯源至明代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科学救国思潮兴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派的“科学救国”思想实践的具体措施。
2024-06-0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她在出嫁时把已传到葡萄牙的中国红茶带到了英国。她不仅爱喝茶,还把茶视为天赐的健美饮料。由于她的宣传提倡,饮茶的风气在英国宫廷里盛行起来,扩展到王公、贵族及富豪,饮茶成为他们养生的妙品和风雅的社交礼节。在凯瑟琳公主等人的推广下,人们群起仿效,饮茶的风气又被普及到民间大众,部分取代了酒成为风靡英国的国饮,所以凯瑟琳被称为“饮茶皇后”。

根据材料,以17世纪的“饮茶皇后”为主题自定标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符合当时历史阶段特征,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中叶以前,东南山区修建了一批堰坝蓄水灌溉。到明中叶以后,大量商贩借助河流运输竹木、柴炭、靛麻等商品,需开堰通行,导致农商之间出现了许多用堰纠纷。这反映了当地(     
A.高产作物的引进B.区域性商帮的形成和发展
C.朝贡贸易的繁荣D.农林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2024-05-26更新 | 575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1958年戴高乐重返政坛后,主张推动欧洲联合,建立“欧洲人的欧洲”。他反对法国成为美国的附属或“小伙伴”,而应当“在一个欧洲人的欧洲中间保持法国的面目”。戴高乐旨在(     
A.建立统一市场,实施贸易保护B.争取独立自主,提升法国地位
C.加强欧洲合作,解决滞胀问题D.缓和法苏关系,保持欧洲均势
2024-05-26更新 | 646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65年,李鸿章奏请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时指出“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填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1873年,沈葆桢改变福建船政局的经营方针,主张“广闾阎(指平民)之生计,节国家之度支”。这反映了他们(     
A.抵制外国资本入侵的目的B.关注军事和经济的联动
C.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D.产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2024-05-15更新 | 44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朝科举考生被录取后要到考官处谢恩,称考官为“师门”,自称“门生”。宋太祖改革殿试制度,使录取的考生只能向皇帝感恩戴德,做“天子门生”。宋仁宗后,殿试只分甲第排名次,不再落榜也成为定制。据此可知,宋代改革殿试制度是为了(     
A.遏制结党营私并笼络士子B.避免取士的主观随意
C.统一科举考试选才的标准D.强化崇文抑武的政策
2024-05-15更新 | 781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汉武帝在位50多年,用人不拘一格,“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他共任命丞相、御史大夫29人,其中多数并非儒家。这反映当时(     
A.百家争鸣局面仍在延续B.现实统治需要影响治国理念
C.中朝制度的建立与完善D.察举制度的弊端已日益显现
2024-05-15更新 | 569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周在封邦建国的同时,也常常将诸侯的部分家族成员留守王畿辅佐周王。如周公长子就封于鲁,周公次子一脉在王室累世任官。这种做法(     
A.实现了对诸侯国的有效控制B.破坏了宗法等级秩序
C.兼顾了周王室和地方的发展D.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2024-05-15更新 | 645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