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传统“天下观”“大一统”“夷夏观”及“羁縻”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历代王朝多依据国力强弱、边疆形势而采取不同的边疆治理政策。总体上看,这些治边政策各有特点,同时存在着前后相继,不断继承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的最终结果则是边疆治理方式的不断“内地化”和边疆地区最终和内地融为一体,成为中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李大龙《试论历代王朝治边政策的继承与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相关阐述。(要求:观点准确,史实充分,表述清晰。)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押题卷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中世纪大事记

1020年,西班牙城市莱昂首次获取城市自治特许状。

1057年,米兰市民武装起义,反对作为城市领主的大主教。

1077年,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向教皇“忏悔罪过”。

1088年,“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

1096年,英国牛津大学成立。

1108年,法国琅城市民向城市领主购买了城市自治权。

1171年,意大利设立威尼斯银行,从事存、放款业务。

12世纪后半期到13世纪中叶,《列那狐传奇》完成,欧洲城市文学发展。

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因征税问题绑架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1313年,教皇克莱蒙五世公开发行花钱就能得到的“赎罪券”。

1367年,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最终包括了近200座城市和城镇。

1485年,都铎王朝建立,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1492年,西班牙“光复运动”胜利,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中世纪的阶段特征。(要求:观点明确,多角度论述,表述成文。)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押题卷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发展演变历程,如表所述。

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000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文化呈现多元化。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文明核心,并向周边辐射
夏商周时期中华文化初创期和奠基时期。文化认同初步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秦汉时期文化大一统趋势明显。各民族文化交流增多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以宏博和辉煌著称。文化的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突出
宋辽西夏金至元明清时期中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新的文化不断出现,先是中学西传,后出现西学东渐

——摘编自杨共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等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围绕“中华文化的演变”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要有原因分析、有史实依据,表达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何谓“文化自觉”?1997年费孝通在《反思·对话·文化自觉》中提出这一问题,并将其发展历程总结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自觉思想产生了文化差异共生共美的语境,在此语境涵盖下,其所表达的内在逻辑与时代精神的实质表现为适应不同时代需求而必须进行文化转型与文化创新。文化自觉思想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的优良继承、创造生成以及在世界文化交流体系中的近代文化自觉,涉及内容广泛。简言之,不外乎处理文化的中国性与世界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既互动统一,又相对独立。从源头上讲,虽然西学传入中国始于明末,但大量的东渐则在鸦片战争之后。

——摘编自孙墨等《论中国近代思想的文化自觉理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自觉”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等重要国际组织,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主要通过联合国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不断开放、积极进取、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利用联合国舞台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如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等多边军控和裁军条约,不断扩大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人力和财政支持,并且主办世界妇女大会。中国通过与联合国的全面合作,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国际环境,而且不断融入国际社会,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和国际社会的建设性力量,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中国在联合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中国得以在国际社会发挥建设性引领作用。

——摘编自张贵洪《联合国是中国参与多边合作的重要舞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联合国全面合作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能够在联合国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5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国际贸易不断发展演变,其阶段特征如表所示。

1518世纪中叶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开始。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在国际贸易中先后居于优势地位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机织品成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造品;大宗工业原料成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英国在国际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
19世纪末至一战前国际贸易仍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垄断组织开始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并形成了一个以西欧、北美国家、日本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并进口制成品的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贸易额锐减并停滞不前。在制成品贸易中,机械产品和武器产品贸易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在初级产品贸易中,矿产品和石油所占比重迅速提高。世界贸易中,欧洲的重要性降低,美国的地位上升很快

——摘编自海闻《国际贸易》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一阶段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表达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与卢梭两人在感情上的交恶有性格、兴趣上的原因,根源却在于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案和理论上的斗争。伏尔泰赞成“开明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号召推翻专制王权。在伏尔泰看来,启蒙的旗帜是理性;而卢梭对理性提出质疑,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主张尊重人的天性,宣扬感情至上,走向了浪漫主义。

——摘编自(法)亨利·古耶《卢梭与伏尔泰:两面镜子里的肖像》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想达到的目的。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自由被认定为是一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表达了人对社会权力的追求,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摘编自孙兴《论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和卢梭观点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变化并指出这一转变的影响。
2024-06-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各类学校“广开来学之路”,中央官学中规格最高的国子监的入学资格从唐朝的三品降到七品以上官员子弟,不少基层官僚的子弟以及寒素子弟也进入国子监听读。宋朝的法律一般禁止工商业者本人应举做官,但其中的“奇才异行者”也可参加科举考试,并允许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对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宋朝出台给太学生增发伙食补助、允许贫困太学生在校留宿等政策。宋代教育虽然逐渐“平民化”,但也远未达到区域尤其是城乡协调。

——摘编自周宝荣《试论宋代教育的“平民化”》

材料二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设立了全国最高教育行政领导机关教育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任职期间,蔡元培先后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和《对于教育宗旨之说明》中,系统地阐述了其教育新思想。他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者,皆今日之教育不可偏废者也”。此乃他为民国教育提出的“五育”并举、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的新教育宗旨。蔡元培辞去教育总长职后,教育部颁行的民国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助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国子监”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地位。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教育平民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并阐述其意义。结合所学,指出蔡元培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今日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近代前期上海地区的社会流行语汇。

类别社会流行语汇
商行文化鞠躬、英蚨、领事厅、买办、十里洋场、酒楼、影院等
饮食习惯番菜、洋餐、自来水等
服饰爱斯头、高丽布、旗装、香水、一字襟坎肩等
用品用具自由车、洋车、轮船、自鸣钟、电线、电报、德律风(电话)等
娱乐活动马戏、影戏、赛车、赛马、跑狗等

——摘编自陶垠霖《近代上海竹枝词民俗语汇及社会流行语汇研究》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届高考历史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为1938年至1945年间,由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在越南发行的纸币情况。这一状况(       

时间

数量(单位:十万元)

1938年

1738

1939年

2163

1940年

2704

1941年

3467

1942年

4922

1943年

6124

1944年

11065

1945年(至2月)

16260

——摘编自翟伟《法国殖民统治时代的越南经济研究》

A.有利于宗主国经济的发展B.使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
C.导致越南内部发展不平衡D.体现了法国的资本输出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