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文献记载,商汤灭夏时,诸侯(方国)有三千之多;周武王时,(原臣服于商的)侯伯尚有千余。为此,西周初年的君王(     
A.积极开疆扩土B.宣扬“家国一体”
C.强化中央集权D.重申“华夷之辨”
2 . 《孟子·尽心下》提出“无礼义,则上下乱”;《墨子·天志上》强调“且夫义者,政也”;《韩非子·解老》有“遇诸侯有礼义,则役希(同“稀”)起”的记载。这反映出百家争鸣(     
A.使各家思想日渐交融B.聚焦“义”展开了激烈争论
C.加强了民众观念认同D.有规范政治秩序的共同诉求
2023-04-09更新 | 1024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昆明一中、宁夏银川一中2023届高三一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清朝时期,台湾地方志的修撰一直备受重视。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要求。

材料一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蒋毓英主编《台湾府志》为清朝首部台湾府志,其记载郑成功攻克台湾时,舟师搁浅,“水忽涨十余丈,巨舰毕入”,编者认为此“非天之相此逆旅也,盖将借手以式廓国朝无外之疆域”。清军收复台湾时,则“咸水苦军士,而海岸忽涌甘泉,众无渴患。一战而澎湖克复”。

——摘编自[清]蒋毓英主编《台湾府志》

材料二   自康熙至道光,台湾府、厅、县志修成且保存至今21部,另有私人纂修志书多种。其中,有关台湾收复后社会变化的记载随时间推移而增多。如乾隆年间《重修凤山县志》记载台湾由“不粪种”“种植后听其自生,不事耘除”,到“生齿日繁……勤耘耨、浚沟洫,力耕不让中土”,而雍正年间《台海使槎录》等志书亦载台湾少数民族从“无田器”,到“耕种如牛车犁耙与汉人同”,以至“礼节近亦渐学汉人”,“骎骎乎有中土之习”。

——摘编自柳浪《清朝台湾地方建置与方志编纂研究》等

材料三   同治年间,台湾《淡水厅志》修成,其序言强调淡水乃“沿海七省藩卫”,“海防尤重”。光绪年间所编《恒春县志》则记载日本“觊我土地”,朝廷派沈葆桢“提兵渡台”,“以公法条约,折冲于尊俎之间”,事毕,恒春设县,而“日本之役为恒春设县之由,……不可不备录之,以符数典不忘之意”。

——摘编自《清代台湾方志汇刊》

(1)材料一中,《台湾府志》记载“水忽涨十余丈”和“海岸忽涌甘泉”两起事件,作者有何动机?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台湾收复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3)材料三中两部台湾地方志的记载,反映了哪些历史背景?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7年,毛泽东指出,中日之间的最后胜负,要在持久战中去解决。1938年《论持久战》发表,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表4为其经典语录及国内外反响简表。

经典语录国内外强烈反响

我们的战争是神圣的、正义的,是进步的、求和平的。不但求一国的和平,而且求世界的和平,不但求一时的和平,而且求永久的和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军全民的统一战线,决不仅仅是几个党派的党部和党员们的统一战线。

我们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人物团体相关记载
延安军民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讲演了《论持久战》的基本内容,但不能满足需求,只好油印出来,在党内传阅,后又公开发表。
盟国领袖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的案头上,都放着专人翻译的《论持久战》文稿。
国民党高层蒋介石、白崇禧给《论持久战》以很高评价。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部长陈诚还特地请周恩来到湖南衡山给军官训练学员讲授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

---摘编自刘继兴《毛泽东名著<论持久战>背后的故事》等


阅读材料,围绕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提炼出三个观点,并任选一个观点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说明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汉代画像石保存了大量关于体育题材的资料,如蹴鞠、骑马、射箭、角抵等。名将霍去病很喜欢蹴鞠,《汉书·霍去病传》记载“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踢鞠(开辟场地踢球)”。这反映出(     
A.霍去病无视军情满足个人需求B.汉代体育包含一定的军事需求
C.汉代盛行刚健的尚武轻文之风D.竞技体育成为娱乐的主要方式
2023-03-22更新 | 599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6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与此现象最为契合的结论是(     
A.历史事件难以还原真相B.王位世袭制由此确立
C.史籍记载自相矛盾不可信D.启承禹位应是历史事实
2023-03-22更新 | 326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县官”一词源于《礼记·王制》天子居县内(王畿)、官天下的王制理论。睡虎地秦简和里耶秦简中记载:秦国国君及其家室称为“公室”“王室”,秦始皇下令将“公室”“王室”的称号改为“县官”。秦始皇此举旨在(     
A.巩固统一的奴隶制国家B.凸显秦始皇及其皇室的地位
C.恢复对王畿地区的统治D.加强对地方官僚机构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王祯《农书》记载:“中国自桑土既蚕之后,惟以茧纩为务,殊不知木棉之为用。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由此可知,元朝时(     
A.木棉开始向北传播B.商贾对外出口大宗棉布
C.丝绸产量不及棉布D.国家统一促进棉布流行
2023-04-07更新 | 254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重庆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文献上的颛顼、帝喾、尧、舜、禹时代与距今5000—4000年前的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相对应,史称“万邦”。而在考古学上,山西襄汾陶寺、浙江余杭莫角山、山东章丘城子崖、河南新密古城寨、陕西神木石卯等城址,都属于龙山时代邦国的都城。从中可以看出(     
A.文献记载准确反映了国家的出现B.考古发掘完全否定了文献记载
C.考古发掘佐证了部族国家的产生D.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相互印证
2022-11-18更新 | 7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荆荆宜三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751年唐朝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爆发战争,唐军战败。唐朝随军书记官杜环作为战俘来到大食,生活了十多年。他记载了自己的见闻:大食“今吞灭四五十国,皆为所役属,多分其兵镇守。其境尽于西海焉。”“率土禀化,从之如流。法唯从宽,葬唯从俭。郛郭(城)之内,里闸(门)之中,土地所生,无物不有。四方辐辏(指车),万货丰贱,锦绣珠贝,满於街巷。”在库法城内“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泚,织络匠者,河东人乐环、吕礼。”

——据【唐】杜佑《通典》

材料二   据到过中国广州经商的阿拉伯商人苏烈曼记载,“外国商船抵埠,官吏取其货物而收藏之,一季之船既全入口,官吏征百分之三十关税后,乃将货交还原主发卖。国王有悦意之货,则以现金及最高购价,付之商人也。各地回教商贾既多聚广府,中国皇帝因任命回教判官一人,依回教风俗,治理回民。”“判官为人正直,听讼公平。”“伊拉克商人来此方者,皆颂声载道也。”

——据《苏烈曼游记》(851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史料价值,并从史料与所学史实相结合的角度概述当时的阿拉伯帝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交往。
2023-04-07更新 | 536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