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2011年,中国邮政为纪念新华社建社八十周年发行了一组特种邮票(如图)。这组邮票(     
A.实证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展现了新华社责任担当
C.再现了民主革命真实场景D.见证了邮政功能的转变
2023-05-05更新 | 42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雷锋精神”来源于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的凝练,其不断发展的动力始于其内在运行和时空境遇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民日报》对雷锋精神的报道

日期

标题

内容

1961年5月5日

《苦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民战士》主要介绍雷锋生平事迹。

1963年2月7日

《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把雷锋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是因为他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解放军,雷锋的革命自觉性源于他对毛泽东无产阶级思想著作的学习。

1977年3月24日

《雷锋精神是禁锢不了的》这一时期的雷锋精神主要表现在与“四人帮”的斗争方面。

1981年3月5日

《八十年代更需要雷锋精神的大发扬》“雷锋的可贵,不但是他做了大量助人为乐的好事,而且是因为他是一个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分子。”

1983年3月5日

《新时期与雷锋精神-纪念开展学雷锋活动二十周年》针对当时“雷锋的道德价值过时论”进行回应,指出学雷锋要与时俱进,号召青少年要像雷锋那样树立为国家、为人民学习的态度,用最新的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自己。

1989年12月16日

《雷锋精神的火炬永不熄灭》“发扬雷锋精神首先是引导人们在改革开放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需要。”

1993年3月5日

《雷锋精神永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有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精神是永存的。”

1997年3月4日

《论雷锋精神的生命力》“雷锋精神在今天之所以没有过时,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同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所要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据何小芳《试论雷锋精神从革命性到道德性的变迁》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雷锋精神的变迁”的理解。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4-21更新 | 34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近代西方法律】

材料一   中世纪以来的法国法律受到了罗马法的深刻影响,自然法的理念十分流行。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按照资产阶级的要求对自然法理念进行了重新阐释,并提出了一系列立法原则。大革命开始后,在这些立法原则的指导下,法国先后制订了一些民事法律。但由于时局动荡,统一的法典始终无法编订。拿破仑掌权后,亲自主持民法的立法工作,多次出席相关会议并裁决争议。1804年《法国民法典》颁布实施。此后,《法国民法典》虽经多次修订,但其原则、框架和风格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并被德国、丹麦等国家所吸收。

——摘编自叶秋华、洪荞《论(法国民法典)的历史演进:纪念(法国民法典)编纂二百周年》

材料二   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

488条:“满21岁为成年,除结婚章规定的例外,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

……

544条:“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

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

……

1101条:“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者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

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1804年《法国民法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民法典》颁布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归纳《法国民法典》体现的原则,并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民法典》的历史作用。
4 .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4年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使中国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了进一步的怀疑……与五四爱国运动同时,德国、匈牙利相继爆发了响应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西欧、北美、日本批起了工人罢工的怒潮,亚洲各图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中国人民深深感到这些斗争与中国的反帝反军阀斗争是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迅速引起了中国多数先进知识分子的进一步重视。与“五四”前只有李大钊等极少数人传播马克思主义不同,在“五四”后,迅速形成了一个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人开始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初步运用它探索中国社会根本改造的方向和道路。

——摘编自张德旺《新编五四运动史》等

材料二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提出了完整的建党理论。列宁认为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政党不但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而且要支持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列宁从俄国革命实际出发,将工农联盟确定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为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革命和开展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推动中国共产党具体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强大思想动力。

——摘编自徐作辉《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历史进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影响》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引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指出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两例史实。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表现。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进程中积累的经验。
2023-06-01更新 | 23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36年,郑国名臣子产主持铸刑书,将本来由贵族掌握的法律公之于众,让平民在行事上拥有了主动权。子产因此接到了晋国贤臣叔向一封措辞严厉的来信,信中写道:“平民知道了有法可依,就不会畏惧身价比他们高的人,就会弃礼,从法而争。……


郑国大概要败亡在你的手里了。”随着平民力量的上升,国家政权对平民的依仗,使法律制度变革势在必行。二十年后,叔向的祖国晋国也铸了刑鼎,公布了成文法。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

材料二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法国民法典》在立法上首次明确地确认了自由与平等、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契约自由与过失责任等近代民法的重要原则,这些原则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主张的古典自然法思想。民法典的诞生,使罗马私发中孕育的民法精神和原则得到更加明确而系统的涤化和升华,法典自身成为了历史性的起点。对于这种超越,拿破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摘编自叶秋华等《论法国民法典的历史演进纪念:法国民法典颁布二百周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铸刑书的政治背景。子产和叔向之争反映了哪两种思想的斗争?叔向反对子产铸刑书的本质目的为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及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民法典》诞生的原因。并简要比较中国《唐律》与《拿破仑法典》的本质上的差异。
2022-11-0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39年4月下旬,为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毛泽东撰文《五四运动》指出“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因为它出现了“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毛泽东看来,五四运动之后
①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
②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③新文化运动的爆发具备了思想条件和骨干力量
④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2-05-30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温州中学、金华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历史试题

7 . 材料   19417月中旬以前,西南方向上苏军各部队遭受很大损失,继续后退。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的86个师被严重削弱。当时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到19417月中旬共有63个师又16个旅。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以40个师展开进攻,企图在行进中夺占基辅。由于德军未能在行进期间攻占基辅,遂增调第6集团军向基辅进攻,坦克第1集群企图从翼侧包围苏军。德军的正面突击和随之而来的翼侧突击,把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割裂成几个集团。720日开始,苏军从南面对德军坦克第1集群实施反突击,迫使德军转入防御。7月底,德军第6集团军突击集团重新对基辅发动进攻。苏军以筑垒地域的军队和预备队组成第37集团军,加强了基辅筑垒地域的防御,基辅市、州党组织还向苏军输送了3万多名共产党员,20万基辅居民参加了苏军。8月上半月,德军突至基辅近郊。919日,苏军最高统帅部下令放弃基辅。战役中,几乎整个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包围。期间,苏军在莫斯科方向集中预备队,建立了较为坚固的防御。

——摘编自段苏权《吸取历史教训维护世界和平——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四十周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基辅战役的特征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辅战役的影响。
2022·江苏南通·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人民日报》发表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社论指出:“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这一社论
A.首次表明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B.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C.重申“九二共识”的基础性地位D.初步形成“一国两制”构想
2022-03-22更新 | 706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2019年12月5日,《中共党史研究》刊文纪念陈独秀诞辰一百四十周年,文中写道: “纵观陈独秀一生,经历十分复杂,既有早年的辉煌,也有晚年的凄凉。他是那个时代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做出过重要贡献。”对此评论,以下可以作为科学论据的是
A.陈独秀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关注它如何指导中国革命等问题
B.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C.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
D.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宣传马克思主义
2022-05-2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历史试题
10 . 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

材料一   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远》,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被西方学术界奉为圭皋,自文艺复兴以来更明确地称之为古典文化。应该说西方的古典文化由希腊开创,罗马定的基调,并不断被传承、创造,成为西方文化一笔宝贵财富,各个时期的文化都从那里挖掘到真金白银,文艺复兴和十七世纪古典文化最为明显。

——王升《古希腊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为主题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