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开始出现了一系列关于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的法律。《唐律疏议》中记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疏议曰:具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谓‘侵巷街’以下,主司合并禁约,不禁者与犯人同坐。”换而言之,如果随意倾泻污水或者乱扔垃圾,被武侯、不良人发现,需要面临被杖击六十的处罚。唐朝这些严苛的法律为后来的宋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编自牛素娴《两宋都城的用水及水源卫生》

材料二   按照布罗代尔的研究,在前近代时期,欧洲城市,公共卫生情况大同小异,人们一般通过排放污水管道处理污水(主要是雨水),通过清洁工处理固体垃圾。直到18世纪,巴黎、伦敦的河畔依然成为人们自由大小便的场所;城内街道无清扫街道章程,是以各街道泥淖拉杂,堆积甚多;饮水也成问题,因为居民什么东西都往河里扔。糟糕的卫生状况导致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极易流行。19世纪前后,欧洲城市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空前发展起来。伦敦、巴黎等城市大型排污系统的建设、自来水的使用、室内抽水马桶的使用、对食品卫生的管理,使城市公共卫生得到很大改善。19世纪中叶细菌学和寄生虫学的建立,使人们开始对传染病进行积极预防。公共卫生法规的制定,使得这些城市率先实现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

——据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整理、改编

材料三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表示: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日本政府不顾国际社会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核污染水排海,这一举动无视公共利益,公然向全世界转嫁核污染风险,极其自私自利,极其不负责任。长期以来,围绕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一直存在严重关切,日方做法的正当性、合法性、安全性也一直受到广泛质疑。中方强烈敦促日方正视有关国家表达的合理关切,立即停止核污染水排海。

——摘编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城市污水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欧洲公共卫生情况的变化和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对日本核污水排海的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2 .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葛天氏(远古部落名)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歌曲):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B.礼乐制度初步形成
C.原始农业获得一定发展D.神权政治色彩明显
3 . 下表是两部史书关于交子的不同记载,说明(       

时间

出处

记载

南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初,蜀民以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元朝

脱脱《宋史·食货志》

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谓之交子
A.历史研究需要对史料进行甄别B.因记载不同无法得出历史真相
C.两则史料互证即可揭示出真相D.时代不同影响对历史事件解释
2023-09-06更新 | 260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以及地方教化、狱讼和治安等事,绝大部分都是由乡里官吏们直接承担的……秦统一全国后,普遍实行以县统乡,以乡统里的地方基层制度。《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楚国灭亡以后……项梁曾经到过关中地区,触犯刑法,被逮捕关入栎阳县(今陕西西安东北)监狱。他动用自己的关系网,请托蕲县狱掾,就是政府的司法局长曹咎,修书一封……安然出狱……越郡东南迁徙,定居于会稽郡吴县……吴中人士敬仰项氏名族,久闻项梁大名,对于项梁的到来,归心低首,纷纷依附在他的门下……连郡县长官都对他另眼相看,成为会稽郡府、吴县县庭的座上客。

——摘编自李开元《秦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的基层组织,并概括其基本任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项梁的哪些经历违背秦朝的规定?说明什么问题。
2023-09-14更新 | 4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占人口输出区总数的1/2左右。其中,由秦、雍地区流出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1/3;从并州迁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2/3。……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为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曹文柱等著《乾坤众生》

仔细阅读材料,就“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情况,自拟一个论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6 . 据《汉书·赵广汉传》记载,赵广汉被萧望之劾奏不道罪名后,被下廷尉狱审理,廷尉将拟定罪刑上奏皇帝,“天子可其奏”,广汉获腰斩刑。这表明汉代(     
A.治国注重严刑峻法B.司法审判程序化
C.法律教化功能强化D.推动法制儒家化
2023-09-07更新 | 327次组卷 | 4卷引用:选必1第3讲法律与教化(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杂志》与近代社会变迁

材料一   据清末学部调查结果显示,截至1910年,全国学堂已达42444所,有学生1270428人。1911年又增设学堂10206所,学生增加351792人。到了民国初年,全国的学生数仍不断增长。

——摘编自刘宗灵《民国初年的学生、传媒与商业出版》

材料二   1914年,在同时肩负“启蒙”和“商务”使命下,商务印书馆秉承“紧跟时代、服务教育”的核心精神和价值理念出版了《学生杂志》,1921年杨贤江对其进行改版,是当时同类型期刊的佼佼者。

创刊初期,《学生杂志》共设学生的课艺作品及各类照片、论说、修养(修德、习学、锻炼、卫生等)、文苑、学艺(介绍外国的科学知识等)、小说、传记、调查、记载(本国及世界时事)、通讯问答、书报介绍、谈话、学生英文习作等18个栏目。创刊以来,《学生杂志》发表了《本国历史研究之注意》《租借地与割让地之差别《说河东地理与中国将来之关系《国粹主义与欧化主义》《欧战之远因》《欧战溯源》等系列学生作品。

《学生杂志》录取了学生来稿,不付现金报酬,只送书券,临时填写价目,从二元至十元不等,用这书券可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这又为商务印书馆的书籍推广了销路。当商务印书馆出版新书时,也会用大版面说明其主要内容以及如何适合学生之阅读与购买,例如《学生字典》《四部举要》等。

——摘编自唐淑《新知、交往与关系:(学生杂志)与近代社会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学生杂志》与近代社会变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6-01更新 | 473次组卷 | 13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6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史料记载,在一次战斗中,斯巴达公民死伤惨重。当此消息传回斯巴达时,有家人在该战斗中不幸牺牲的公民,其在大众面前不但不允许流泪,而且要庆幸至少还有其他的公民没有丧失生命;而如果自己的家人平安归来,则要恸哭不止,因为别人失去了亲人。这反映出古代斯巴达(       
A.不重视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利B.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
C.城邦至上理念影响个人行为D.城邦政治决策服从民众意志
2023-06-21更新 | 335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26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9 . 据《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而《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记载,大司徒以乡八刑纠万民。这说明夏商周时期(     
A.用刑法维护社会秩序B.法制观念初步形成
C.贯彻明德慎罚的原则D.礼法并用治国思想
2023-05-23更新 | 358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突破卷22法律与教化-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种马球起源学说

起源说主要依据

波斯起源说
自19世纪以来,欧洲体育史学者认为马球运动为最古老的棍击球类游戏,最先记载出现于波斯文献。据文献记载,波斯萨珊王朝时期(公 元224年至公元651年),马球运动十分盛行。

吐蕃起源说
有学者考证指出“polo”,语源于古代藏语的“polu”,在波斯语中   没有"波罗"这个名称,而且另外也找不到它取得球字意义的语根。《本世纪辞典》和《大英百科辞典》都认为“polo” 一词出自藏文, 这从词语来源上证明马球是出自西藏地区的。

中原起源说
中国球类运动历史悠久,公元三世纪前后我国中原地区已有打球或击   鞠运动,马球很有可能是在古代球类运动的基础上和游牧文化互相融 合发展来的。中国古代汉字中很早就有“毯”这个字出现。现存古代 文献中“毯"字最早见于西晋的《大宝积经》卷,其中写到“观诸含识,如毯为轮,精圆不定"。西晋时的《字书》和南北朝的《玉篇》里都均记载有“毯”字。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的著作《荆楚岁时记》 有“毯"字。有学者研究指出藏族所见的击球运动的记载“比汉族晚   五个世纪”。

——摘编自常浩凯《唐代马球服饰文化研究》

材料二   唐代是封建社会体育文化的发展高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体育活动都触处可见。 从体育项目看,唐代不仅传承了蹄鞠、缘竿、马术、摔跤(相扑)、棋类、武艺 …… 而且还   出现了马球、象棋等新的体育项目,据文献记载,太宗皇帝是引进马球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民俗体育方面,如秋千、斗鸡、踏春、赛龙舟也在城乡蓬勃开展,其中有些项目来自西域,也有些项目远播朝鲜、日本、东亚、西亚,甚至欧洲,出现了以唐朝为文化中心的传播流。

——摘自王俊齐《唐代体育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会有多种马球起源学说?上述马球起源学说是否 成立,请说明你的理由。(如果成立请选择其中一种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体育文化兴盛的原因。
2023-05-22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突破卷02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和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