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儒家教育倡导学生游学,“以广其闻见”。至清末,很多新式学堂注重以日本为师”,同时糅合德、法、英、美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心智、体育教育方而进行制度化设计,其中“远足会”是比较通行的活动。

1907年9月,湖州的各个中小学堂组织了一次“远足会”,各数员分队督率自己学校的学生,“且步且歌,声容步伐,颜见整齐”。同年,山阴县学堂举行“远足会”,“与地理、历史、物理上有关系者,无不留心考察”。学生们在“远足会”之后,还要写“远足记”。有学生写道:“经过烽火墩,登其,觉空气清新,百倍于寻常”;还有学生在远足上海法租界后写道:“上海乃吾国之土地……租界之权,皆为外人所管辖,反客为主。名为租界,实与割地无异”。

——摘编自李成晴:《远足:清末新式学堂的师生“从游”》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远足会”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远足会”的作用。
2022-10-27更新 | 3090次组卷 | 20卷引用:第18课辛亥革命(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资本主义的扩展
(1)俄国
措施
①1861年俄国进行________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②其他方面改革:实行地方自治和________、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进行教育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等,还采取各种措施刺激工业发展。
影响:这些自上而下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直接触及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2)美国:南北战争
背景:美国独立后,经济获得发展。但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在________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

概况:1861年,________爆发。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最终击败了南方分裂势力。1865年,内战结束。

影响
①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________,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②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
③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________了基础。
④黑人仍备受________
(3)意大利
意大利通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于________建立意大利王国(改撒丁王国为意大利王国)。
实行________
以后意大利又先后从________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1870年实现了国家统一。

(4)德意志: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1871年,________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5)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________的民族危机。日本有识之士于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进行改革。
内容:明治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________”“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

影响: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________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6)评价
与封建制度比较,________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________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________政策,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________
【拓展】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确立
方式:通过革命战争或________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
特征: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
评价
①阶级本质:维护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
②积极影响
a.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给予否定和________,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b.日益健全的代议制,调节和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c.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对亚洲和________其他地区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2022-04-0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前案)
3 . 下图为1934年刊登于《大上海图画杂志》的一幅漫画,名称为《国庆日的版图》。图中文字分别为“国庆”、“国耻”左下角文字为“亚光挥泪作”。下列对该漫画创作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被迫宣布实行宪政B.中国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C.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D.日本加紧对华北地区侵略
2022-03-29更新 | 31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普法教育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明清时代对于官吏的“普法教育”是很有特点的。其一,为官者不可不知法,故普法对象首在官不在民。其二,官员普法不限于本部门的法规,更应当熟悉国家最重要的法典。其三,官员普法的要求载于刑法典,是具有强制性的,违反者要给予制裁。其四,每年定期考试官员的法律知识形成制度而不是一时的轰轰烈烈。其五,考试结果区分优劣,按法予以奖惩。“讲读律令”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增加了官民的法律意识。历史的经验证明,只有执法者法律素质的提高,才有助于援法断罪,改善司法状况。

——摘编自张晋藩《古代官吏的“普法教育”》

材料二   我国普法教育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经历了以宪法普及为先导的启动时期、以市场经济法律普及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时期、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的高潮时期之后,进入了权利至上的全面提升时期。通过五个普法“五年计划”的开展,我国普法教育实现了从常识性普及、知识性传授、法律意识的培养到法律素质提升的转变;实现了由行政手段管理向由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我国普法教育的发展历史是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普法教育中每一次对象、内容、目标的改变都对应着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重心的转移。

——摘编自刘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普法教育之嬗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官吏“普法教育”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普法教育发展起来的背景及意义。
2022-07-09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内瓦公约”是关于人道主义保护的公约体系,其中《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是截至目前与战俘问题结合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涉猎最为详尽的国际公约。它是在继承海牙体系中有关战俘问题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展,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俘问题的具体实践逐渐形成的、较为完备的国际人道法,并在以后的历次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法理影响。但由于制定时间已经久远,虽然其法律思想实质对于规范现代战争、约束作战行为仍然能够起到督促限制作用,但在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人员与平民的区别度和辨识度日益缩小,战争空间甚至向外太空、网络等新环境转移拓展,战时与平时的界限更加难以把握,新的作战武器、作战样式、作战理念带来的有关战俘问题的全新变化。另外,国际人道法在制止虐待战俘行径、保障战俘待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其功能作用的发挥,一方面要靠各签约国的自觉遵守,另一方面主要依靠国际舆论的谴责监督。

——摘编自《什么是<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我军战俘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的形成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
2022-05-26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初,朱元璋规定:“内庭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但是明朝中后期,宦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甚至协助皇帝“批红”。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君主专制逐渐衰落B.朱元璋失去影响力
C.宦官专权操弄朝纲D.皇权独揽亲政懈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统计,2014年人民币取代加拿大元、澳元,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市场份额升至2.17%,2015年底人民币又被纳入SDR(特别提款权)新的货币篮子,于2016101日正式生效,人民币权重为10.92%,超过日元和英镑的份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单独列出人民币资产,以反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人民币计价储备的持有情况。

——摘自王永生《三千年来谁铸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三种货币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货币变化的特点,并简述其变化的政治意义。
2021-12-27更新 | 2259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中,高度重视史料的征集和整理。经中共中央批准,19805月成立中央党史资料   征集委员会,在中央党史编审委员会领导下,负责编制党史资料   目录、组织撰写回忆录和交流党史资料   等工作。随后,各地成立了地方党史资料   征集委员会,领导当地党史资料   征集工作。此后,中央党史研究机构有所变化,党史资料   征集和整理工作一直是其重要职能之一。

——摘编自《中共档案文献征集》等

材料二   中央党史资料   征集委员会成立后,会同有关各方征集、整理和出版了大量党史资料,如《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   丛书》,反映了党的发展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与中共一大”“秋收起义”“淮海战役”等。各地党史资料   征集委员会也积极展开工作。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   征集委员会编辑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在天津早期传播》《战斗在天津的共产党人》等。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等

材料三   党史资料   的征集和整理,是一项严肃的、重要的工作。毛泽东同志说:“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习近平同志说:“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党史资料   的征集和整理,为梳理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依据,有利于党史的宣传、学习和教学。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所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充分吸收和利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党史资料   和新的研究成果。

——摘自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21220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成立的历史背景;归纳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工作所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党史资料征集和整理工作的成果及重要意义。
(3)从材料二中选择一个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并以此为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2021-09-12更新 | 3019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城市特点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接管各大城市后,中国共产党废除了保甲制度。参照乡村经验,不少城市建立了市、区、街三级行政管理体制,街政府成为最基层的行政机构。这种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导致政出多门,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城市“集中”的特点。不久,街政府被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进一步探索城市基层管理模式。1954年,国家颁布条例,规定在城市基层设立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和群众自治性组织居民委员会,正式确立街居体制。通过街居体制,无单位、无组织的群众被全部纳入政府管理范围。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发生很大变化。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扩大了居委会职能,居委会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立各种工作委员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以及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式管理”成为城市管理新的模式。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走设的意见》颁布,标志着社区建设成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方向。除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之外,社区还出现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为代表的新兴组织。通过居民会议议事协商和民主听证等形式,社区各类主体都可以平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决策。

——以上材料摘编自朱汉国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变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及其意义。
2021-06-08更新 | 4378次组卷 | 41卷引用: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9世纪后期,用变异和自然选择揭示生物界演化规律的《物种起源》与用经济力量和经济学原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秘密的《资本论》,在哲学、神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中引起巨大震荡。这是因为二者都(     
A.总结了工业社会的发展规律
B.推动了科学革命的深入发展
C.冲破了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D.发现了斗争是人类进步的原因
2023-06-21更新 | 6325次组卷 | 42卷引用:第20讲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