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洋货凭借其质量与价格的吸引力,在市民追求社会地位与时尚潮流的过程中,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然而热衷于选购国货,并希望借此实现国强民富的观念也长期影响消费潮流。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积极举办国货展览会,并严令各省市总商会,国货商品必须冠以国货字样;社会上也出现了要求商店销售国货并禁售洋货的呼声;与此同时,中华总商会以及各地商会纷纷颁布有关国货销售的章程;当时的新闻媒体也在积极宣传国货;1932年,国民政府宣布将次年定为“国货年”,国货运动如火如荼,一直持续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国货运动的开展对普通民众的消费习惯与消费行为的转变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摘编自谭玉秀、范立君《消费行为下的家国情怀——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货运动再思考》

材料二   19551965年,日本经济的显著增长给人们的消费观念带来了很大变化。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对生活品质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已不再满足于维持原来的温饱生活。这十年在日本被称为“消费革命”时期,以家用电器产品为例,日本自产的黑白电视机在这十年间普及率达到了90%。另一方面,因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影响,人们的择物标准、生活方式和生活意识也逐渐发生变化。例如人们开始成群结队地出外旅游,一反日本自古以来视游玩为罪恶的旧观念;人们的主食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以米类为主的主食结构逐渐转向面食制品,饮食生活接近西洋化。

——摘编自袁丽莉《浅谈日本国民消费观念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20世纪30年代国货运动的特征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20世纪30代的中国,1955—1965年日本消费观念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日消费观念转变中得到的启示。
2024-02-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乾隆初年,黄可润说:“南方番薯一项……今则浙之宁波、温、台皆是,盖人多米贵,此宜于沙地而耐旱,不用浇灌,一亩地可获千斤,食之最厚脾胃,故高山海泊无不种之,闽浙贫民以此为粮之半。”钱大昕在《鄞县志》中也提道:“番薯……今明越诸郡多于山中种之……大可为救荒之助。”温州府所属五县一厅,还培植了一些好品种。瑞安县大山中所产番薯“味尤嘉美”,乐清则又称番薯为“花荠、红荠”等。乾隆以后,大批棚民进入山区租山垦荒,促进了番薯的推广。相对说来,某些富庶的平原地区,像杭嘉湖一带,人们种植桑棉等传统经济作物,水稻的产量也很高,所以番薯的推广就晚得多。

——摘编自郭松义《番薯在浙江的引种和推广》


根据材料围绕清朝初年“番薯引种”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化浪潮中,人们倾向于对达尔文的学说断章取义,其中机械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竞争关系。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主编沃尔特·白芝浩在其《物理与政治:自然选择与遗传原理应用于政治社会之思考》中大谈“斗争”在人类史中的作用,以社会冲突作为文明进步的基础。机械社会达尔文主义反对外部力量(如政府)对社会的干预.尤其排斥对弱者即“不适者”的同情和慈善行为。约翰·D.洛克菲勒则宣称:最美的玫瑰只有除掉那些小花蕾才能够生长出来。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威廉·萨姆纳更为直白地写道:“栖息在贫民窟的酒鬼适得其所,大自然把他作为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搬掉,正如大自然定下了消亡的过程,把任何失败者都扫除一样。”

——摘编自侯波《达尔文进化论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中的不良思潮》

材料二   严复在《天演论》一书中指出只有“物竞”“天择”的术语,并没有“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说法.其中提出了通过天演之学可以认识西方各国的进步。1900.梁启超在《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一文中说:“破坏本非德也,而无如往古来今来之世界,其蒙垢积污之时常多,非时时摧陷廓清之,则不足以进步……故破坏之药,遂成为今日第一要件,遂成为今日第一美德。”孙中山不仅强调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意义,而且认为在中国未来发展的问题上,也要“取法西人的文明而用之,亦不难转弱为强,易旧为新”,以使中国“凌驾全球”,把我们中国造起一个二十世纪头等的共和国来。在《建国方略》中,他还说:“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则其成功,必较革命之破坏事业为尤速、尤易也。”

——摘编自陈绍西《进化论与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激进倾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方流行的社会进化论思想的异同,并分析中西社会进化论思想各自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进化论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亚里士多德认为,欲望满足式快乐是较低的快乐;成全式快乐的存在性质是成全,是较高的快乐,人对成全式快乐的追求拯救并高扬了快乐。由此可知,亚里士多德(     
A.主张灭绝欲望B.肯定快乐至上C.捍卫思想自由D.具有人文情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20世纪20年代,“传统”和“现代”两词在中国的公众舆论里流行开来。以两词为定语的词组,比如“传统精神”“现代思潮”“传统文明”“现代文明”之类,也恰好同时大规模出现。“传统”一词的“落后”“过时”“保守”“陈旧”“顽固”等负面意味增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B.民主共和观念得到推崇
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D.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在许多太平军安民文告中均有准许民众依法抗争的内容,如“业已严禁该兵士等一概不准下乡滋扰,倘有不遵,准尔子民捆送来辕,按法治罪”“有不遵约束之官兵,准尔四民扭送该县,以凭究办”。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     
A.政权的封建化色彩较浓厚B.阶级局限性逐渐暴露
C.试图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D.中央政府权威被动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欧阳修在编撰《新五代史》时,批评五代时期明哲保身的宰相冯道,并且将之放在《杂臣传》中以示贬抑。除此之外,欧阳修还设《死节传》《死事传》以表彰为气节而死的忠臣;设《义儿传》记载五代各朝帝王子弟死义者。这一编撰方式(     
A.彰显了重文轻武的统治理念B.促进了传统史学体例的创新
C.旨在维护宋王朝的正统地位D.反映了儒家伦理观念的强化
8 . 西汉王朝在今越南北部、中部设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越南境内发现汉城5座、汉墓230余座,其中汉墓绝大多数分布在红河平原和马江平原,往往与越南境内东山文化的土坑墓、船棺墓共存,墓主基本是包括郡县官吏在内的北方移民。这可用来说明,汉代(     
A.边疆地区社会文化的交融B.地方治理方式走向统一化
C.少数民族政权实现封建化D.中央对地方控制趋于加强
9 . 西汉元帝时,专门制定了《考功课吏法》,官吏经过考课,根据政绩决定赏罚升迁。如果在考课中未获得“最(有治能者)”“高第”成绩,也没有获得所在长官的荐举,但在某一等级上任职几年后,同样可以获得晋升上一等级的机会。这表明,当时(     
A.察举制得到了发展B.官员考核的机制比较完善
C.监察体系日益完备D.中央掌握地方官员任用权
10 . 有成员国指出,当前世界贸易组织将成员国分为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两种已经不合时宜,因为近2/3的成员都将自己定义为发展中国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对国家的分类一直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这表明(     
A.世界贸易规则违背国际需要B.经济全球化发展成就突出
C.国际经济秩序需要适时变革D.霸权主义阻碍世界多极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