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初年吉林省议会弹劾都督案始末

时间经过
1912427吉林省临时议会成立。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议会有议决地方法律、预决算、地方税收,答复地方政府咨询,监督地方行政,弹劾违法官吏等权力
329
420
吉林都督陈昭常两次任意修改银元银与吉平银(吉林地方货币)的比价,给吉林金融、经济造成了极大混乱
630吉林省临时议会去电大总统、参议院,弹劾陈昭常贻误地方、违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四事,请予陈昭常辞职
730吉林乌拉镇农务分会、商务分会、议事会、董事会分别上书陈昭常与议会,请求“陈督自今而后拥护议会,博采群言,挽回议会代表……化除官民猜忌”
此后吉林省临时议会大量列举陈昭常违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信用亲信、纵容官吏贪赃等事实情况进行弹劾
1913
613
袁世凯批准吉林都督陈昭常辞去都督兼民政长职务

——据李万彦《民国初年吉林省议会弹劾都督案》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对民国初期的社会政治进行评析。(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郊区农村通过土改,农民普遍开展文娱活动,有的村成立读报小组,学习时事。农民开始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纷纷把神仙牌位推掉,换上毛主席像。这种状况(     
A.促使农村生产力获得了大解放B.推动了农村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C.提高了工农群众文化知识水平D.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

3 . 1940年上半年开始,日军在华北采取了一系列强化铁路、公路保安措施和惩治群众破路的办法。敌人修筑的公路密如蛛网,据点星罗棋布。当地群众形容:出门走公路,抬头见岗楼。这反映出(       

A.日本加紧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B.华北地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严峻
C.日本面对百团大战的疯狂回击D.民众对于日本侵华的本质认识不清
4 . 聂荣臻曾指出:“我们是要吃牛肉还是要喝牛奶的问题。吃牛肉痛快?但是这样做,只能是帮敌人的忙。我们认真搞减租减息政策,这是挤‘牛奶’的办法,慢慢挤,细水长流。”聂荣臻提到的这一政策(     
A.适应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B.促成了国共合作实现
C.揭示了土地革命的本质意图D.完善了边区民主制度
2023-09-2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5 . 维新变法期间,严复在《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诸文,倡导“鼓民力”“开民智”“新民 德”,培植近代国民的“血气体力”“聪明智虑”和“德行仁义”。这说明严复(     
A.否定传统儒家思想的内涵B.旨在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C.侧重倡导变法的务实之风D.主张改造国民思想以救亡图存
2023-09-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古希腊人对数学有着特别的兴趣,毕达哥拉斯率先提出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主张用数学方式解释一切,提出了一种精确的量化思考模式;柏拉图强调要用数学来解释宇宙,把“数理对象”具体化为宇宙结构的几何模型和天体运动的几何模型。据此可知,希腊早期数学(     
A.标志着希腊文化达到高峰B.突破了宗教神学的桎梏
C.形成了科学知识的系统化D.推动了理性思维的发展
7 . 晚清杭州私营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关系信用开展运营,即便是浙江兴业银行的股东、经理及职员的任用也脱离不了以关系信用为依托,这种关系信用通过血缘、亲缘、地缘等各种经常性关系的互动,形成一种社会公认的规则机制。这体现出近代杭州私营金融业(     
A.受制于自然经济结构B.根植于新型民族工业
C.依托于传统社会文化D.有助于信用体系构建
8 . 1960年至1985年,苏联依靠石油外汇进口粮食,“十五”计划期间,谷物净进口达到1.02亿吨。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的食品短缺问题再次全面出现。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油价不断上涨B.军备竞赛消耗大量资金
C.民族分离主义兴起D.冷战期间美国经济封锁
2023-09-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 柳州铁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9 . 二战后,在北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施行国有化、税务和福利改革,培育与邻国苏联的友好关系。芬兰共产党掌握了内政部和四个其他部委,1946年,共产党人甚至当上了总理。据此推知,这一变化(     
A.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B.解决了经济“滞胀”
C.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D.推动了国际关系缓和
2023-09-0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 柳州铁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夏、商政治遗产的基础上,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在强调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的前提下分封诸侯。西周时期形成了以“天下”“禹迹”为核心的疆域认同。在“天下”范围内,正统或共主地位成为历代王朝的共同追求。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最初体现为天命观。西周铭文及《诗经》《尚书》,皆称文王、武王“受命”。“受命”的关键是敬德保民,天命所归必是民心所向。春秋时期,诸侯亦可称先祖“受命”,“天命”不再是周天子专利。周人自称“我有夏”“我区夏”,追慕夏人所奠定的文化传统。春秋时期,中原诸侯亦以“诸夏”自居,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管仲也强调“诸夏亲昵,不可弃也”。面对春秋战国混乱的秩序,齐桓公“一匡天下”,楚庄王问鼎中原,皆有一统天下之志。兼并战争带来连锁反应。战国七雄纷纷变法图强。变法的主题不外乎强化君主集权、尊贤、尚法、富国、强兵。在时代巨变中中央集权已呼之欲出。春秋战国商业空前繁荣,商人活跃于各诸侯国间,促进了不同区域间的商品贸易。无论是中原诸国还是与“蛮夷戎狄”杂处的秦、楚、吴、越等,都继承了商周以来的汉字系统、文化典籍和礼乐文明。各区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融合与扩大。

——摘编自陈民镇《春秋战国的基本走向》


根据材料,围绕“春秋战国社会转型”自拟一个恰当的论题,并运用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8-29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