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由如表数据可知(     
中国近代茶叶种植面积和茶农户数统计(1837年,1894年)
1837年1894年
产量(万市亩)260.5468.17
种植面积(万亩)521936.36
茶农户数(万户)130.25234.09
茶农人口(万人)651.351170.45
A.茶业在世界市场占据优势B.茶业生产仍是传统模式
C.茶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D.自然经济形态逐渐解体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人口和耕地是首位的生产资源,直接关系着一个社会的盛衰,所以,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了“户籍相伍”制度,在农民的户籍中增加了年纪和土地占有状况。由于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的北方混乱,引起北方人民大量流亡江南,到达长江流域的总数不少于70万人,滞留山东境内的达20万人。北方农民的南下,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使了南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南方的人口亦有较大增加。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便出现了天下田无荒弃的现象,按“黄册”登记的户口,户达16 052 860,口达60545 812,每户平均3. 77口。康熙五十年时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不存在像前朝那样隐漏户口的情况。

——摘编自叶瑞汶《中国历代人口和耕地走势的分析》

材料二:

说明:隋612年的数据是偏走的,在20多年里耕地增长了36.5亿亩,这个增长速度是不可靠的。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三个时期因为处于国家战乱分裂时期,资料记载很少,没有找到比较准确的数字,所以在图表上没有计入。

——摘编自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并说明促使这些特征形成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历史时期,就“人口、耕地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
3 . [近代西方的能源与政治]

材料一   长时间段英荷美德四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趋势图

   

注:(1)各图案代表的能源种类以美国为准,即1为柴薪和木炭,2为水力和风力,3为煤炭,4为石油,5为天然气;(2)为便于统计,美国的风力和水力一类只包括水电部分;(3)相关数据按照1QuadrillionBTU=1055PJ的标准折算。

——摘编自裴广强《近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能源转型的历程考察——以英荷美德四国为中心》

材料二   一战前,石油主要是用来提炼煤油,其战略价值还未彻底开发出来。这一时期美国政府还未形成正式的、规范的石油外交政策,其海外石油扩张的主体是标准石油公司,主要目标是争夺海外的石油市场。一战期间,美国政府为盟友提供了80%的石油,并开始采取更为积极的石油政策。一战后,出于对石油资源枯竭的担心,美国石油公司积极寻找并控制海外石油生产地,并寻求美国政府的帮助。1917年,威尔逊政府成立了一个由各大石油公司组成的石油战争服务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国内石油生产,确保石油供应,满足盟国的石油需求。这是石油公司们第一次明确地与美国政府合作。从此美国政府石油政策的重点由反垄断转变为相互合作,石油公司成为了美国政府进行石油外交的代表和助手。美国政府高举“门户开放”政策,积极引导、鼓励石油公司向海外进军,并为其提供外交支持。此后,控制石油、确保石油供应成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之一。

——摘编自贾少林《二战时期美国对拉丁美洲的石油外交政策》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以来英、荷、美、德四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石油政策的转变。
4 . 西汉后期,郡的数量增加到83个,郡的大小相差很大。下表为公元1年——2年的统计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郡的数据。这说明(     
郡名登记的户登记的人口
颍川(面积最小的郡之一)4324912210 973
牂柯(经营西南夷,面积最大的郡之一)24219153360
敦煌(在偏远的西北地区)1120038335
河东(位置居中)236896962912
A.政府全部接管了王国的领地B.中央致力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西汉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D.地方割据势力隐患得以彻底消除
2023-05-07更新 | 567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2023届高三高考考前模拟(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乡村医院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据伯纳德的统计,乡村医院的资金来源最主要的三项为:富人群体的认捐款、富人和病人的捐赠款、病人付款。他将乡村医院建筑的选址要素归纳如下:避开低洼和潮湿地带……周围环境干燥,树木不可过于茂盛等。乡村医院装备简单合理,造价低廉,一间6张床位的乡村医院从建立到设施配置完备,费用只需350英镑……以1879年水上波顿乡村医院的年度报为例,该报表由院长、医务官、秘书、会计、牧师组成的委员会共同编制,详尽记载了收治病人的疾病类、所受捐赠的具体金额、医院购置设备的费用和日常开支,甚至对医院所用井水的质量指标相关数据也有所涉及。

——摘编自傅益东《论19世纪英国乡村医院的兴起》

材料二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使高桥、吴淞卫生实验区遭到严重破坏:七七事变后,上海随即遭到日军的侵略,各种建设自然无法照常继续。在江湾,伤寒、霍乱的预防接种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许多人出于无知,或者认为这是管闲事,对之表示反对。1933年,上海市“公私经济,仍在喘息未定之中,市政建设,尚难充分发展,是以上海之卫生经费,未能有所增加,故卫生事业之促进,极感困难”。上海是当时中国医疗卫生人才最多的城市,但是上海的医生多以服务城市为旨归,不愿到乡村工作。

——摘编自李传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乡村卫生建设研究(1927193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乡村医院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乡村卫生建设无法实现目标的原因。
2022-04-30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卷(十)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苏联实行“一五”和“二五”计划建设期间社会经济数据统计。据表可知,苏联实行计划经济(   )

时期项目

增长情况
第一个五年计划(1932年比1928)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37比1932年)

国民收入

增长86%

增长>100%

农业总产值


增长54%

工业总产值

增长1.3倍

增长1.32倍
工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38%

提高82%

A.导致苏联的农业经济发展缓慢B.推动了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D.使其由农业国转变为了工业国
2021-06-03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十堰市郧阳中学、十堰市第一中学2021 届高三仿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0—1990年部分国家经济数据表(单位:百万吨)

年份项目国家
美国俄国/苏联清/民国/新中国美国德国/西德日本
1910原油产量27.911.30.10.3
钢产量26.53.30.0786.513.10.009
1937原油产量172.928.50.50.4
钢产量51.417.70.5613.219.85.8
1950原油产量266.737.90.21.10.3
钢产量87.827.30.6116.612.14.8
1970原油产量475.335330.650.17.50.8
钢产量119.311617.7928.345.093.3
1990原油产量371.0553138.31883.60.5
钢产量89.715466.3516.538.4110.3

——根据(英)米切尔编,贺力平译《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等编制


结合所学近现代史知识,就图表中经济数据(整体或某一时期,某一国或某几国),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走过波澜壮阔的70余年,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仅3243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图二深圳市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

图三1992-2012年某县GDP增长示意图
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
图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后的经济状况并概括改变其经济状况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引起图一和图二数据变化的相关政策。概括图三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近现代留学教育

材料一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用于派遣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虽为忧患、徘徊的有志青年提供了一条“出路”,但同时也在提醒着他们民族国家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耻辱感。一代留美学子既深知吾国的现实窘境,也看到了西方社会的种种弊端。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既有依赖、留恋,又有排斥、纠结;对西方异域文明既有向往、渴望,又有怀疑、犹豫。这种汹涌、强烈的冲突与矛盾更进一步激发了近代中国留美生的救世情怀,为近代中国留美生投身民族文化复兴事业提供了不竭力量。他们在新旧、中西文化冲突交织的时代背景下,将个人抱负与民族复兴的使命紧紧捆绑,对异质文化进行了不断调适的宝贵探索

——黄诗敏《近代中国留美生的文化冲突与调适》

材料二   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其中153.3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除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中国传统的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家外,意大利、爱尔兰、韩国、西班牙、阿根廷等也逐渐成为留学人员追捧的热点。到目前,已有109个国家和地区有中国的留学人员。从改革开放后首批访问学者起程赴美的40年来,现在的留学生视野开阔,不仅了解欧美等西方国家,还了解很多其他国家的情况,心态更加自信、更加客观。

——教育部官网《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留美学子遭遇中西文化冲突困境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代中国留学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名称中方统计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余人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万余人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徐州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伤亡3.2万余人
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B.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C.西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D.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2016-05-31更新 | 8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黄冈市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